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元 财政发力带动社融持续改善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1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088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季度初信贷“流产”、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有待恢复、前期大规模信贷投放导致透支等诸多因素影响下,10月份信贷投放明显回落,但在企业贷款、票据和非银的支持下,单月信贷投放仍维持在同期较高水平。
社会融资方面,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85万亿元,同比多增9108亿元。其中,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加4837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实体经济外币贷款增加152亿元,同比多增87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29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93亿元,同比多增454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536亿元,同比少增38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44亿元,同比减少1269亿元;国债净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多1.2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21亿元,同比减少467亿元。
此外,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4.17万亿元,同比增长9.3%。
“10月份,专项再贷款债券密集发行,当月累计发行规模超过万亿元,导致当月国债净融资规模达到1.56万亿元的年度峰值,并因去年基数效用较低而同比大幅增加1.28万亿元,显著拉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文彬说。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3.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当月净回笼现金688亿元。
智联招聘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期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快速增长,支撑了M2的增长,但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国债发行加速,一定程度上拖累了M2的增长。总体来看,10月末M2经济增速保持在10%左右的高位,货币政策稳健,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文彬表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等因素影响下,10月份信贷投放环比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平稳,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随着财政资源的增加,社会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仍然很大。回过头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带动总需求和经济复苏动力逐步增强,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将通过降低RRR等多种方式配合,共同稳定广义信贷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