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降息是否会落地?

ze1年前健康903

年初,央行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从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本周累计净回笼创单周历史新高。专家指出,1月份逆回购的推出与春节因素有关。2018年和2021年同月过春节。1月份逆回购多为净回笼,MLF通常为超额。

本月15日MLF利率会下降吗?有专家表示,1月份,MLF10BP很可能再次下调,同时LPR将不对称降息,推动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对于市场对1月份降息的预期,有专家指出,央行提前提出将银行息差和利润维持在合理水平,也意味着监管层不希望贷款利率过低,为银行处理债务预留实力,防止企业贷款利率过低导致的资金空套利。在利率传导机制下,LPR和新增贷款利率将进一步下降空,并将收窄。

一、本月MLF操作是重点。

年初,央行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本周累计净回笼2.423万亿元,创单周新高。数据显示,经过本周的自然回笼,现有央行逆回购规模已迅速降至4160亿元。

从历年同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1月份逆回购可能与春节因素有关,2018年和2021年同月观测春节。1月逆回购多为净回笼,MLF通常为超额。市场对本月MLF操作的走势提出了诸多意见。国鑫期货认为,结合2024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新思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受到关注,因此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较小,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过度续做MLF是可选操作。

目前市场整体对1月份降息的预期,央行后续动作备受关注。对于本月MLF利率的下调,不少专家都表示了积极的态度。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认为,2024年1月MLF很可能再次下调10个基点,LPR将不对称降息,推动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下行。

野村证券预测,2024年上半年,中国央行将在1月和4月分别两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MLF利率15个基点,还可能下调RRR 25个基点,以增加向银行提供可贷资金。

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表示,为了避免存款利率下调后银行存款流失的压力越来越大,政策利率和银行间资金价格需要进一步下调。“预计新一轮降息将启动,年初MLF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LPR有望下调。”杨对说道。

因此,本月15日的MLF利率走势成为关键节点。2024年初,中小银行开始了一轮下调存款利率的热潮,存款利率的突然下调已经为银行降息空打开了通道。据测算,商业银行平均存款成本将降低3-5bp,LPR报价下调概率增大。但专家认为,未来降息仍需MLF。

基于宏观经济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认为,2024年上半年可能下调一次MLF操作利率,随后下调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从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

从宏观环境来看,王庆指出,在物价水平将维持低位的前景下,着眼于提振内需和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2024年央行将降息降RRR空。

从外部环境分析,汇率压力减小。2023年12月,美联储利率会议决定暂停加息,释放出明确的降息信号。美元指数继续下跌,中美利差收窄。2024年,美欧央行将转向降息,这将为中国央行“以我为主”灵活实施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空间。

二是LPR和新增贷款利率收窄空。

展望1月份,PSL重启后的降息预期会持续吗?目前市场对一季度RRR降息和降息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PSL操作对降息预期影响有限。为了防止资金转向空,LPR与新增贷款之间的利率将进一步降低空。

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 *杨海平表示,节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不会改变一季度降RRR、降息的预期。究其原因,杨海平解释,一季度公开市场面临资金集中到期高峰,仍需叠加近期披露的物价数据,降RRR、降息。

“另外,从信贷投放来看,一季度是信贷投放的旺季。商业银行需要长期的、可配置的自有资金来规划信贷投放,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替代。从稳增长、扩内需的角度来看,一季度降RRR、降息还是有必要的。”杨海平补充道。

民生固定收益分析师谭认为,虽然PSL推出后,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有所缓解,但从行为上看,并没有明显改变。毕竟,PSL是一个慢变量,后续政策和基本面的验证不会在短期内做出反应和交易。1月降息概率依然存在,操作空逐渐开启,只是时间维度和节点的问题。

但为了避免资金面的逆转和降息幅度有限空,监管会避免贷款利率过低,这也是保护银行息差的措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LPR和新增贷款利率将进一步下降空,并将收窄。当前,在信贷投放过程中,部分贷款利率过度下调,存贷款利率“倒挂”,导致资金空转移现象,扰乱了存贷款利率改革效果。为此,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提出要“维护存贷款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结合央行早期提出维持银行息差和利润在合理水平,也意味着监管层不希望贷款利率过低,为银行应对债务预留实力,保持稳健可持续经营,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防止企业贷款利率过低导致资金空套利。在利率传导机制下,LPR和新增贷款利率将进一步下降空。”文彬指出。

本文来自:采莲,作者:曹

相关文章

数读国有企业经营这五年:脊梁更壮

国有企业在国家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效益如何?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由于统计原因,过去人们很难知道具体情况。但近十几年来,财政部每月都会公布国有控股企业(非金融)的经营数据。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

时隔三年,喜马拉雅为何再次冲击IPO?

4月12日,喜马拉雅披露赴港IPO招股书,联席保荐人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CICC。最大的亮点是连年亏损的喜马拉雅终于在2023年扭亏为盈。这是继爱奇艺、Aauto faster等公司之后,又一家最近...

首日破12亿,电影春节档票冠将“花落谁家”?

【/h/]随着贾玲的“空掉落”热搜排名第一,电影市场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春节档。第一天,两部电影的票房已经超过3亿元。《飞驰人生2》和《炙热与滚烫》互相追逐,争夺日本桂冠,而《熊出没·逆转空和《第二十...

广州芳村“金融茶”崩盘调查

2023年12月的第一个周末,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以下简称“芳村茶市”)的数百名茶商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们手握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茶叶价格,一天之内就“崩盘”了。 两个半月前,一家名为广州常...

AIGC概念股狂飙一年:谁在裸泳,谁在冲刺?

【/h/]与去年相比,a股AIGC概念股的热度正在消退。【/h/]截至今年6月11日,万得AIGC概念指数(8841660。WI)则下降了23.97%。与去年52.33%的涨幅相比,该指数甚至有所回落...

备受关注的ETF,到底是啥来头?

最近是不是经常听到一个词——ETF? ETF到底是什么? ‍‍ 如果我们想买水果,可以直接去水果园找果农买,相当于在水果的产地买。我们称这个购买水果的初级市场为初级市场。 在水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