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大佬“减资”韩寒旗下公司
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共同对韩寒影业公司——上海叮咚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叮咚”)进行减资。
6月17日中午,博纳影业(以下简称“博纳”)发布公告称,因上海汀东业务及战略发展需要,拟减少注册资本。双方签署了《关于上海叮咚影业有限公司的减资协议》,博纳将定向对上海叮咚进行减资。
根据协议,以2023年11月30日为减资基准日,上海汀东将向博纳支付共计7000万元(税前)作为减资。
博纳影业证券事务部在回复时代财经时表示,上海汀东减少注册资本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他们商业计划的改变。"公司类型可能要调整,导致注册资本可能要相应调整."
同期,阿里影业、上海听动其他投资方、上海景灿旭辉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景灿”)也在推进减资。
第一,配合内调
博纳与韩寒、上海听东渊源颇深。
2014年7月,韩寒首部电影《没有未来》上映,博纳是制片人之一。电影总票房最终达到6.28亿元,博纳招股书显示其从《没有未来》中获利近亿元。
次年,上海汀东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影发行、电影制作,法定代表人为韩寒。2017年1月26日,博纳与上海听东签署《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通过受让及增资的形式,以2.5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听东注册资本1710568.00元对应的股权,占上海听东11.25%的股权。双方先后合作制作了《乘风破浪》《飞天人生》等电影。博纳董事长于冬也是上海汀东的董事之一。
今年双方再次合作出品《飞马2》,总票房33.98亿元。公告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博纳与上海汀东的日常关联交易中,关联片投资金额为1592.5万元,关联片金额为731.27万元。
减资公告显示,本次拟减资交易将增加博纳现金流量7000万元,其中博纳减资5883.03万元,减资收益1116.97万元。
博纳告诉时代财经,减资对博纳影响不大。“一方面,我们和阿里影业等股东几乎同期减持了股份;另一方面,博纳和上海听东并不是并表公司。减资完成后,我们任命董事的权利和董事人数没有变化,我们在表决时的决策权没有受到影响。公司只是配合上海汀东完成自己的内部调整。”
但由于涉及多家公司,这笔交易的完成时间尚未确定。
第二,韩寒持股比例增加。
上海汀东的减资方案涉及到其他多家股东。
天眼查APP显示,今年1月以来,上海听东发生多起重大人事变动。其中,国脉文化创始人路金波为上海汀东新任董事,母亲孙妮退出股东。
果麦文化与韩寒有着密切的关系。路金波挖掘了韩寒,为他出版了很多小说。果麦文化也参演了韩寒导演的多部电影,如《后会有期》、《四海一家》。2021年国脉文化上市时,韩寒母亲周直接持有2446351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4.53%。
今年4月,国脉文化发布公告称,与上海听动签署电影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制作动画电影《三国群星空,其中国脉文化拟投资4000万元,上海听动拟投资1000万元。
而此次谈判中的减资也出现了变化。其中,博纳持有的上海廷东注册资本比例由11.25%降至9.40%;阿里影业持股比例从13.13%降至8.98%;韩寒和路金波的持股比例分别从51.56%和5.93%增至56.33%和6.48%。韩寒也是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其实除了电影相关的活动,韩寒这几年公开露面并不多。尝试餐饮业失败后,他的大众业务版图主要集中在电影业务上。
江苏魏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菲告诉时代财经记者,目前,减资是一个热词。因为去年年底,公司法修改通过,新公司法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一些之前注册的公司因为认缴资本大,时间长,在新《公司法》规定了注册认缴资本的期限后,会考虑减资。
另外,一般情况下,公司可能会因为以下原因减少资本:一是减少未缴部分的出资义务;二是公司实际发展需求已经过度,对股东的出资已经减少;第三,亏了钱的,会因为经营风险,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减少资本;第四,有退股意向的股东,在与其他股东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不买卖股份,直接减资退股。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上海汀东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0.63亿元,负债总额为3.08亿元。2023年全年及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公司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9亿元和5435.9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9513.53万元和1013.16万元。
据《田玉娥》报道,韩寒目前在14家公司工作。有10家公司作为股东,其中2家已经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