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为婴儿买亿元保单,每年领300万?
【/h/]六一儿童节刚过,一笔1亿元的超大保费引起了保险圈的关注。
【/h/]近日,一个亿元保单的“喜讯”在社交平台刷屏。该保单名为“优爱终身年金保险”,是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人寿”)名下的一款产品。
【/h/]据某保险代理人朋友圈爆料,客户投保该产品一次性赔付1亿元,被保险人(受益人)为“0岁宝宝”。从Ta 5岁开始,他可以终身每年领取300万元的年金。除去300万元的年收入,1亿元的保费基本上可以作为财富传承返还给被保险人。
【/h/]6月5日,中邮人寿相关人士向时代财经记者证实,“优爱人寿年金险”是该公司的产品,该公司北京分公司近期确实销售了一亿元的保单。至于投保人的情况,该人士表示并不清楚。
【/h/]如果是针对个人的,这位来自北京的富豪会一次性支付所有保费。喜报下方小字显示,这款1亿元保单的缴费方式为一次性缴费(所有保费一次性缴纳),已过犹豫期。
【/h/]中邮人寿成立于2009年,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是中国最大的银行寿险公司。中邮人寿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2023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1098.66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成为第七家保费规模突破千亿的寿险公司。
【/h/]每年可以领取300万年金。
【/h/]“这款产品是一款快速返还型年金保险,最大的特点是第五年返还一定收益。该产品具有一定的理财功能,相当于大额存单的替代品。”一位名叫琳琳(化名)的保险经纪人告诉时代财经记者,这款产品的长期回报率达到了2.85%左右。
【/h/]根据琳琳提供的保费对应的保险金额计算表,如果上述保单的被保险人一次性支付1亿元,且被保险人确实为0岁,则从5岁起每年可领取300万元的年金,4岁时可领取1000万元的“关爱基金”。
【/h/]这份保险合同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根据“邮政人寿年金保险”的合同条款,如果保费一次性付清,将在保险责任满五周年时按首期保费的X10%的费率支付“关怀金”。根据上述条款,4岁的孩子获得1000万元的“关爱金”是真的。合同还显示,从第六个保单周年日开始,公司将在每个保单周年日按照合同约定的基本保险金额给付“生存年金”。但是,保险合同中并未注明基本保险金额的计算方法。
【/h/]“根据产品的现金价值,除了每年的收益(年金)外,缴纳的保费基本上可以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琳琳告诉时代财经记者,产品锁定期过后,保单的现金价值基本上大于支付的保费。
【/h/]这意味着,产品锁定期结束后,除了“关爱金”和每年300万元的年金外,这份1亿元的保单大概率可以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h/]时代财经指出,这项1亿元的政策还具有“贷款功能”。根据“邮政人寿年金保险”的合同条款,保单可以申请保单质押贷款,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借款时保单现金价值扣除其他债务后余额的80%。
【/h/]虽然巨额保单很少,但也不是不存在。
【/h/]今年2月29日,汇丰保险香港公司发行了一份2.5亿美元(约18亿元人民币)的寿险保单,打破了最高价值寿险保单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消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h/]当时,汇丰人寿香港和澳门首席执行官Edward Moncrev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签署人是一位来自亚洲的超高净值客户,拥有多个国籍。该保单为“汇隆环球人寿保险计划”,是一款具有财富保值和传承功能的人寿保险计划。
【/h/]或不具备避税功能。
【/h/]明亚保险经纪人李莉(化名)告诉时代财经记者,他遇到的一些富人购买大额年金保险主要是为了理财,主要是为了安全和稳定。
【/h/]“目前三年期大额存单的收益率可以达到3%左右,但从长期来看,存款的收益率在下降,银行的收益率很简单。相比之下,年金险可以锁定更长期的收益率,而且是复利,利息和本金一起产生的收益更可观。此外,年金保险基金具有特殊性,可以防止大量现金留在手中投资失败或挥霍,安全性更高。”李莉说。
【/h/]这一亿元的保单是为了避税还是为了避税?
【/h/]上海新谷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怀涛告诉时代财经记者,这种巨额商业年金保险基本不具备避税功能,寿险的债务隔离功能正在逐步受到限制。
【/h/]“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不同,商业年金保险没有扣税规定,但保险理赔是免税的。此外,保险一般不具备避税功能,除非有针对特殊保险的个别保单。”王怀涛说。
【/h/]他进一步表示,在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被执行人名下有人身保险的情况,司法实践中对人身保险能否强制执行存在不同意见。
【/h/]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人寿保险以人的健康和身体为基础,具有依赖性和排他性。法院强制执行会损害被保险人的生存权,不应强制执行。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寿保险尤其是现金价值较高的人寿保险具有财产属性,可以强制执行。
【/h/]王怀涛告诉时代财经记者,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法院持第二种观点。对于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年金保险,法院会征求被执行人的态度,被执行人协商后自愿投案。如果他不自首,他可以采取司法拘留对被执行人实施制裁。或者直接未经被执行人同意,法院会通知保险公司强制退保。在这种情况下,保险的债务隔离功能实际上受到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