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十年涌入超千亿,险资养老社区超速扩张背后的“人才之困”

ze10个月前金融311

界面新闻记者|苗一伟

界面新闻编辑|周江一曼

近年来,作为养老规划中机构养老的新兴力量,“保险系”养老社区正在全国许多地方迅速扩大,成为保险业推进“养老金融”的重要抓手。

然而,在过去十年1000多亿投资的背后,险资养老社区正面临着养老管理人才等专业人才的短缺。“边做边探索”成为行业常态,也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难点。

【/h/]为了深度剖析养老社区这一全新的养老领域,界面新闻进行了系列报道,聚焦轻、重资产运营模式、养老社区主要产品类型、与保险产品的支付对接、养老社区的探访体验等多个方面。

之前我们对养老社区轻、重资产运营模式之争做了深度报道(【深度】保险公司争夺万亿养老社区赛道)。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讨论保险投资的养老社区超速扩张背后的“人才陷阱”。

快速扩张背后的“人才困境”

近年来,不少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可谓“你追我赶”。

早在10年前的2014年,泰康人寿就在行业内率先抛出了针对养老社区的千亿级投资计划,并逐渐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入住率。几乎与此同时,太平和太保也在养老社区上投入巨资:

太平人寿2014年首次披露社区养老战略,计划3-5年总投资200亿-300亿元;2014年,中国太保成立了业内首家养老社区专业投资平台公司。2018年,中国太保的养老社区也计划首期3-5年投入约100亿元。

据界面消息,截至目前,布局较早的三家保险公司中,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中国太保养老社区项目分别达到40个、16个、15个。2023年,养老社区已经入市。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泰康保险等大中型保险公司投入市场的养老社区项目超过10个。

与医药、房地产等行业逐渐退出养老社区领域不同,保险业正以其巨大的资金规模和低成本优势拥抱养老产业。养老社区项目对保险公司业务收入的长期推动以及与保险资金的高度匹配,成为保险资金布局养老社区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说,在保险投资端,相比房地产等需要更快资金周转的行业,保险资金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保险资金的长期保证成本只有2%,回报周期在20年左右。这使得保险资金成为与养老社区回报周期最匹配的资金来源之一。

与此同时,优质的养老社区在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依然供不应求,很多保险公司也看到了投资养老社区带来的巨额保费收入。

与此同时,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6月20日,在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高端养老人才的匮乏,使得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在银发经济主题论坛上呼吁加强养老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赵永刚表示,目前养老产业仍然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能够支撑养老社区运营的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面向未来,有意识地加强养老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好。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4年6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迎来了近百名国内首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此前,我国养老护理人才只设置高职专业。

据了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设的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中,主要培养三类高端人才。一种是养老机构的职业经理人,也就是未来的养老院院长,养老集团的总经理;二是社区养老规划师负责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三是个人养老顾问。同时,本科专业的学习内容还涵盖了管理学、社会工作、中医、护理学、食品与营养工程等领域。未来还可能开设老年教育、旅游、金融、保险、医疗设备、数字平台、房屋老化改造等学习方向。,力求覆盖养老产业链的诸多环节。

近日,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山东女子学院举办的首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项就业实习招聘会上,各保险公司养老社区纷纷前来“抢人”,两所高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首届养老服务管理本科毕业生只有64人,却有35家企业提供了400多个岗位。此外,卫生服务与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前来申请。

一位养老社区行业资深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保险出资的养老社区运营管理人才,大多往往是“半路出家”——他们跳槽到物业、酒店,或者医疗等领域。所以养老社区管理行业处于高端管理人才紧张甚至边做边摸索的状态。

上述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尤其在上海,优质的养老社区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养老社区高薪雇人很正常。特别是一些新进入上海养老市场的保险资金养老社区,已经开始了“抢人”大战。一些有资深运营经验的中高层管理者,往往成为行业的“烫手山芋”,甚至一年内被三个同行高薪聘请。

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高薪不是解决园区运营问题的答案。养老社区背后的运营逻辑、运营效率、产品体系、品控标准,都是一两个人很难解决的,需要公司耐心搭建服务体系。比如,管理者在判断一个养老社区是否需要以近千万元的价格配置游泳池或水疗设施时,需要综合考虑设施是否对当地客户有吸引力,会对产品价格和用户支付意愿产生什么影响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园区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综合考量,考验整个公司运营团队的决策和运营能力,而不是直接照搬。

多个商家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上述大型保险公司在扩张时,主要集中在CCRC(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模式下的三大业务线,多家主要保险出资的养老社区均有类似布局。

【/h/]首先,针对55岁至69岁的年轻人群,设计开发面向全球或全国的度假产品,以候鸟式居住养老业态为主,推出居住、度假、娱乐等业务。

杭州一家大型养老社区的运营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体还很好,资金也很充足,“想看看这个世界”成了他们退休后的第一个愿望。因此,“旅居”成为这些老人了解养老社区新业态的首选,门槛也较低,也被视为养老社区的“潜力工程”。但由于养老社区的诸多品牌尚未形成全国范围的规模布局,目前仍有少数养老社区品牌提供居住服务,如太平人寿推出的“享旅”等产品。

