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发展绿色金融 扮靓美丽中国
雾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浙江水资源丰富,河流多流经丘陵地区,蕴藏着巨大的水利动能,具有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天然优势。在浙江清远的群山之间,被誉为“绿色充电宝”的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如火如荼。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将承担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储能等任务,对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实现多能互补能源结构,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已发放中长期贷款3.5亿元,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国家开发银行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着力增加绿色金融供给,积极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减碳、绿化和防灾,推动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今年1-5月,CDB发放绿色贷款2000多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全部贷款增速。
节能降碳是在二氧化碳排放高峰时期推进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CDB积极协助钢铁、石化、交通等行业减少和替代化石能源消费、推广非化石能源消费、节能减碳,支持节能减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同时,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将碳减排效果纳入评审过程,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100多亿元。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河钢集团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着力构建以能源、水资源、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圈”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CDB河北分公司积极跟踪对接,融资河钢集团开发应用脱硫脱硝除尘、冶炼废气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随着脱硫脱硝技术的推广应用,河钢集团每年可节煤14880吨,河钢集团下属的邯钢公司每年可减少废气量34亿立方米。河北分行员工魏天宇表示:“我们将积极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帮助加快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
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普通人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CDB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对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县域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无废城”建设,推动一批典型项目落地,用心用情保护蓝天碧水净土。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主坝,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谷林,CDB四川分公司积极支持赤水河干流谷林边境污水处理项目,在古蔺县64个行政村建设555座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5座,将当地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至4倍以上,进一步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在习水,CDB黔州分行按照全面、系统、整体的治理和修复思路,支持赤水河流域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护岸修复、生态修复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在相关项目中,建设污水管网400多公里,推进河道生态修复177公里,库区水位消落区面积约14.29万平方米,有助于在岸边绘制一幅绿色鱼类的生态画卷。
CDB以绿化防灾为重点,坚持山、河、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管理,积极支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国家级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发展;支持水利工程、水库、河道整治等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帮助提高流域防灾减灾能力,共同保护河流的安澜。
为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解决生态环保领域的融资难题,CDB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积极参与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大力支持生态环保导向发展(EOD)模式项目,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金融支持路径。
日照水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部,是山东省第七大水库,也是日照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具有防洪和灌溉功能。为了保护这一水源,CDB山东分公司与当地联手,探索EOD模式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将生态环境作为相关产业的投入要素,允许市场化主体将这些产业的未来收益提前投入生态环境治理,然后通过后期产业价值增值收回治理成本。
今年以来,CDB山东分行向日照水库EOD项目发放贷款2.54亿元,累计金额4.14亿元,支持该系统实施隔离围栏建设、垃圾拦截系统完善、上游河道湿地修复等生态环保项目。同时,支持环境污染少、发展大空、市场预期好、项目回报好的产业发展,反哺生态建设投入,促进周边群众就业。如今,水库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鲢鱼等土著鱼类种群明显恢复。同时,当地榛子、苹果、茶叶等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市场销售价格稳步上升。周边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景区打工、项目运作,人均收入每年增加5万元以上。山东分公司员工迟守东说:“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我们将深入践行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重要理念,继续探索高水平保护金融服务生态环境的有效模式。”
CDB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CDB将强化功能定位,做好“五大文章”,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大对能源、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等基础设施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为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