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级央行周”:瑞士降息,英国按兵不动
英国会是这一轮全球“降息潮”的下一站吗?在6月20日之前,这是笼罩全球市场的一大悬念。
2024年以来,全球各经济体增长和通胀的步伐不一,各国货币政策出现分化。6月17日至21日这一周,澳大利亚、挪威、瑞士、英国等国央行召开议息会议,成为备受关注的“超级央行周”。
澳洲美联储央行(RBA)6月18日宣布维持现金利率目标4.35%不变。北京时间6月20日15: 30左右,瑞士央行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为今年连续第二次降息。北京时间6月20日16: 00,挪威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暗示不会进一步降息;北京时间6月20日19: 00,英国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5.25%不变。
跌不跌
在澳洲联储和挪威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后,6月20日,瑞士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为今年连续第二次降息。
今年3月,瑞士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1.75%下调至1.5%,出乎市场意料。这是瑞士央行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此前该行逐步将利率升至1.75%的10年高点。
瑞士央行6月20日表示,与上一季度相比,瑞士潜在的通胀压力再次下降。随着瑞士央行降低政策利率,瑞士央行可以保持适当的货币环境,并将继续密切关注通胀的发展,在必要时调整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胀在中期内保持在与物价一致的范围内。
与其他国家相比,瑞士的通货膨胀率较低。在宣布降息的同时,瑞士央行也宣布降低通胀预期。在假设政策利率为1.25%的情况下,瑞士央行预测2024年平均通胀率为1.3%,2025年为1.1%,2026年为1%。
瑞士央行第二次降息后,有市场观点认为,此举显示了欧洲决策者和美联储决策者之间的分歧。因此,英国央行的行动更受市场关注。
6月,欧洲央行开始降息,而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英国会追随欧洲央行还是美联储?
6月19日,议息会议前一天,英国发布了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英国通胀率为2.0%,为近三年来首次,降至英国央行设定的2.0%目标,低于4月份的2.3%。
6月20日,英国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5.25%不变。货币政策委员会以7比2的多数投票决定将银行利率维持在5.25%。两位成员倾向于将银行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
关于通胀率,英国央行表示,12个月通胀率从3月份的3.2%降至5月份的2.0%,接近5月份货币政策报告中的预测。短期通胀预期也继续保持温和,尤其是对家庭而言。由于去年cardinal utility的能源价格,预计今年下半年通货膨胀率将略有上升。
英国央行表示,不降息的决定是“微妙平衡”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仍准备根据经济数据调整货币政策,以可持续地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因此,英国央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持续的通胀压力和整个经济的韧性迹象,包括针对劳动力市场状况、工资增长和服务价格通胀的一系列潜在紧缩措施。
多家机构分析,英国可能在8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开始降息。
差异化或核心主题
今年3月,瑞士央行意外宣布降息25个基点,拉开了欧美央行本轮降息的序幕。特别是6月份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步伐加快。
6月5日,加拿大央行率先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75%,成为本轮全球货币周期中首个降息的G7国家。
6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自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将分别降至4.25%、4.5%和3.75%。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抢先”美联储一步。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分析,在欧元区,尽管货币政策紧缩,全球经济疲软,地缘政治造成诸多经济不利因素,但经济势头持续向好。欧元区的劳动力市场似乎已经放缓,但随着通货膨胀的显著下降趋势,实际工资增长有所改善。随着通胀接近央行的目标水平,欧洲央行在6月份的会议上首次开始降息。欧洲央行未来可能会进一步降息,但速度尚不确定。这些行动将有助于支持未来的经济增长。整体而言,欧洲的增长前景最近呈现出温和的上升趋势,经济增长应该会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逐步回到趋势水平。
相比之下,美联储仍然“搁置”。6月,美联储官员大幅降低了对今年降息次数的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尔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比今年早些时候更乐观,仍需要更多正面数据来增强信心。
早在英国央行宣布议息决定的前两天,克里斯蒂娜·胡珀(Kristina Hooper)就表示,英国的表现应该和欧元区差不多,只是时间线可能会延迟,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那么宽松。最近,经济活动有所改善,前瞻性指标都有所增加,反映出经济温和复苏。不过,鉴于相关经济活动仍然低迷,预计英国央行将在年底前至少降息一次,但高通胀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因素,这可能会限制政策的进一步放松。
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是什么?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回落,但仍有粘性。一些央行,如欧洲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一些央行仍在观察,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会降息,但仍维持高利率和限制性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的情况不同。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资金支持。
关于全球央行在开始降息时如何权衡各种风险,Kristina Hooper表示,目前市场呈现出相对乐观的宏观情景。随着市场对利率前景变化的反应,包括过程中任何有利或不利的数据,预计短期内市场将出现波动。
Kristina Hooper表示,在现阶段,降息的时机比降息的确切次数更重要,尤其是在市场情绪非常波动的时候。此外,还有一个重大风险是,市场可能过于乐观,潜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反映。鉴于未来不同经济体可能经历不同的增长,通胀的步伐可能不同,分化可能成为2024年剩余时间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