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加快金融服务创新 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
【/h/]跨境电商,海外仓...近年来,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外贸的重要稳定力量。同时,也对跨境金融服务提出了差异化需求。据了解,为更好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银行加强政策引导,加大信贷投入,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
【/h/]作为服务外贸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作为重点支持对象。“进出口银行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贷款余额近两年增长了5倍多。仅在2023年,就有130多个项目得到大力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吴付林表示,“与传统贸易相比,新的外贸业态有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和更灵活的交易方式,对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有更大的创新需求。”
【/h/]为加强政策引导,满足外贸新业态的金融需求,进出口银行研究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和运营特点,专门出台了支持其发展的工作方案,还探索优化了以海外仓为重点的金融服务模式,为整个产业链的不同参与者提供了开仓、仓储管理、仓库使用和物流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h/]吴付林表示:“新业态企业资金需求频次高、金额小,轻资产战略模式难以满足银行抵押品要求。要充分利用资金流、货流等非金融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对抵押物的依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h/]围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小微外贸企业出口的具体场景,进出口银行创新推出的“贸赢贷”融资产品体现了上述特点。在这种模式下,进出口银行与相关机构合作,基于真实出口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打造线上化、智能化融资产品,解决了缺乏抵押物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h/]外贸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对银行跨境结算服务的支持提出了迫切需求。具有专业外汇外贸银行优势的中国银行近年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023年,中行跨境电商结算业务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近120%,位居行业第一。”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王小利表示。
【/h/]在她看来,“小额、高频、大货量”的外贸新业态特点突出,跨境结算模式不同于传统外贸。“这要求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其结算和融资需求,并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
【/h/]据悉,中国银行在跨境电商结算领域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可连接境内外支付机构、跨境电商平台等不同场景。与传统跨境结算业务相比,它支持批量和在线结算,有效满足了跨境电商的批量实时结算需求。在贸易背景核查方面,中行在事前、事中、事后部署了一系列参数模型,充分应用各方结构化数据对可疑交易进行持续筛查和预警。
【/h/]近年来,海外仓等跨境物流设施在中国加速布局。“在服务海外仓方面,截至目前,中行已与全国130多家海外仓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客户关系,为其提供全球账户、跨境资金结算、经营租赁担保、跨境资金池等综合金融服务。”王小利说。
【/h/]除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外,股份制银行在外贸新业态领域持续发力。
【/h/]据了解,兴业银行在总行设立国际业务部,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对外贸新业态的专业服务和金融支持。在外贸新业态聚集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分公司,也设立了国际业务部靠前服务。
【/h/]兴业银行副行长曾晓阳表示:“近年来,兴业银行累计服务新增外贸客户超过1万家。2023年为新增外贸客户办理跨境结算859.96亿元。”在产品创新方面,兴业银行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切入点,创新推出“小微企业跨境融资”出口线上融资产品,满足外贸新客户线上、高效、普惠的融资需求。
【/h/]据了解,下一步,银行将继续完善外贸新业态金融服务。总体来看,银行将着力提升信贷需求匹配度、推进服务精细化、创新普惠线上服务、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提升境外服务能力等方面,更好地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