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上海“新市民”,国寿寿险这样做!
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始终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快普惠金融方面的业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需求,扎实开展万能险项目和服务,用心用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推广万能险。
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新市民群体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具有人口多、抗风险能力弱、金融保险保障缺口大等特点。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为“新市民”提供多层次、广覆盖的保险服务。在产品供给创新方面,细分客户在保险保障缺口、产品类型偏好、保费支付意愿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精准供给普惠型保险产品。针对新市民集中的建筑行业,提供“建筑工程”系列13款保险产品,为建筑工地、指定生活小区等各种场景提供保险保障。为130多家建筑工程公司、230个工程项目、6万多名后勤员工提供意外伤残、意外死亡、意外医疗等保障。
聚焦特殊群体的保障需求,2023年,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与静安区残联、松江区残疾人就业促进指导中心、崇明区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对接,为近7万名残疾人特殊群体提供专属保险产品。专属伤残保险涵盖多种保障责任,包括意外伤害、意外医疗、重大疾病住院津贴、因病身故等。2023年,公司为上海500多万注册志愿者捐赠保险,不断满足“三新”人群的保险需求,入选2023年上海市“党建引领金融服务新就业新业态新市民群体”典型案例。
聚焦健康中国。
帮助建立多层次的安全体系。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全面参与承办大病保险,办理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力做好居保重疾理赔服务,在公司自有柜台和营业网点、医院、街镇事务中心和全市学校设立了120个重疾理赔受理点,实现了上海市所有行政区域的覆盖。2023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共支付1.5亿元,支付4.9万人次。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业务。2023年完成虹口区、杨浦区、奉贤区、青浦区、普陀区、静安区、宝山区等7个区的8个医保基金监管综合检查项目。公司先后中标上海市杨浦区、黄浦区计划生育渠道独生子女保险项目,续保虹口区独生子女保险项目和嘉定民生保险项目。
参与城市定制商业医疗保险“沪惠保”项目,继续服务民生保障,肩负央企责任。同时针对特定人群提供特定保障,积极推广“糖安宝”医疗保险,为糖尿病特殊人群提供超1.1亿保障。探索“保险+健康”,整合内外部优质健康服务资源,推进大健康平台,积极推进中国人寿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扶持小农户
国家现役战略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拉动就业创业的重要“主力军”,更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民生为己任,制定了“千亿企业”行动计划,多措并举,聚焦中小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打造精品,大力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重要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员工的“无忧”产品。2023年,“乐业县无忧”保险产品组合为沪上1200多家中小企业26000余人提供了保险保障,风险保障金额达77亿元,进一步助力中小企业员工人身风险保障和实体经济发展。
继续探索农业保险服务体系,践行国家振兴农村战略。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为上海市所有“第一书记”提供保险保障,与松江区泖港镇田黄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以“一老一少”为重点,对老年困难户进行慰问和关怀,提供健康检测服务,普及金融保险知识。为当地孩子开展“美育进乡村”文化教育课,振兴乡村教育。利用当地公司的网络资源开辟专属的农产品宣传销售区域,为当地经济民生办实事、做好事。研究找准乡村振兴业务发展的立足点,明确市场拓展方向,到2023年底为4万多名农村人口提供保险保障。
随着普惠金融国家战略十年的发展,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的普惠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延伸和拓展,面向更多不同领域的人群。公司将积极做好“五大文章”,在服务“大国”、打造典型案例方面争当好带头人、作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