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四年后,保险资管机构收紧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产品,有何影响?
【/h/]界面新闻记者|吕
【/h/]5月23日,界面新闻行业获悉,监管部门近日对部分保险资管公司进行了窗口指导,强调聚焦主业,要求控制个人投资者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的规模,并建议不得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新的保险资管产品。
【/h/]不过,在采访中,多数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保险资管公司主要为机构私募。“个别机构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保险资管产品,但规模不大。我们内部没有这样的实际操作,因此收紧个人业务的影响有限。”一位头部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表示。
【/h/]事实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时间并不长。
【/h/]2020年5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规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并明确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h/]自然人投资者的具体要求是: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或近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人民币。
【/h/]至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但近四年来,实际销售给个人的保险资管产品数量有限,预计未来将进一步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