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当地民众体验中医药魅力——走访北京同仁堂澳门公司

ze8个月前默认711

仲夏清晨,朝阳初升,陈裕春乘坐的公交车行驶在宏伟壮丽的珠海大桥上。隔着车窗眺望远方,碧蓝的海水映入陈裕春的眼帘、涌入他的心里……黄昏时分,陈裕春下班回家,也会从这座桥上经过,晚霞在他的脸上铺上一层金色的面罩。到家时,老伴已做好了饭。他时常给自己倒上一盅小酒,伴着晚霞饮下,很是惬意……在北京同仁堂澳门公司(以下简称“澳门公司”),像陈裕春这样的职工不在少数。他们繁忙而充实地工作着,工作之余享受着热气腾腾的日常烟火。

该公司总经理张志华称:“他(陈裕春)在澳门公司工作已经整整17年。17年来,他和无数同事聚集在同仁堂这面旗帜之下,闯过风雨,沐浴阳光。现在,他已是澳门公司红街市店店长,是北京同仁堂在澳门的重要见证者。”

澳门街头的“同仁堂送药小分队”

上午10时许,陈裕春带着两名身着同仁堂工作服的澳门公司红街市店职工,走进一位年事已高的老者家中,将预定的两筒同仁堂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送到老者手中,同时不忘叮嘱老人关注天气、调整饮食、科学健身等事项。

张志华介绍,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澳门公司干部职工的常态,公司34名职工从守着柜台卖药到深入千家万户送药,从隔着柜台向消费者讲解药效到主动上前问候,他们的足迹遍及澳门的大街小巷。

据了解,澳门公司现有5家分店,分别坐落在新马路、红街市、大三巴、氹仔、新口岸上海街等区域,在澳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门店员工组成的送药队伍成为澳门一道亮丽风景线。澳门民众印象极深的是2022年岁末,澳门公司在很多商城、企业停业的时候向各门店发出“照常营业不停休”的通知,以确保澳门市民能买到“放心药”。

张志华记得很清楚,那份通知发出之后的第二天,5家门店全部保持正常运转。不仅如此,各门店从店长到店员,分工明确,有的坚守柜台,有的拎着药奔向社区。

陈裕春总能听到红街市周边民众说,“同仁堂的药好,人也好。”细细品味这句话,他们觉得这是一份很高的褒奖,也可见,同仁堂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澳门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对“同仁堂”这块中医药金字招牌的信赖度不断提升。

风雨中的“同仁堂护药排头兵”

为了保证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闪闪发光,澳门公司干部职工做了很多努力。

去年夏天,台风频顾。9月1日,“苏拉”逼近,新马路店、红街市店等门店位于地势低洼处的一楼,为避免海水倒灌造成损失,张志华提前发布预防通知,迅速组织干部职工合力将一楼存储的全部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转移至二楼。身为红街市店店长,陈裕春随时准备应对一切突发情况,全力保护门店财产安全。此次台风刚过,陈裕春等人立即行动,第一时间将全部物资从二楼搬回一楼,恢复正常营业。

职工们说:“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人们买不到想买的药时失望地走出店门,而最愿意看到是人们买到了想买的药,服药之后来店里反馈药效很好。”

“职工们真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张志华说道,每天下班前,大家总会自觉地关闭一切电源、门窗,确认全部设施处于正常状态才放心。

每天清晨,在红街市、新马路、氹仔等门店,很多员工时常提前一个小时甚至更早进入门店,把门窗擦拭得一尘不染,把座椅摆置得整整齐齐,把需要交待的事项提前交待。这一切,已然成为“工作制度之外的自觉行为”。问及原因,陈裕春等店长谈到,提前进入门店,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确保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就是要保证每一个门店高效运转,确保每一位前来买药的顾客及时就诊、购药。

让更多民众了解同仁堂药品

去年以来,张志华只要有时间就去调研,也就是她所说的“转店”。她的“转店方式”很独特,不但到同仁堂的门店转,还要到澳门其他中药店和西药店转。

“在转店中了解到,很多澳门民众时常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药品的售卖地点、药品疗效等问题。”张志华说;这也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如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医疗和健康需求提出了新的课题。

