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劳动者的一份平等就业法治指南

ze11个月前健康905

【/h/]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们的工人节就要到了。

【/h/]平等就业权作为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是全社会的普遍愿望。

【/h/]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广场梳理了多部关于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法律法规和218件相关裁判文书,并进行提炼和总结,试图一窥我国平等就业权的法治之路和现状。

【/h/]从过去到现在,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是如何发展的?强调哪些群体的平等就业权利?劳动者如何追求平等就业?

【/h/]第一,平等就业,有什么规律可循?

【/h/]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是劳动者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它意味着所有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能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享有公正和适当的工作条件,不因国籍、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视。

【/h/]《世界人权宣言》、国际劳工组织《费城宣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都是平等就业权作为人权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中的渊源【1】。

【/h/]回顾立法历史,我国平等就业权的实体权利源于宪法,由社会法具体规定。

【/h/]《宪法》第33条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第42条阐明了公民的工作权利。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下,平等就业权应运而生。

【/h/]1994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为全面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依据。当然,平等就业的权利也包括在内。十年后,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对公平就业作了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和规定。

【/h/]平等就业的反面是就业歧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在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的定义,“歧视”一词包括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影响将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或待遇的平等【2】。

【/h/]我国劳动法列举了四种就业歧视的原因:国籍、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同时,在此基础上,《就业促进法》涵盖了“平等”一词,以表明该清单是无止境的,并扩大了歧视的范围。

【/h/]从立法角度来看,中国有许多保障平等就业权的法律规定。但面对动态的就业歧视,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对其进行系统规制,相关法律制度仍有待完善。

【/h/]二是从“普遍性”到“精准性”,特定群体获得关注。

【/h/]除了《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之外,我国社会管辖的其他具体部门法律也强调特定群体享有的平等就业权利。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在用人单位招用员工及其报酬时,不得歧视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要求“全面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h/]妇女、农村工人、残疾人、职业学校学生...对特定群体的权益保护往往源于典型的社会问题或特殊现象。例如,在疫情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坚决打击新冠肺炎退役军人就业歧视的紧急通知【3】。

【/h/]从普通劳动者到特定群体,平等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不断增强,其保护方式也逐渐多样化。除了直接强调不得歧视外,一些法律法规还要求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对特定群体的就业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规定,受到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h/]虽然保障平等就业权利的法律法规已经制定并不断完善,但现实中劳动者因各种因素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特定群体在就业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h/]2022年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报告指出,部分重点群体就业仍面临困难。“非法中介、假招聘等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年龄、性别、残疾等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女职工失业水平仍将居高不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任务依然艰巨”【4】。

【/h/]我们在维科先贤法律信息数据库中搜索“平等就业权”,从218份裁判文书中筛选出81份生效判决,并进行人工编码和分析。数据显示,在平等就业权遭到侵犯的许多情况下,42%的工人属于特定群体。

【/h/]在《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干预和规制下,就业歧视为何无法停止?原因可能在于法律规范与劳动关系实际运作之间的差异。

【/h/]中国的反歧视规范更多是针对直接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就用人单位直接、明显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和人格权【5】。

【/h/]但在现实中,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博弈远不止这么简单。与公然的歧视性规定相比,间接和隐蔽的歧视行为越来越普遍。

【/h/]因此,彻底根治就业歧视顽疾越来越难。

【/h/]第三,司法救济,困境与出路并存

【/h/]除了立法倡导,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h/]通过分析81份相关判决书,我们发现关于平等就业权的纠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雇员与委托人之间的纠纷,另一种是雇员与雇主之间的纠纷。

【/h/]前者的纠纷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劳动者给委托方一定数额的款项(数额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想借助委托方的力量寻求就业的“捷径”,但委托方未能如约完成,双方对委托款项的去向产生分歧。判决书认为,这种委托行为属于不正当的推荐就业方式,扰乱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秩序,侵犯了其他劳动者享有的平等就业权利。

【/h/]后一种纠纷较为常见,即双方就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就业歧视或侵犯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纠纷。

