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推出多个“爆款”产品的信泰人寿94亿元增资获批,物产中大等地方国资入局
【/h/]界面新闻记者|吕
【/h/]日前,仲达物业发布公告称,信泰人寿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批复,同意信泰人寿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102.04亿元。
【/h/]根据此前披露的注资计划,信泰人寿新增注册资本约52.04亿元,增资金额约93.73亿元。上述资金全部由四家浙江国有企业认购,其中,物业仲达集团、杭州城投资本集团、杭州萧山环境集团和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分别增资约60.65亿元、16.54亿元、10.29亿元和6.25亿元,分别持股33%、9%、5.6%和3.4%,合计持股51%。
【/h/]增资完成后,仲达物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名的董事不超过董事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不构成对信泰人寿的控制,信泰人寿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h/]仲达物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参与增资入股信泰人寿,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金融产业布局,推动保险资金跨周期、低成本优势与公司养老服务产业紧密结合,探索实践“养老+保险”业务模式,助力共享财富养老产业发展。此外,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推进公司保险投资业务、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和新兴产业投资的融合发展,稳步提升公司金融服务核心竞争力。
【/h/]值得一提的是,信泰人寿在本次增资前曾进行过一轮股权变更,“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两只基金共承接原股东34.7亿股,合计持股比例为69.4%。这也是存款保险基金首次以公开披露的方式投资保险公司。
【/h/]存款保险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未参与本次增资,持股比例将被稀释。增资完成后,存款保险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持股比例均为17%,位列第二、第三大股东。
【/h/]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泰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6.27%和121.88%,均高于50%和100%的监管要求,但该公司已连续多个季度未披露风险综合评级。
【/h/]2023年上半年,信泰人寿营业收入356.66亿元,净亏损4.78亿元。其解释称,上半年亏损主要是由于基准国债收益率曲线下移导致传统保险责任准备金增加约8.8亿元所致。
【/h/]回顾信泰人寿从过去到现在的业绩,亏损的时间占据了大部分,直到2018年后才有所好转,当年净利润为0.37亿元。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利润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0.75亿元、1.23亿元和2.75亿元。
【/h/]信泰人寿推出了“如意系列”、“达尔文系列”等多款爆款储蓄型保险和重疾险。这些产品推动公司保费规模从不超过100亿增长到近500亿。
【/h/]2019年至2022年期间,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通报中多次点名信泰人寿,涉及的问题包括报送的两险盈利测试投资收益率过高,与公司投资能力和市场利率走势不符;提交的疾病保险条款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在合同生效日前的症状和体征将作为免责依据,但没有客观的症状和体征判断标准;报送产品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存在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等问题。
【/h/]2022年信泰人寿退保金达96亿元,同比增长326%。根据信泰人寿未经审计的报告,2023年6月末,信泰人寿总资产2217.75亿元,总负债2200.16亿元,净资产17.59亿元。
【/h/]在增资获批的同时,信泰人寿的管理层也初步到位。据界面新闻报道,来自仲达的副总经理吴斌将出任信泰人寿董秘。按照惯例,吴斌将在监管机构批准后正式出任信泰人寿董事长,现任董事长谭宁将重返总经理职位。
【/h/]增资和人事变动后,信泰人寿能否重回正轨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