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行业:向“新”而行 提“质”而进

ze12个月前默认363

故事从45年前的一次控诉开始。

“为什么我的信用卡不能取钱?”一名美国游客拿着一张卡,向当时负责国际业务的中国银行员工张提问。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银行作为当时唯一的外汇指定银行,负责办理外国游客的货币兑换业务。看着美国游客焦急地挥舞着这张小卡片,长期从事国际业务的张和他的同事们一脸茫然,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信用卡,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无奈之下,张向当时与中国银行有业务往来的米兰同行打听。在了解到信用卡的便捷功能后,张有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中国不能有这样的支付工具?于是,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他写了一篇题为《信用卡的起源》的文章,交给上级,引起了关注。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同年,中国银行与东亚银行签订了代理“东美信用卡”提现协议,开始代理信用卡业务。自此,信用卡登陆中国。

从此,信用卡的中国故事的大幕被轻轻拉开。1985年,中国银行推出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拉开了中国支付领域飞跃的序幕。1996年发布《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银行卡跨银行、跨地区、跨境使用。2003年,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个人信用被赋予了金融价值。“信用”的种子开始在国人心中发芽,中国信用卡第一年就开通了。

从1985年到2024年,从第一张卡到7.67亿,中国信用卡行业悄然“崛起”。无数的进步和创新给信用卡行业39年的快速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信用卡产业与国家整体发展同频共振,承担着平滑经济周期、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智联招聘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信用卡行业已经从“量变”走向“质变”,开启了精细化经营的新阶段。当前,我们既要看到信用卡行业增速的放缓,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继续企稳向好的大趋势,这是对信用卡行业发展的强大信心和信心。

判断目前的普惠支持信用卡传承和赋能。

以始为终,顺势而为。过去一年,信用卡行业短期内受行业政策和监管要求影响,业务压力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行业前景依然光明。

对于信用卡行业来说,变革是有意义的。在存量竞争的格局下,市场竞争的逻辑已经悄然改变。各大银行零售生态谈“开放”,信用卡迈出“生态共建”第一步。信用卡App的场景构建,赋能多重价值。银行信用卡App作为集生活、消费、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场景服务平台,围绕场景、产品、活动等数字化运营体系的构建,构建用户与商户之间的互动体验和服务生态。

董希淼认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增强其发展稳定性。这些都是数字化给信用卡管理带来的明显优势。比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大大减少了信用卡的申请时间,提高了客户体验和银行获客效率;无纸化还可以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例如,2023年8月,中国银联与邮储银行建立了“一县(区)、一商城”的服务矩阵,与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全国超1100家综合体开展跨界合作,覆盖全国超300个市县,共同推出了“逛一逛就存邮储小绿卡”的全新营销活动。消费者只要出示连接到中国银联快速通在线支付平台的邮政储蓄信用卡App5.0云版,就可以在综合体的餐厅和超市消费,最高优惠50%。

看到一点,顺势而为。商业银行意识到信用卡作为消费支付的重要工具,对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行通过对用户实际需求的精准洞察,以消费券和卡产品为切入点。中国银联发挥平台枢纽作用,立足信用卡业务培育新阶段,联动多家商业银行,通过中国银联快通在线支付平台,针对用户体验进行深度创新综合金融服务,输出用户运营综合解决方案,向商业银行开放应用场景、技术能力、风控能力、服务内容等各类资源,加强与各类支付场景的链接,推出优质服务内容。

例如,近年来,招行信用卡持续洞察消费趋势,优化产品和服务,连接亿万人的生活、消费和金融。一方面,它将节假日和旅游作为两大消费热点来促进消费。2023年,仅“非常海南”活动就为数万持卡人带来了旅游场景的免税返现福利和消费服务。另一方面,“饭票”“电影票”消费平台每年为超千万用户提供优惠,为3万+餐饮零售品牌、10万+商户、上千个商圈带来客流和超过100亿的消费。另一方面,招行信用卡凭借多年的数据和数字化能力积累,打造“e秒购车”绿色金融产品,加速汽车等大额消费场景的线上营销和连接能力建设。

