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基金国晓雯“清仓式”卸任,曾缔造2只“翻倍基”
中邮基金(834344)知名基金经理郭晓文。NQ),卸任为“清仓”,管理基金产品。
6月19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郭晓文因个人原因,已离任中邮未来新蓝筹灵活配置、中邮科技创新精选基金经理。截至目前,郭晓文不担任中邮基金旗下任何产品的基金经理。
【/h/]郭晓雯即将离开中邮基金的传闻,在她离开自己管理的基金时升温。时代周报记者就此事联系中邮基金相关负责人,回复以公司发布的官方公告为准,不回应郭晓文辞职传闻。
受管理费收入减少影响,2023年中邮基金收入下降,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略有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大幅增加。
郭晓文管理规模已过百亿。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郭晓文近期离职的基金经理发现,这是今年以来郭晓文第三次集中离职旗下产品。
5月31日,郭晓雯离任,担任中邮新理念、灵活配置、混合研究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这是郭晓文首次卸任基金经理。中邮的新思路、灵活配置、混搭是其经营时间最长的产品。
6月6日,中邮基金再次发布公告,郭晓文今年第二次卸任基金经理,涉及中邮一年持有荣兴价值、中邮研究精选等产品。直到这次第三次集中离职,郭晓文已经不再管理产品。
一般来说,让所有的产品由管理人或基金经理管理,就是离场的信号。此前,业内有传言称郭晓文准备离开中邮基金,但对于下一站并无明确消息。时代周报记者就郭晓文的下落联系了多位业内人士,但均未得到明确答复。
中邮基金披露的材料显示,郭晓文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中邮基金行业研究员、中邮基金旗下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2017年1月9日,郭晓文开始管理第一款产品,有七年半的产品管理经验。
Wind显示,截至2020年底,郭晓文管理的所有产品规模均超过100亿元,达到112亿元。在郭晓文过去的产品中,中邮新理念和中邮信息产业混成两只“双基”,两只产品的业绩分别为114.73%和105.11%。其中,郭晓文在中国邮政管理了近7年的新思想的灵活配置和混合。
但由于产品类型、投资策略、任职年限的不同,郭晓文作为基金经理的表现略有不同。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郭晓文2021年后任职的5只产品中,只有中邮研报精选的一只产品收益为正,而中邮未来新蓝筹混合、中邮一年持有混合、中邮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灵活配置混合、中邮稳健增利灵活配置混合4只产品收益均为负。
某私募FOF研究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的业绩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他们管理产品的能力只是其中之一。理论上讲,基金经理穿越牛熊是小概率的,但是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投资风格,适合自己风格的时候,业绩自然会更好。看基金的表现至少从一个牛熊周期的角度来看,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基金经理的长期表现。
中邮基金去年在不增加收益的情况下增加了利润。
中邮基金成立于2006年5月8日。2015年8月,中邮基金完成股份制改革。2015年11月24日,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今年4月,中邮基金刚刚完成持续近一年的股权变更手续。中邮基金公告称,原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28.61%股权转让给中邮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据中邮基金披露,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46.37%;中邮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三井住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中邮基金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28.61%和23.68%。
2023年,中邮基金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同比下降8.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27.97万元,同比增长12.71%。对于营业收入减少,中邮基金解释称,母公司管理费收入减少是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34.51亿元,同比下降18.7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去年增加6745.98万元,同比增长95%。中邮基金表示,主要是去年同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波动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中邮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发布更正公告,对“处理”去年的中报进行了道歉。5月15日,中邮中证500指数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更正公告,对季度报告中的“4.4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进行更正并致歉。通过对比发现,修正后的内容与2023年中报“4.4.1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的内容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