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开展“双11”消费贷利率优惠 年利率最低可达3%
银行消费贷款也迎来了“双11”。近日,多家银行推出新一轮消费贷款利率优惠,年利率低至3%。
受访业内人士分析,消费信贷是银行零售业务布局的重要环节,在信贷资产配置多元化的情况下,可以促进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
围绕“利率”的竞争
近期多家银行加大了消费信贷力度,相关贷款利率持续走低。部分国有银行推出的消费贷款产品,叠加优惠券、折扣等优惠活动,利率普遍降至3.5%以下。如建行宁波分行发布“多彩欢乐双11,建行助消费贷”消息,消费贷年化利率3.45%起,活动持续至11月30日。
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甚至低至3%。如浦发银行近日发布“金秋买赠浦山贷,息票年利率3%起”。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0日期间(10月31日、11月4日、11月5日、11月7日除外),每天上午10点,通过普善贷审批并完成授信签约(额度必须处于有效状态)的客户,有机会获得一年期的张普闪贷。此外,该行还推出了一年期和三年期年化利率(单利)为3.2%的息票。
除了通过降低消费贷款产品利率来获客,今年银行消费信贷的业务布局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从之前单一的信用贷款向布局场景消费金融业务转变。另一方面,该行面向消费领域的多元化产品布局也在加速。
星途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实体部门贷款需求疲软,银行业普遍面临优质资产稀缺的问题。消费贷款仍是银行提振贷款增长的重要抓手。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稳增长、稳收入相继取得成效。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有望逐步回升,叠加消费需求将回升。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在促进消费复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消费贷款竞争同质化
近期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回暖,促进了消费贷款的增加。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居民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高8.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7655亿元。
**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告诉记者,对于银行来说,发展消费信贷是零售业务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而言,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消费潜力,实现消费的合理增长。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呈现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利率持续走低,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面临净息差压力,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杨海平表示,面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布局方向包括:一是发展场景化消费金融,利用金融科技实现银行消费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的链接,特别是有计划地跟踪消费热点和新消费,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前提下抢占先机;二是发展品牌消费金融,将其与绿色消费相结合,推出面向绿色消费的金融产品,探索与各类促销活动相结合,加载特色增值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第三,开展综合个人金融服务,通过交叉营销消费信贷客户,促进客户综合收入贡献。
薛洪言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消费贷款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会趋于上升,这是值得银行投入更多资源的。从潜力挖掘来看,传统优质客户群已被充分挖掘,竞争激烈;相比之下,新市民的消费弹性更大,面临的资金约束更强,潜力可挖空。银行机构可以重点加强对新市民消费贷款产品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帮助消费升级,还可以通过差异化发展找到消费贷款业务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