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完善银行对科技企业评价体系,注重对科创能力成果转化潜力的各种评价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8月1日-2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三届大湾区(黄埔)经济峰会”在广州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演讲中表示,银行资金不是耐心资本,与支持科技创新并非最匹配。
他说,科技创新是一个多要素协同作用的过程,金融要素在其中扮演着尤为关键的角色。缺乏金融支持的科技创新,其发展同样会受限。因此,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对于未来的科技创新乃至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银行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因此要充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人是不希望看到投资风险的,是要求稳的,对银行来说,在信贷投入的时候,是小心了再小心,谨慎了再谨慎”。
在其看来,银行资金并非耐心资本,而是谨慎资本。“在支持科技创新上,并非所有的金融业态都是最好的、最匹配的”。
连平表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银行业在过去近20年有过很多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有六个方面可以做一些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