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险资权益投资有望加速
日前,新华人寿宣布与中国人寿各出资250亿元共同设立私募基金。该基金专注于二级市场,将长期投资优质上市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寿险行业两大头部保险公司的合并,是对此前监管措施推动长期资本入市的回应,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
近年来,保险资金凭借长期的投资视角、稳健的投资目标和跨期风险管理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完善,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方面的布局有望加大,一方面满足资金入市的长期需求,另一方面为自身投资收益增加储备弹药。
发出积极信号
“增加符合公司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新华人寿在公告中说明了设立上述私募基金的目的。
基金的期限为10+N年。10年期限届满后,可以通过变更备案方式延长,也可以经双方协商后撤回。
“本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情况把握建仓机会,动态优化策略。”中国人寿表示。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新华人寿与中国人寿的合作是响应监管鼓励长期资本入市的号召,发挥保险资金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虽然保险私募基金在业内成立已久,但大部分都是投资于一级市场的私募基金。此次设立私募基金,聚焦二级市场优质标的,由头部保险公司出资,规模高达500亿元。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的意义还是很明显的。”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
有利于平滑损益表的波动。
关于基金的投资重点,东兴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佳伟预测,应该投资一些投资周期长、相对匹配保险负债久期、未来分红回报稳定的资产。在新的金融工具准则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波动性加大,因此会积极配置一些高分红、低波动的资产。在没有上行行情的情况下,加仓高分红蓝筹是保险资金稳定投资收益、有效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新会计准则和监管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
与保险资金现有框架内投资权益类资产相比,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公司设立私募基金有利于平滑利润表波动,从而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权益类配置比例,优化大类资产配置。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力表示,私募基金提供更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可以针对特定投资目标实施定制化策略。与传统的风险投资方式相比,私募股权基金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波动,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利用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资产的长期升值潜力。
投资方面的改革继续推进。
业内人士认为,机构投资者联手两家大型寿险公司,共同设立基金长期投资优质上市公司,是一种改革创新尝试。
“双方的这次合作,可以算是保险股权投资的一次创新,因为拓宽了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和手段。预计未来将成立更多类似的基金,以便更有效地管理资产和风险,并提供更高的潜在回报。”陈豪说。
“这种改革旨在优化资产配置,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增强投资回报。通过引入多元化投资策略,如设立私募股权基金,保险资金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对监管政策的适应,这些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陈豪说。
改革措施和创新尝试的落地,离不开政策不断释放的温暖。证监会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推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金融监管总局通过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等措施,引导保险公司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财政部还修订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要求,加强长效考核机制指导。
据了解,未来监管层将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长期价值投资等方面继续研究推进一批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