可以说,联合精选商户、跨界企业,线上线下呈现最火热的生活消费场景,是中国银联作为平台枢纽服务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精细化、差异化、全方位深度用户管理,成为商业银行打造市场竞争力、构建信用卡运营新生态、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信用卡力量的具体实践。

科技未来之旅,助力打造信用卡创新时代。

以人为本,控繁从简。从消费签名支付的第一个故事开始,银行卡和卡信息作为个人金融主账户的载体,是银行的重要财富。银行的创新发展,通过信用卡从卡基到账户基的数字化迁移,基于“支付为民”的理念,延伸加载在移动端的创新卡产品。无论媒体载体如何变化,支付的底账还是以银行账户为主。发卡端是核心风控的重点,信用卡仍然是整个移动支付生态的基础,为消费市场带来新动能。

董希淼表示,在存量竞争时代,银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客户体验、服务效率、服务模式的创新,从信用卡申请、审批、消费、转账、还款全生命周期激活数字化要素潜能,通过全周期数字化覆盖将数据变成“会说话”的服务员,通过数据反馈推动客户体验的提升。2020年8月,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主流手机厂商、重点合作商户、支付机构,发布首张数字银行卡“银联无界卡”,聚焦数字卡应用全流程,匹配丰富的用户权益。从绑定虚拟账户到数字信用卡的诞生,是信用卡从卡基到账户基数字化升级的具体体现。迁移到账户基础上的信用卡,既能满足用户的自我调节、自我注销,又能让用户在线支付,满足了部分用户对安全支付的心理诉求。每一次支付到达无界,都是以民为先,发展信用卡新品质生产力的动能。

重要的是实用,内固外辅。从内部并表来看,中国银联坚信“四通模式”下的信用卡仍然是全球高效、通用的国际支付工具。该行从升级信用卡产品体系、提升信用卡客户体验、守住信用卡安全底线、推进信用卡数字化转型四个方面提升信用卡支付受理环境和服务水平,让持卡人在全球享受高效快捷的支付体验,推动信用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向外加持,一看政策环境,信用卡行业短期承压,长期向好;二是看监管环境,监管和消保管理日趋严格,信用卡业务在规范空中扩张发展;第三,看市场环境,信用卡行业积极构建以生活场景和数字支付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存量精细化管理能力,推动信用卡权益、财富管理系统等银行综合经营的整合,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信用卡行业将继续释放金融动能,提振消费,发挥良性引导作用,以丰富的权益加大“金融惠民”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践行“为民买单”的理念,为一个金融强国的崛起汇聚信用卡行业的磅礴力量。

相关文章

2379亿元 增发国债第一批资金预算下达

据新华社12月18日消息,财政部今年四季度发行国债1万亿元。日前,财政部已下达第一批资金预算2379亿元。 专家认为,万亿国债将在年底和年初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增量资金。为了巩固和加强经济复苏的积极趋势...

“强信披”叠加内驱力 企业ESG建设走深走实

今年是ESG报告进入“强信披”时代元年。市场人士认为,企业ESG发展已进入多元驱动阶段,扩展海外业务、吸引ESG投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促使企业将ESG融入总体战略。随着ESG“强信披”时代来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和更大程度吸引利用外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强调,外商投资是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更...

平安人寿宜春中支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

【/h/]为进一步防范非法集资,提高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集资,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中国平安人寿宜春中支近期组织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进广场宣传活动。【/h/]中国平安人寿宜...

做好五篇大文章 光大证券再度助力中核汇能成功发行43.61亿元新能源类REITs

10月29日,光大证券作为主承销商助力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汇能”)在深交所成功发行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募集资金43.61亿元,其中优先级发行规模为43.6亿元,期限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