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控股战略改革显效 “小微融资+消费金融”双引擎驱动发展

ze7个月前金融940

2024年10月21日,陆金所控股(NYSE:LU;06623.HK)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

作为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践行金融为民,始终坚持普惠金融定位,持续推进战略改革,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居民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助力扩大内需,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金融担当。

“小微融资+消费金融”双引擎驱动 资产质量稳固向好

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贷款余额约2131亿元,累计服务约2480万客户,同比增24.1%,三季度新增贷款约505亿。

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表示,陆金所控股坚持普惠金融定位,坚持“质量为先”的审慎经营策略,通过“小微融资+消费金融”双引擎驱动,保持了资产质量持续好转、消费金融业务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

由于陆金所控股优化风险管理、升级数字化风控体系,聚焦服务重点客群,财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小微融资业务方面,30天及90天逾期率均有所改善,体现资产质量趋势的前瞻指标C-M3在余额下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定。消费金融业务的不良率较第二季度下降0.2%。

陆金所控股“消费金融+小微融资”双引擎协同发展。旗下消费金融业务稳健发展,三季度消费金融新增贷款264亿,同比增长27.8%,占总新增贷款的52%。消费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逐步成为平滑周期影响的“压舱石”。

赵容奭表示,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列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经济“向上向优”。第三季度消费行业已经出现温和复苏的迹象,陆金所控股在保持谨慎经营策略的前提下,以消费金融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促消费扩内需。

小微经营主体活力完全激活仍需要假以时日,因为拨备计提增加的原因,公司盈利短期承压,但陆金所控股坚持100%担保模式改革,践行精细化管理,三季度收入率(take rate)继续提升至9.7%。

以“三省”为突破点 化解小微融资难

在9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预告了未来将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这些举措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多重利好,展现出国家在金融政策方面的持续发力,旨在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陆金所控股牢记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为经济、社会创造效益。陆金所控股旗下的平安担保持续完善小微信贷资源配置,以100%担保模式撬动金融资源流向小微,助力合作银行“敢贷、愿贷、会贷、能贷”。财报显示,除消费金融外,陆金所控股三季度新增贷款约241亿元。

平安担保一站式融资服务,让小微融资更“省心”。创新式的“AI+O2O”服务模式,快速精确地将融资服务送到小微身边。前三季度,平安担保共服务19.6万小微企业主。平安担保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强调融资服务结构优化,加大了江苏、广东、河北、山东、浙江等小微经济发达的地区的精准支持,聚焦制造业和涉及国计民生行业小微企业的帮扶。2024前三季度,平安担保共帮助16887个科技类小微企业获得81亿元融资。

平安担保科技赋能体验“行云”流水,让小微融资更省时。平安担保通过AI赋能数字化运营、数字化风控、数字化流程,打造“行云”等AI借款解决方案,使得经营类贷款流程更加便捷高效,流程断点减少50%,90%的借款申请在1.5小时内到账,时效提升31%。截至9月30日,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 “行云” 已累计服务客户104.4万,客户累计获得借款约2395亿元。

第三季度,平安担保“行云”持续升级,带来全线上抵押贷款服务。通过让“数据跑腿”代替“客户跑腿”,有效解决长期以来不动产抵押登记排队难、登记难、等待时间长等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大大节省耗费在跑腿和等待的时间精力。

凭借“行云”和智能风控系统等数字金融应用,平安担保推出的微营贷,针对无抵押用户,审批完成后最快可以实现15分钟放款;“车e贷”最快1小时放款,“宅 e贷”最快3小时放款。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平安担保不断打磨科技流程的颗粒度,让用户享受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平安担保不断升级定制化融资方案,让小微融资更省钱。今年以来,公司总分班子深入基层,面对面沟通民众,累计147场并总结业务提升举措11条。陆续推出平安担保“微营贷”优票方案、“车e贷” 绿色融资专属优惠方案等定制化融资方案,从额度高、放款快、融资方案更合适三大维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小微企业主只需一键申请便可获得精准的融资方案,免除不必要时间成本和多余费用。合适的融资方案不仅能解决眼下的融资难题,更能助力小微企业长远发展。

赵容奭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审慎经营,坚守服务小微站位,稳守风险底线,持续推动与商业银行、政策性融担机构错位发展、同向发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中持续贡献金融力量,为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

相关文章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界面新闻记者 | 何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

央行详解非银支付行业“基本法”: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回归支付业务本源

央行详解非银支付行业“基本法”: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回归支付业务本源

界面新闻记者|曾杨林 12月2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司法部法制二局局长李、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出席并回答《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

非银支付条例细则正式实施,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亿元

非银支付条例细则正式实施,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苗艺伟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继今年4月《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三个月后,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自发...

平安银行推出商住两用“气球贷”,业内人士:此类贷款不能随意发放

平安银行推出商住两用“气球贷”,业内人士:此类贷款不能随意发放

界面新闻记者|安贞 “气球贷在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应用并不广泛。先还利息后还本金的还款方式,在个人按揭业务贷款中比较常见。”一位银行信贷额度人士告诉界面新闻。5月30日,...

基金托管业务存在问题,相关银行被出具警示函

基金托管业务存在问题,相关银行被出具警示函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4月11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因苏州银行基金托管业务存在问题,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公告显示,江苏证监局对苏州银行基金托管业务进行了现场检查。 经查,苏州银行...

车险业务或将起航!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八地使用全国统一交强险条款

车险业务或将起航!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八地使用全国统一交强险条款

【/h/]界面新闻记者|吕【/h/]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款和费率的批复,同意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