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ETF名单扩容至8只 投资者交易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内地与香港市场ETF互联互通继续扩大。11月6日,华夏基金(香港)宣布旗下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产品正式纳入ETF互联互通-港股通ETF。这意味着,港股通ETF的名单扩大至8只。
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表示,互联互通是境内外资金双向投资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加强了两地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对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港股通ETF名单的扩大,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海外资本市场提供了便利。
港股通ETF扩容交易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纳入ETF互联互通-港股通ETF,11月6日正式生效。据悉,这是华夏基金(香港)旗下首只纳入互联互通-港股通的ETF。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通是连接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交易通道,允许投资者在两个资本市场之间进行投资。港股通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连接上交所和深交所与港交所。”
他进一步表示,互联互通机制拓宽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为吸引更多国际资金参与境内证券市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内地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提供了便利。
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名单,目前有8只在香港上市的ETF纳入互联互通-港股通ETF范围,其中5只ETF为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产品。发行人为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南方东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贝莱德资产管理北亚有限公司、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记者翻阅港交所数据了解到,截至2023年11月3日,南方恒生科技指数ETF、安硕恒生科技ETF、GX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数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5最新ETF规模分别达到278.3亿港元、102.5亿港元、32.8亿港元、22.5亿港元和17.0亿港元。
华夏基金(香港)表示,恒生科技指数是香港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指数之一。该指数由香港30家最大的上市科技公司组成,涵盖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领先科技公司。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将该基金纳入内地与香港市场的ETF互联互通,有利于投资者参与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机遇,长期配置中国科技行业龙头资产。
截至11月5日,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SW、李-W、美团-W、阿auto quickless-W、JD.COM集团-SW、网易-S、SMIC、Xpeng Motors -W,合计占比69.86%。
定价方式和交易成本存在差异
事实上,在mainland China公开发售的基金市场上,有很多追踪恒生科技股指数的ETF产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场至少有易方达、华夏基金、田弘基金、汇添富基金等10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此外,广发基金、华安基金、博时基金等9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
“上述在内地发行的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是针对国内投资者的。纳入ETF互联的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是华夏基金全资子公司华夏基金(香港)发行的产品。以前是面向海外投资者的。纳入港股通后,投资者投资恒生科技指数ETF产品。多了一个选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人士对记者补充道。
与内地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相比,通过港股通购买境外恒生科技指数ETF主要在定价方式、交易成本、跟踪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
中国金融智库特约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通购买的ETF通常以港元计价,而内地的ETF以人民币计价。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但由于管理机构和投资策略的不同,其跟踪能力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跟踪能力需要根据每个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港股通购买境外ETF可能会增加一些额外费用,主要与货币兑换和汇率波动有关。通过港股通购买的境外ETF通常以港元计价,这意味着通过港股通购买的ETF可能会受到港元汇率波动的影响。通过港股通购买海外ETF还会涉及额外的交易成本,包括外汇手续费和港股通的相关费用。”陈力进一步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