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券“T+1”3月18日起实施!将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利好?
【/h/]界面新闻记者|陈静
【/h/]3月18日起,融券市场化协议申报将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这意味着市场理解的“T+1”正式落地。
【/h/]对于转融券机制由T+0调整为T+1的优化调整,证监会此前表示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限制机构在信息和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给投资者更多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二是强调严格监管,分阶段限制所有限售股的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证券出借的监管,同时坚决打击借出借、证券出借之名绕过减持套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h/]广发证券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结算制度由“T+0”改为“T+1”,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h/]华林证券表示,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望提高证券借贷业务的稳健性和成熟度,从而促进该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h/]民生证券指出,由“T+0”改为“T+1”是对监管提出的融券优化机制和逆周期调节政策的进一步细化落实。“T+0”改为“T+1”对量化客户等下游融券策略时效性较高的客户影响较大。不过,从长期来看,这一调整政策有助于提高融券业务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有利于该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h/]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包括国泰君安、广发证券、蔡襄证券、中国银河、民生证券、西部证券等在内的40余家券商均表示将与中证金融、交易所、中国结算积极合作,并完成各项系统端业务测试。
【/h/]3月16日,a股再融资“T+1”通关测试正式启动。该测试的目的是确保暂停借入证券再融资的实时可用技术的顺利准备。
【/h/]本次测试涵盖市场化转融通的约定借出和支取、非约定借出和支取转融通、市场化转融通证券出借、非约定转融通证券出借申报、展期和提前结清申报和支取、市场化转融通借出申报和支取、担保证券存取、担保品买卖、市场接收和展示、清算和交收等业务处理。
【/h/]据了解,转融通的放款期限分为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7天和14天期限的融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11.61%和83.05%,而182天期限的融券数量占比仅为0.12%。
【/h/]一些非银分析师指出:“由于融资融券余额受到展期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准确计算剩余期限的分布。但是,如果展期的期限特征与新合同相似,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再融资的保证金将迅速减少,仅剩下约182天的长期再融资保证金。”
【/h/]对于从“T+0”到“T+1”的变化,他认为此举不仅对市场有积极的刺激作用,而且提高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大大提高了通过再融资进行大量空或高位减持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