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的经济修复钟摆

ze1年前健康867

一个

一年即将结束,这种“波浪式发展、曲折前进”的经济复苏过程仍在考验人们的耐心和信心,市场也存在不确定性。看来兔年的“余额”不足了。被寄予厚望的“牛市”在哪里?

11月13日,央行公布10月社会融资超预期,但结构有待改善:人民币贷款增加7348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新增社会融资(以下简称“社融”)规模1.85万亿元,同比多增9108亿元;社会融资存量增速为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M2的同比增长率持平于10.3%。

“社会融资超预期,主要是国债支持,其他很多融资项回落;企业端融资表现平平,票据冲动再现,信心有待进一步修复;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与基数较低有关,后续表现有待进一步跟踪。“郭进证券的研究给出了分析10月份货币金融数据的三条线。

11月15日公布的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前值为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同比增长7.6%(前值为5.5%)。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前值为3.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3%(前值为-9.1%)。国家统计局表示,“总体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回升,主要指标继续向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需求仍然不足,经济回升势头有待巩固。”

喜忧参半的数据是否意味着RRR削减或其他宽松措施即将出台?11月15日,中国银行新增中期借贷便利(MLF)14500亿元,向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6000亿元,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冲税收高峰期、国债发行兑付等短期因素影响,适度投放中长期基础货币。

景顺亚太区(不含日本)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表示,美国10月份的CPI数据无疑令市场感到欣慰。到目前为止,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适当下降,美元也走弱。核心CPI正在改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4.0%。“超级核心”CPI也温和下降。10月份CPI数据显示,核心CPI仅环比增长0.2%,这显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美联储停止加息。“但市场的积极反应可能意味着美联储未来将发表更多鹰派言论,以抑制市场过热。”

从海外基本面和流动性来看,东海证券认为美联储缩表进度缓慢。截至2023年10月底,美联储总资产缩水至7.9万亿美元,仅比2022年第一季度8.95万亿美元的峰值低1.05万亿美元,整体缩水速度缓慢。30年期抵押贷款的固定利率最高升至7.8%,随后略有下降,但从价格和库存水平来看,房地产领域的繁荣仍具有弹性。

“良好的频率有望支撑市场。近期中美互动频率增加,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国内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出台,这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房地产政策。资本市场也传递出积极因素,包括引入长期资金、培育国内‘聪明基金’和完善监管措施。10月份外贸增速转正,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进一步增多。IMF最近上调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华龙证券认为。

事实上,中国a股市场在近期外围市场向好的趋势下依然纠结。11月16日,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数分别收于3050.93(-0.71%)、9954.40(-1.23%)和1978.12(-1.85%),总成交额8535.3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下降。有市场观点认为,在海外市场利好的前提下,当日a股表现不如预期,连续两日风格切换失败,抛压较大,市场资金尚未形成合力。

回过头来看,根据东海证券的报告,中美股市的走势长期是向上的。

比如2009年到2015年的政策偏离导致中美股市分化明显,贸易摩擦和国内金融去杠杆导致2018年中美股市再次分化。2020年,疫情过后货币政策积极,权益市场迎来反弹。

2020年三季度到2021年四季度,国内疫情快速恢复,货币政策先正常化,利率上升。此时中美周期错位,美国政策利率仍徘徊在0%左右。

2022年,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俄乌冲突叠加高通胀,全球需求存在下行风险。面对国内房地产风险和疫情扰动,中美股市双双回落。

2023年前三季度,美国过剩储蓄支撑消费,芯片法案推动制造业回归,劳动力市场强劲,美国经济韧性明显,美国股市明显反弹。

经济复苏的钟摆指向大类资产:今年以来,根据东海证券的分析,国内大类资产如下:债券>;黑色金属≈上海黄金>农产品>本币汇率>权益;全球资产表现为:美股(纳斯达克)>;日股>欧股>贵金属>中国债券>美元>原油。

2

历年来,东海证券恢复了各行业对沪深300的表现,计算机板块和电子板块分别从2013年和2015年开始持续跑赢沪深300。2018年以后,房地产指数明显跑输沪深300指数。银行指数的表现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非银金融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石油石化指数表现明显弱于沪深300;医药生物指数的表现明显强于沪深300。

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801150)为例,东海证券认为医药生物指数比大盘更有弹性。医学生物指标受行业政策影响较大。医药生物板块有很多细分行业,行业内会出现新的话题、热点、新的方向。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板块受疫情、宏观环境、产业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板块整体复苏缓慢。目前医药生物板块处于业绩底、估值底、仓位底的多重底部区间。预计在政策边际回暖、终端诊疗复苏、合规销售推动下,医药生物板块将在四季度迎来拐点。