张志华将澳门本地的“药房布局”进行了深入调研。几个月下来,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她都如数家珍,精准掌握了同仁堂系内产品的实际覆盖率。在此基础上,张志华在北京同仁堂国药公司支持下与当地业内人士深入交流,进而推开了一扇拓宽服务领域的大门,把同仁堂的药品摆在西药店的货架上,让更多的澳门民众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同仁堂,体验中医药的魅力。

此外,澳门公司加快推进澳门地区中成药注册工作步伐,同时充分发挥同仁堂的品牌优势,与澳门医药界扩大研讨交流路径。交流期间,张志华等澳门公司干部职工讲了很多故事,包括同仁堂的历史故事、同仁堂药品的故事,当然,还有同仁堂在澳门的感人故事。当地医药界同行被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中医药企业的初心所吸引,为传统中药材炮制工艺而惊叹。随后,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30多种药品摆进了部分西药房的柜台。

没过多久,好消息传来,摆在西药房货架上的同仁堂药品倍受追捧。于是,对方找到张志华,要求再进一批货,同时计划将更多的同仁堂药品摆在其他西药房的货架上。对此,张志华表示,能够顺利与当地药房开展合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的魅力。

让人们多了一条保障健康的新渠道

在张志华看来,同仁堂的药品虽然摆上了西药房的柜台,但是相当一部分西药房的员工对同仁堂的历史和文化并不熟悉,对同仁堂产品缺乏全面了解,无法用专业的知识来回应消费者的咨询。

张志华认为必须将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培训工作提上日程,同仁堂药店与当地民众要尽快实现信息对称。对此,国药公司**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很快,国药公司主管领导、香港大埔生产基地干部骨干一行来到澳门,开展同仁堂文化理念和营销理念培训交流。这次培训包含了同仁堂历史文化、企业理念、营销方式、境外发展三十周年历程、上市十周年历程等内容。参加培训的职工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澳门公司各门店职工,二是西药房职工。由于内容丰富、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新颖生动、组织有力、互动性强,此次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培训结束后,张志华利用转店等时机,再次对西药店柜台员工讲解。

于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的企业使命逐渐深入境外员工心中。

置身于药香弥漫的门店,倾听着安宫牛黄丸的故事及其制作技艺,不少顾客与同仁堂员工进行着更为广泛的探讨。“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在澳门公司各门店及合作药房。”张志华说。

就在不久前,张志华转店经过新马路,偶遇几位住在附近的老人,他们是同仁堂的常客。张志华把老人们的话写进了当天的日记——“穿越历史沧桑,传承文明薪火。同仁堂中医药理念里饱含着很强的兼容性,追求和谐,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让人们多了一条保障健康的新渠道。”

相关文章

看好经济发展前景 外资唱多做多中国资产

随着美债收益率下行趋势进一步加强,市场资金蠢蠢欲动。数据显示,外资正在重返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外资巨头唱多a股的声音渐强。机构人士表示,年末年初企业结汇需求回升,有望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进一步...

13家上市银行“瞄准”中期分红 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至少有13家银行响应新“国九条”要求透露了中期分红意向。分红频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增强投资信心。【/h/]业内受访人士表示,分红频率的提高大概率不会影响年度分红比例...

公募基金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

  公募基金投资门槛低、透明度高,已成为我国家庭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2024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稳步推进,被动投资加速发展,创新产品继续扩容,分红力度进一步加大,总规模再创新高。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

一起跑 向美好 来中行手机银行共赴北京半程马拉松的春日之约

一起跑 向美好 来中行手机银行共赴北京半程马拉松的春日之约

  燕舞春潮,相约起跑。近日,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与赛事组委会签约,正式成为本届北京半程马拉松官方冠名商,为赛事提供全方位助力。从群众赛事发展...

境外银联合作钱包可扫境内微信支付收款码支付

12月17日,银联国际宣布与微信支付达成合作,支持境外银联合作钱包扫境内微信支付收款码支付,中国香港地区中银香港BoC Pay、八达通、PayMe by HSBC、Tap & Go拍住赏,泰国...

以投资者利益为先 公募积极健全公司治理架构

【/h/]对于基金行业来说,信任是开展业务的起点,建立信任需要制度的保障。只有在良好的公司治理、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有效的制衡风险控制和基金参与各方的利益约束机制的保障下,才能真正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