其次,养老社区也是为70岁到79岁不需要太多照顾的中年人设计开发的。主要是健康有活力的养老事业,有的园区称之为“养老”或“保健”事业。

上述杭州管理人员表示,就老年人的需求而言,这部分人群主要是出于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比如很多老年人希望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而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可能是没有电梯、暖气不足的老旧小区。他们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希望机构能提供日常的健康膳食和及时的安全保健。这些养老生活中的痛点,成为这些尚能自理的老人选择相关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

所以从园区的角度来说,养老社区在紧急情况下会提供一些积极的医疗干预和紧急医疗救援,避免老人在家无人照顾时发生一些无法挽回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养老”和“养生”是大部分保险出资的养老社区中最主要的业务形式,大大缓解了养老社区的资金流,保证了园区的入住率。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两项业务虽然缓解了目前保险养老社区对现金流评估的迫切需求,但在房间硬件设备上差别不大,且因其商业模式简单,容易被同行模仿,难以成为未来社区的核心竞争力。

【/h/]因此,80岁以上老人的养生业态受到业界重视。

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公开表示,未来在养老社区建设中,要准确定位客户群,建立差异化优势。更重要的是,生活救助、护理服务、康复医疗正是未来养老社区的需求。

为什么“没人愿意留下”照顾一线?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国外,大多数养老社区的核心业务是提供长期或短期的医疗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这些顾客往往是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需要公园长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如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瘫痪护理等。

据了解,这些急需长期、专业护理的老人,往往是养老社区中的刚需群体。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既是养老社区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对运营方收取较高的费用,是未来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然而,目前这类长期护理业务的发展并不顺利,专业护理人才的缺乏和人才招聘难成为重要的阻碍。

某头部保险公司建投一位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疫情期间,由于养老社区封闭管理,内部员工不能回家,导致社区离职率非常高。“一个月一万五留不住人。”

此外,一些老年居民因阿兹-哈莫综合征等疾病脾气大变,经常抱怨殴打、咒骂医护人员,这也让老年社区人才匮乏。“这不是两个养老社区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前述负责人表示。

泰康之家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徐小欢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虽然泰康可以为一线护工提供6000-10000元月薪的吃住,但在长三角地区几乎找不到愿意从事养老社区一线护理工作的年轻人,只能在偏远的中西部地区寻找。人才区域之间严重不匹配。

她说,在养老第一线照顾老人,需要爱心和耐心。现在有很多个性很强的独生子女家庭,年轻人更愿意做一些被社会认为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做传统意义上的“保姆”。所以要给年轻人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和晋升路径,以及专业的培训。

为了培养年轻的护理人才,打造“青年养老院”,泰康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培养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目前年轻人很难留在养老社区,流动性太高。因此,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泰康与全国50所高职院校签订了专业护理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希望这些院校选派人才到泰康实习培训。

其实养老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甚至保险业也很难单独推动这种改变。这就需要全社会对养老产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年轻人逐渐改变对养老服务的偏见。从长远来看,养老在中国是朝阳产业。

(记者陆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股市火爆,有多少银行资金“搬家”了?

股市火爆,有多少银行资金“搬家”了?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我们分行最近每天的零售存款减少都在1000万元以上。”近日,一家银行省分行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 “叠加了国庆节前旅游消费需求,后台零售贷款申请大...

“掘金热”!国际金价再创新高,多只挂钩黄金理财产品蓄势待发

“掘金热”!国际金价再创新高,多只挂钩黄金理财产品蓄势待发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黄金价格又创新高。美国当地时间周四,国际金价再度大涨。COMEX黄金期货涨1.78%,报2587.6美元/盎司,刷新历史收盘高位。伦敦金现当日也则...

上调!高盛调整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

上调!高盛调整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

1月9日,高盛上调了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 高盛将农业银行H股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4.77港元;将工商银行H股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5.62港元;将中国银行H股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4.91港元;招...

昔日“顶流”万能险再迎新规:保险期限不得低于五年,允许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昔日“顶流”万能险再迎新规:保险期限不得低于五年,允许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万能险作为曾经的寿险顶流,如今又迎新规。 4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保险公司为强化资...

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王俊寿:合力构建金融大监管格局,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施治丨两会·最热烈

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王俊寿:合力构建金融大监管格局,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施治丨两会·最热烈

【/h/]界面新闻记者|张晓云【/h/]2024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据界面新闻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俊寿带来了《关于共同构建金融监管格局的提案》。【/h/]...

又见“海选”!天津三家银行同时招聘副行长,释放了什么信号?

又见“海选”!天津三家银行同时招聘副行长,释放了什么信号?

界面新闻记者|曾凌俊界面新闻编辑|江一曼另见银行公开招聘高管。7月19日,“天津金融”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信息显示,天津本地三大银行——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天津农商行——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副行长。此次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