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国六大核心要素明确
【/h/]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近日开班。去年召开的* *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释放了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信号。本次研讨会明确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指明了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
【/h/]金融强国应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具有世界领先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的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和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h/]多项数据显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超过4000家,5家大型商业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体系和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普惠金融也走在世界前列。
【/h/]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步加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人民币对实体经济贷款余额从2014年的81.43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末的235.4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h/]然而,中国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强势货币”要素分析,“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但支付、投资、融资、储备四大功能的国际份额与国际主要货币仍有差距。”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杰出研究员任涛表示。从“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分析来看,在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亦丰看来,近年来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但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国际展示能力与国际先进机构仍有差距,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仍然不足。同时,王亦丰表示,在“强金融监管”方面,中国金融监管不断补短板、强弱项,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与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相比,在宏观审慎、综合监管和事前监管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h/]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监管体系、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h/]“六大体系”指明了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为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中小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不仅仅是全国性银行的补充。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之间存在天然的兼容性。政策应进一步支持发展更好的中小银行,以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和不平衡的状况。他还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相对灵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应进一步做大做强。
【/h/]针对“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任涛建议,要根据不同产业体系的全周期生命特征,注重统筹海内外不同金融体系和各类金融资源,为客户提供陪伴、共同成长的全周期服务,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注入优质金融血液。
【/h/]“产品和服务创新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风险合规底线。同时,产品和服务能力建设要对标国际先进同行,既能参与国际竞争,又能管理相应风险。”王亦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