费率设计再创新 银行理财稳健布局权益投资
“爆款”出现在“带权理财产品”中。几天前,招银理财的一款R3风险评级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超过13亿元,这在理财市场上非常罕见。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在以往部分产品“不要钱、不收管理费”的基础上再次创新,直接实行“未达到业绩基准不收管理费”。
【/h/]虽然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较低,但长期来看仍有必要布局权益投资。业内人士认为,财富管理公司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和积极跟进来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的关注。
【/h/]如果未达到业绩基准,将不会收取管理费。
【/h/]名为“招银理财睿稳健安迎优选玺6号”(简称“安迎优选玺6号”)的产品于2月1日开始募集,并于2月2日成立,募集规模为13.54亿元,是招银理财R3及以上评级产品近一年来最大的首募规模
【/h/]在投资策略上,该产品追求稳健,集合部分国有大行存款和高等级信用债,权益部分主要配置银行优先股、高股息、中性策略等波动性相对较低的策略,将股票多头敞口控制在10%以下,并灵活运用黄金等少量另类策略。
【/h/]“R3评级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超过10亿元的情况确实很少见。业内R3产品的规模大多为数亿元,有的仅为数千万元。”一位国有银行理财公司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与其他银行相比,招商银行拥有大量高净值客户,对投资的认知和理解程度较高,这是这款爆款产品出现的重要前提。
【/h/]招银理财内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该产品募集规模超预期,一方面与以往同类策略产品良好的业绩和体验有关;另一方面,产品在费率设计层面坚定地“与客户站在一起”,这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h/]“产品再次创新了管理费设计。如果未能达到业绩基准,将不收取管理费。只有当产品的全周期营业收益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上限(年化4.2%)时,才会对超出部分收取浮动管理费。”据该人士介绍,一方面,该费率的创新设计是为了在安迎成立一周年之际回馈客户的首选系列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在对市场环境和产品投资策略进行评估后,对产品充满信心,并与投资者的利益深度绑定,传达了公司和客户的诚意和信心。
【/h/]股权分配是必要的。
【/h/]放眼整个资管市场,权益类投资能力一直是银行理财的“短板”,而权益类理财产品尤其是权益类产品的成绩单更是一言难尽。
【/h/]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共有3201款,已披露净值的产品有3173款,其中617款产品净值低于1元,占比19.45%。从产品类型来看,就权益类产品而言,目前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35款产品中,有32款产品净值低于1元,占比91.43%。
【/h/]这一度让业内人士对银行理财公司的战略方向感到困惑。“我认为不应该发行权益类产品,因为客户真的接受不了。”曾有业内公司高管直言。
【/h/]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场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仅为0.08万亿元;理财产品配置权益类资产余额为0.83万亿元,仅占总投资资产的2.86%。不过,业内普遍对银行理财公司权益投资的空空间和能力建设持积极态度。特别是考虑到客户融资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权益类产品是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
【/h/]宁银财富管理权益投研部负责人表示,在经济和流动性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将遵循审慎稳健的原则,继续深耕深耕,根据行业和个股的收益和风险特征参与权益市场投资。
【/h/]还是从奖金策略开始。
【/h/]展望银行理财权益投资的具体实施路径,业内人士表示,以权益类理财产品为例,该类产品销售面临客户认知、风险评估限制等困难,理财公司还需通过机制创新、积极跟进等行动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关注。
【/h/]在投资策略方面,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公司更倾向于从高股息或红利开始并逐步增加权益投资比例,从而引导投资者的偏好;通过主题和单一行业布局权益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光大理财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梁敏坦言,以稳定的收益打破银行理财投资者的“心理账户”任重道远。他建议允许银行理财建立类似于公募基金的理财投资模式,并呼吁扩大银行理财的销售渠道。
【/h/]对于普通投资者,业内人士表示,应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如果你想配置产品的权利,你可以有以下两个方向。第一类是收益向上、保障向下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募集的本金用于投资安全性较高的固定资产,部分息票用于购买与股指、黄金等标的挂钩的期权。目标分享向上的收益,而目标下跌,本金仍然相对安全。第二类是低相关性、低波动性、权益策略多元化的产品,如高股息策略、中性策略、固收+黄金策略、高股息+多元化策略、高股息+全球价值等相关策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