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合同已陆续寄出!这些建元信托投资者受益权转让相关权益未受影响
界面新闻记者|张晓云
6月17日,界面新闻从投资者处获悉,建元信托已陆续送来第二份投资者受益权转让合同,已延迟一个多月。
多位投资者向界面新闻证实,建元信托理财经理6月14日通知其,上海卫安方面已于当天完成处理,会尽快安排快递。签约日期为4月30日,与前期签约的客户完全一致。
一位投资人向界面新闻证实,他在6月15日收到了快递受益权转让的纸质合同,合同签订时间为4月30日。
这就意味着,假设这些投资人选择的是远期赔付方案,第一批赔付应该在签约三个月后的7月30日支付,相关权益不受影响。
在此之前,6月13日,界面新闻独家报道,建元信托投资人已超过一个月未收到第二笔受益权转让合同。(详见《【独家】第二笔受益权转让合同为何迟迟未能签订?建元信托投资人表示,距离原定签约时间已过去一个多月”)
4月,上海卫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卫安)面向建元信托(原安信信托)投资者推出第二批受益权转让要约,主要面向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28日期间未签约的自然人投资者。根据之前的转让方案,沟通时间为4月10日至4月22日,正式签约时间为4月23日至4月29日,签约生效。
【/h/]根据建元信托的规定和要求,投资人在4月30日前签订合同,当时约定后续建元信托在上海卫安完成盖章后将合同快递给投资人。但截至6月13日,部分已完成按规定提交全部材料的投资者仍未收到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
接近建元信托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主要是卡在了上海卫安的打印程序上。两个转让方案都是由建元信托代表上海卫安直接与投资者接触沟通。这是第二次发起受益权转让。前期已经封了一批合同,目前这些投资人已经收到合同。但由于部分投资人信息有些不全,需要补齐材料,时间被耽误了,还有一部分投资人的权益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确定。他们打算在这些投资者解决后将它们密封在一起,所以他们没有发送合同。建元信托也在积极与上海卫安沟通。
【/h/]据界面消息,投资人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才能签署转让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有些投资人前期资料不全,或者有些投资人说人在国外操作不方便,回国后需要补齐材料。但受访的多位投资者表示,早已完成材料,一个多月后仍未收到合同,担心权益受损。假设选择远期支付方案,第一批赔偿金应在合同签订后3个月支付。
据界面消息,部分投资人的权益需要通过法律程序确定,也就是说投资人本人死亡,其子女需要通过法律手段继承这部分信托收益权。法律程序包括法院判决或公证处公证。
一位接近建元信托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建元信托原本想在这些投资人全部完成后,提出一个印刷流程。界面新闻报道发出后,建元信托和上海卫安已经积极处理,将分批处理这些尚未提交全部材料的投资者和前期已经完成材料的投资者。
此外,界面新闻于6月6日向建元信托发送了采访问题,但截至记者发稿,建元信托并未回复此事。
上海卫安于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28日向安信信托投资人发起第一次信托受益权转让要约。
当时提供的方案是,自然人投资者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按本金规模分为四档,按固定比例累进计算报价,分别为1000万元(含)及以上、600万元(含)-1000万元(不含)、300万元(含)-600万元(不含)、300万元。转让受益权近5年累计赎回收益超过150万元(含)的,从报价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赎回收益。
针对首次未签约的自然人投资者,建元信托4月推出信托受益权转让第二方案,报价较第一方案略有下调。
相关方案为:一次性信托受益权转让给上海伟安公司。支付比例为:300万元以下,目前79%,未来89%;300万元(含)-600万元(不含),现货69%,远期84%;600万元(含)-1000万元(不含),现货59%,远期79%;1000万元(含)及以上,即期49%,远期74%。
自2019年风险发生后,安信信托迎来2020年监管,筹划重大事项化解风险。目前已重组更名为建元信托。到2023年底,公司在连续5年亏损后终于扭亏为盈。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建元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71.52%;归母净利润4247.95万元,扭亏为盈。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建元信托总资产222.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0.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2%和8,4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