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级央行周”:瑞士降息,英国按兵不动

ze10个月前健康797

英国会是这一轮全球“降息潮”的下一站吗?在6月20日之前,这是笼罩全球市场的一大悬念。

2024年以来,全球各经济体增长和通胀的步伐不一,各国货币政策出现分化。6月17日至21日这一周,澳大利亚、挪威、瑞士、英国等国央行召开议息会议,成为备受关注的“超级央行周”。

澳洲美联储央行(RBA)6月18日宣布维持现金利率目标4.35%不变。北京时间6月20日15: 30左右,瑞士央行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为今年连续第二次降息。北京时间6月20日16: 00,挪威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暗示不会进一步降息;北京时间6月20日19: 00,英国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5.25%不变。

跌不跌

在澳洲联储和挪威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后,6月20日,瑞士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为今年连续第二次降息。

今年3月,瑞士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1.75%下调至1.5%,出乎市场意料。这是瑞士央行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此前该行逐步将利率升至1.75%的10年高点。

瑞士央行6月20日表示,与上一季度相比,瑞士潜在的通胀压力再次下降。随着瑞士央行降低政策利率,瑞士央行可以保持适当的货币环境,并将继续密切关注通胀的发展,在必要时调整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胀在中期内保持在与物价一致的范围内。

与其他国家相比,瑞士的通货膨胀率较低。在宣布降息的同时,瑞士央行也宣布降低通胀预期。在假设政策利率为1.25%的情况下,瑞士央行预测2024年平均通胀率为1.3%,2025年为1.1%,2026年为1%。

瑞士央行第二次降息后,有市场观点认为,此举显示了欧洲决策者和美联储决策者之间的分歧。因此,英国央行的行动更受市场关注。

6月,欧洲央行开始降息,而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英国会追随欧洲央行还是美联储?

6月19日,议息会议前一天,英国发布了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英国通胀率为2.0%,为近三年来首次,降至英国央行设定的2.0%目标,低于4月份的2.3%。

6月20日,英国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5.25%不变。货币政策委员会以7比2的多数投票决定将银行利率维持在5.25%。两位成员倾向于将银行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

关于通胀率,英国央行表示,12个月通胀率从3月份的3.2%降至5月份的2.0%,接近5月份货币政策报告中的预测。短期通胀预期也继续保持温和,尤其是对家庭而言。由于去年cardinal utility的能源价格,预计今年下半年通货膨胀率将略有上升。

英国央行表示,不降息的决定是“微妙平衡”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仍准备根据经济数据调整货币政策,以可持续地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因此,英国央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持续的通胀压力和整个经济的韧性迹象,包括针对劳动力市场状况、工资增长和服务价格通胀的一系列潜在紧缩措施。

多家机构分析,英国可能在8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开始降息。

差异化或核心主题

今年3月,瑞士央行意外宣布降息25个基点,拉开了欧美央行本轮降息的序幕。特别是6月份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步伐加快。

6月5日,加拿大央行率先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75%,成为本轮全球货币周期中首个降息的G7国家。

6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自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将分别降至4.25%、4.5%和3.75%。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抢先”美联储一步。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分析,在欧元区,尽管货币政策紧缩,全球经济疲软,地缘政治造成诸多经济不利因素,但经济势头持续向好。欧元区的劳动力市场似乎已经放缓,但随着通货膨胀的显著下降趋势,实际工资增长有所改善。随着通胀接近央行的目标水平,欧洲央行在6月份的会议上首次开始降息。欧洲央行未来可能会进一步降息,但速度尚不确定。这些行动将有助于支持未来的经济增长。整体而言,欧洲的增长前景最近呈现出温和的上升趋势,经济增长应该会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逐步回到趋势水平。

相比之下,美联储仍然“搁置”。6月,美联储官员大幅降低了对今年降息次数的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尔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比今年早些时候更乐观,仍需要更多正面数据来增强信心。

早在英国央行宣布议息决定的前两天,克里斯蒂娜·胡珀(Kristina Hooper)就表示,英国的表现应该和欧元区差不多,只是时间线可能会延迟,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那么宽松。最近,经济活动有所改善,前瞻性指标都有所增加,反映出经济温和复苏。不过,鉴于相关经济活动仍然低迷,预计英国央行将在年底前至少降息一次,但高通胀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因素,这可能会限制政策的进一步放松。

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是什么?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回落,但仍有粘性。一些央行,如欧洲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一些央行仍在观察,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会降息,但仍维持高利率和限制性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的情况不同。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资金支持。

关于全球央行在开始降息时如何权衡各种风险,Kristina Hooper表示,目前市场呈现出相对乐观的宏观情景。随着市场对利率前景变化的反应,包括过程中任何有利或不利的数据,预计短期内市场将出现波动。

Kristina Hooper表示,在现阶段,降息的时机比降息的确切次数更重要,尤其是在市场情绪非常波动的时候。此外,还有一个重大风险是,市场可能过于乐观,潜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反映。鉴于未来不同经济体可能经历不同的增长,通胀的步伐可能不同,分化可能成为2024年剩余时间的核心主题。

相关文章

谁杀死了新消费品牌?

【/h/]前两天,一篇文章说,舆论杀死了钟。【/h/]钟这几年的怨气真的很大,雪糕刺客的价格怨气,雪糕不能烧的食品安全怨气,公开讨薪的员工的欠薪问题【/h/]然而,新消费并非死于舆论,而是死于一个超级...

传奇落幕,“量化投资之父”西蒙斯去世

【/h/]当地时间周五(5月10日),西蒙斯基金会在官网宣布,该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数学家和投资人詹姆斯·西蒙斯在纽约去世,享年86岁。【/h/]在投资领域,西蒙斯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复兴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科创板最新区域版图:江苏超过广东,苏州赢了深圳?

从2018年11月5日宣布成立科技创新板,到注册制改革试点,已经过去了5年多。截至2023年11月6日,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562家,IPO资金总额近9000亿元,总市值超过6万亿元。2022年营业收...

黄益平:产能过剩的根源是宏观经济失衡

【/h/]自去年年底以来,产能过剩一词频繁出现在官方声音中。【/h/]2023年底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产能过剩问题。2023年12月,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详解经济工作会...

Q1财报复盘:互联网广告增长中的“5个信号”

好消息来了。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财报季中,“深响”统计了主要的19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其中有15家的广告收入增速都在两位数及以上水平:拼多多的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涨势依然迅猛;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速达...

全球市场大逆转:只是一场巧合造就的“短暂狂欢”?

上周,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结束的预期下,美股和债券迎来双升。 而许多分析师警告称,目前的美股反弹更像是没有基本面支撑的熊市反弹,而美国国债供应过剩和财政框架的不可持续性可能会继续引发市场抛售美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