【/h/]数据显示,在平等就业纠纷中,劳动者起诉雇主的数量最多,约占60%,劳动者胜诉的比例超过一半。

【/h/]从申诉原因来看,除了员工与客户之间的矛盾外,最常见的原因是员工因先天性疾病、传染病或残疾而受到歧视(21%);其次,女性因怀孕而受到不公平待遇(15%)。

【/h/]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或多或少面临着被拒绝就业、降级降薪、解除劳动合同的困境。

【/h/]2018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增加民事案件案由的通知》【/h/]法〔2018〕344号明确指出,增加了“平等就业权纠纷”的四级案由。自2019年起,该案案由作为“一般人格权纠纷”三级案由的子案由正式纳入判决程序。

【/h/]然而,在实际的司法救济过程中,我们发现基于“平等就业权纠纷”的民事案件并不占大多数,在81份判决书中仅有13份(16%)。

【/h/]一方面,新案由代表着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的不断完善;但另一方面,该事由的立案数量少、占比低,意味着仍存在大量以劳动争议形式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案件,侵权法保护路径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还不够明显【6】。

【/h/]通过对判决书的分析,我们还注意到,许多案件因证据不足以证明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受到侵犯而被驳回。

【/h/]在民事诉讼中,我国一直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分配规则。然而,在具体的平等就业权纠纷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和证据收集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仍然难以维权。

【/h/]本案中,有学者认为应融合“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倾斜保护精神,将举证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由原告转移至被告。

【/h/]这样,劳动者起诉用人单位时,用人单位需要就事实反驳劳动者的主张。不能提供证据的,可以推定劳动者的事实主张成立【8】。然而,这一责任制度仍处于提案阶段,尚未实施。

【/h/]此外,有学者建议将平等就业权纳入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为受到歧视的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相关诉讼服务【9】,进一步完善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制度。

【/h/]权益保护不断完善,困境与出路并存。

【/h/]回顾平等就业的法治之路和具体实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彻底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立法、司法和执法都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h/]实现平等就业,仍需在法治轨道上前行。

【/h/](受访者宋玉森对本文亦有贡献)

【/h/]参考文献:

芸香属。平等就业权救济的困境与出路——以社会法修正私法为视角【J】。人权,2023年,(2):138-160。

【2】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关于坚决打击新冠肺炎康复人员就业歧视的紧急通知。2022

【/h/]【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报告。2022。

【/h/]【5】与【1】相同

【/h/]【6】曹维维。人口政策转型期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J】。法律,2022年,(6):175-192。

【/h/]【7】与【1】相同

【/h/]【8】中国法院网。《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制度》,2013年。

【/h/]【9】人民法院报。加强反就业歧视,提高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水平。49966。89669696666

相关文章

金价暴涨,会成为“美元帝国”的另一道裂缝吗?

【/h/]首先是黄金,历史性的突破【/h/]2024年3月1日,伦敦黄金突然突破了自2020年8月以来的长期震荡区间的上沿——没有发生任何地缘政治事件和金融危机。此前,黄金价格在多次下探这一位置后出现...

1分钟搞懂:超长期特别国债啥意思?

【/h/]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几年将发行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今年将率先发行1万亿元!【/h/]别急,今天就简单说一下。【/h/]国债又称国家债券,是国家基于其信用向公众发行的债务凭证。‍‍‍‍‍‍...

省级农信社改革再添一例:海南农商行成立,选择统一法人模式

【/h/]3月初,海南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会会议召开,标志着该行正式成立。这是继四川农商银行、广西农商银行之后,2024年开业的第三家省级农商银行。【/h/]新成立的海南农村商业银行继承了...

今年的退出之王来了:一单回报1000亿

【/h/]全球PE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近日发布了一项历史性交易。【/h/]【/h/]3月28日,美国家居巨头家得宝(Home Depot)宣布将以182.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第二大建材分销商SRS D...

让民营企业家当国企外部董事

【/h/]《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h/]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外部董事应当占董事会成员的过半数,并且应...

“我,破产经验丰富,VC投了”

【/h/]进入正题之前,先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来自硅谷银行(SVB)的一份研究报告,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克里斯·奥尔特扬的企业家。【/h/]去年的一天,克里斯·奥尔特扬接到了弗吉尼亚州警方的电话,警察叔叔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