对于中国最新经济数据的要点,赵分析说,10月份的月度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中有两个已经基本企稳。第三大支柱,也可能是最受关注的支柱——房地产投资表现依然疲软。中国央行也意外宣布向市场净注资6000亿元,为2016年以来最大规模注资。然而,10月份的经济数据,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意外收缩,以及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下行趋势,都表明经济增长仍不稳固。

在郭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远看来,10月份经济复苏的斜率较9月份有所放缓,尤其是需求端回踩较多,包括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出口超预期下滑、CPI为负、核心CPI进一步下滑、PMI回归线下、居民短期贷款大幅下降等,都指向当前经济虽然趋于复苏 复苏基础仍不牢固,过程有波折,坡度不宜高估,这也说明后续政策仍需局部扩张和积极。

中泰证券认为,从两年平均同比来看,10月经济数据大多弱于9月,生产、消费、出口均有所回落,房地产再现磨底特征,与10月官方PMI、金融数据、核心CPI呈现的经济特征基本一致。金融力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经济的内生修复动能仍有待加强,更多的稳增长政策值得期待。

经济反复复苏的钟摆指向哪里?中国以前的经济复苏,这次有什么不同?

西京研究院院长赵建认为,复苏周期看起来比预期的更复杂、更曲折、更艰难,动力机制有待厘清。如果非要打个比方,可以和60年代的自然灾害,90年代的双轨制,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做个比较。这三轮经济复苏,靠的是拨乱反正和深入改革。在微观主体萎缩的压力下,通货紧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近期的CPI和PPI数据可以证明。

“这一轮复苏不会像次贷危机后的三次复苏,主要依靠债务、投资和房地产,客观环境基本不允许。这一轮复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复苏,所以高层一定是在算大账和政治账,一定要坚持高质量的原则。”赵建分析。

赵建认为,现代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因此有必要使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真正高质量复苏的“牛鼻子”来自次贷危机前两次复苏周期的经验和智慧:把每一次危机都当作改革的动力,拨乱反正,回归发展的初心,为复苏创造宽松、自由、无忧无虑的经济社会环境,激发大众的内生创造力和消费力。其他政策很可能治标不治本。

展望2024年,东海证券认为权益类资产占优,汇率企稳回升:汇率方面,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汇率底部概率已过,中长期因素利好;中国债务方面,利率处于十字路口,复苏、供给、宽货币多[/k0/]博弈,年内维持震荡;就大宗商品而言,抗跌性依然存在,国际金价将重回“2000”(美元/盎司)。年内油价会有波动,明年油价前高后低。就权益而言,外资边际增加,风险转嫁交易启动,中长期胜率高,配置价值强。

赵认为,虽然中国2023年GDP增长5%的目标基本已成定局,但预计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很快出台更多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政府近期的举措,如承诺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1万亿元的低成本融资,可能会为我国新房开工率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综上所述,经济复苏的混响钟摆指向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解铃还须系铃人。其核心在于激发内生经济动能,重拾市场信心。

相关文章

实探华为Pura 70开售现场,一分钟清货

【/h/]“我没抢到,我自己都没抢到。”4月18日10点08分,在广州一家华为授权体验店内,两名店员正快速操作手机抢购华为商城内的Pura70,周围围着几名消费者。其中一名店员发现被华为手机抢到的可能...

银行试水“先息后本”,吸引力或有限

5月中旬发布的房贷新政即将满月。在此期间,多家银行悄然推出“先还利息,后还本金”的房贷还款方式,引起市场关注。5月底,平安银行公开推广按揭贷款产品,其“特色还款方式”包括两阶段还款、双周还款、轻松还款...

“西南王”重庆啤酒卷在官司里

【/h/】“西南王”重庆啤酒(600132。SH)及其商业伙伴裕信集团并未止步于一审。 12月27日晚间,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原审原告,以下简称“嘉士伯重啤”)...

雪球产品的困境和黑暗森林法则

【/h/]简介【/h/]最近,雪球产品成为热门话题,与此同时,股市也出现了大幅波动。【/h/]其中,中证1000指数对应的期货IM2403波动剧烈,负基差一度在3%附近。【/h/]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

云南白药爆发窝案

【/h/]知名药企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38。SZ,以下简称云南白药)爆发。前董事长王明辉、前首席运营官兼高级副总裁尹品尧和其他五家公司的高管都曾是高管。2023年初至2024年初,他们因...

一些苹果手表即将在美国被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两周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裁决,停止向美国进口部分苹果手表,这标志着医疗设备制造商Masimo在与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苹果进行了数年的专利战后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也是Masimo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