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超市龙头永辉,遭京东计划减持
年内,永辉超市第二次被JD.COM减持。
6月14日晚,永辉超市(601933。SH)宣布减持股东股份。持股8.11%的股东JD.COM世贸中心因自身资金需要,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81,500,739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2%。
距离永辉上一次披露京东才三个月。COM的缩减计划。
2015年,JD.COM向永辉投资逾40亿元,随后增持股份。然而,自2021年以来,尚超行业一直处于冷淡状态,尚超老牌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永辉也不例外,三年亏损超80亿。对JD.COM来说,它自己的零售战略也在调整。
为了扭转亏损,永辉在门店端做了各种尝试,引入了河南知名零售企业庞东来的团队对门店进行调整改造。时代财经向永辉询问京东的影响。COM的减少和商店调整的改善,尚未收到回应。
不过,虽然BBK、永辉、钟白集团等都在向庞东学习,老牌传统超市走出业绩困局似乎为时过早。
1。或者亏本减持。
今年3月20日,永辉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称,JD.COM控股子公司宿迁韩邦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占总股本不超过1%。这也是JD.COM 9年来首次减持永辉股份。截至目前,减持行动基本完成,减持股份比例约为0.96%。
2015年新零售概念火热,互联网巨头抢滩线下零售。阿里推出盒马,战略投资苏宁。几乎与此同时,JD.COM和永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加强联盟合作,共同探索线上线下合作模式和O2O业务发展,加强仓储物流合作。
2015年8月13日,JD.COM与永辉加强绑定。JD.COM邦能和江苏洲泉分别拟以9元/股的价格认购永辉超市5%的股份。但直到次年8月,博能和江苏周才以4.425元/股的定增价格正式认购永辉股份4.785亿股,占总股本的10%,认购总额约为42.35亿元。
随后几年,永辉业绩持续向好。2018年至2019年,其营收同比增长20.35%和20.36%;2020年,永辉营收突破90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76%。2018年初,永辉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JD.COM邦能和江苏洲友也继续增持,持股比例分别增至8.11%和5.27%,约占永辉总股本的13.38%。2022年,两家公司将其股份转让给JD.COM世界贸易中心和宿迁韩邦。其中,博能、江苏由刘直接持有,受让方世贸中心、宿迁由集团实际控制。
然而从2021年开始,永辉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3年才扭亏。截至6月14日收盘,永辉收于每股2.80元,总市值约250亿元。此时的减持与JD.COM入市时的账面价值相比已经下降了不少。
第二,传统超市陷入困境
除了缩减,永辉内部也在变化。去年8月,京东的新闻。COM收购永辉的消息传出,随后JD.COM出面辟谣。
不过,年初以来,永辉经历了多次人事变动,涉及董事会秘书、监事长、财务总监等职位,另有三位副总裁离职,其中彭华生和吴是公司元老级人物。
过去几年,永辉尝试了很多业态,但大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17年,永辉推出标准盒马“超级物种”。截至2018年底,超级物种数量已达73个,但其永辉云创业务板块亏损9.45亿元。永辉同年剥离云创业务。
2018年,永辉开始试水mini业态,次年开了573家mini店,但到了2021年底,mini店只有70多家,2023年财报中也不再提及该业态。2021年以来,永辉业绩呈下滑趋势,三年亏损超80亿元。
在今年5月30日的永辉超市动员会上,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表示,永辉做错了,只知道把企业做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投资人和企业的价值,所以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话也暴露了整个超市行业的通病——盲目扩张。
所有亏损的尚超企业都经历过这个阶段。BBK成立于1995年,到2002年已经达到27家门店,鼎盛时期超过300家。目前门店处于关闭、调整、重新开业过程中。大润发的母公司高辛零售于2011年正式登陆港交所。截至2011年6月30日,内地共有198家门店。到2014年,门店数量达到372家,最高超过490家。今年年初,一度传言要关闭。
今年6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23年中国连锁百强榜,行业洗牌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零售折扣业态非常热闹(由零食和赵一鸣组成),位列榜单第30位;胖东来以13家门店107亿元的销售额位列榜单第46位,首次上榜。会员制店品牌Costco以5家店55亿元排在第72位,与上一年30亿元(共2家店)的销售额相比增长了83%。
然而,传统超市面临着更大的增长压力。榜单上,永辉、康城投资(大润发)、吴梅、华润万家、联华超市、家家悦、钟白集团、人人乐销售额均同比下滑。其中,永辉销售额同比下降12.7%;康城投资下跌13.8%;人人音乐下跌28.9%。
互联网厂商与传统零售的抽离越来越明显。除了JD。COM减持永辉,2024年阿里旗下的银泰、高辛零售、盒马被出售的消息传出。今年3月,盒马创始人侯毅退休,高辛零售CEO林小海卸任,阿里线下零售业务持续动荡。
业绩下滑,进退两难,其他零售业态一路高歌,传统超市急需“救命稻草”。
第三,是尚超的“遮羞布”吗?
过去,传统门店作为线下黄金渠道,躺在高额的入场费、货架费、条码费上,可谓省心。然而,随着线上渠道的兴起和会员制商店、折扣店等新业态的冲击,零售业格局发生了变化。业绩和客流的逐渐下滑,将其推向了变革之路。
连续三年亏损的BBK、永辉、钟白集团都选择向庞东取经,引发资本市场反应,一度成为“庞东概念股”。
今年4月,BBK成为第一家从胖东引进团队的上市超市。装修第一天,其长沙梅溪湖店的销售额为21万元,而日均销售额为15万元,5月1日假期第一天,日销售额为240万元。*圣高部(002251。SZ)也收获了多个涨停板。
5月7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参观永辉超市,带动永辉股价次日飙升,一度触及涨停。改革正式启动前后,永辉股价连续三天上涨,累计涨幅超过20%。
钟白集团也派出团队向股东永辉取经。6月13日,钟白集团发布公告称,于东来在端午节期间到访公司,对门店布局调整、自有品牌建设、现场商品陈列、现场运营维护、团队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胖东来将全面开放其目录,与钟白集团共享供应链信息,并在商品开发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当天,钟白集团的股价一度触及涨停。
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分析时代财经。三家公司靠自己的能力很难快速走出困境。按照中国现有的模式,尚超企业很难模仿Costco和Sam的模式,因为供应链改革的成本太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结果可能达不到预期。
胖东来模仿难度较小。一方面,胖东来有自己的流量属性;其次,有自己的供应链,供应链的市场号召力强,自有品牌包括精酿啤酒、月饼等网络名人产品。
然而,虽然胖东来可以凭借13家门店(包括百货)实现100亿的销售额,但真的能帮助传统超市走出困境吗?
王国平表示,来自胖东来的调整对门店业绩有积极影响,调整后门店销售业绩会有明显提升,但超出预期太多不现实。“以BBK梅溪湖店为例。作为湖南第一家销售胖东来产品的超市,除了本地居民,周边地级市的消费者也会慕名而来,所以销售额大幅增长,但这种情况会在更多门店进入改革后逐渐消失。”
此外,他强调目前正在调整改革的门店,对供应商的货款没有拖欠,供应商也会全力支持,所以才能做出成绩。但其他店铺要想获得供应商的支持,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和信用背书。当企业可以兑现他们的商品并结算时,供应链就会跟上。
据悉,肥东的改革一般分为三个方面:扭转老板思维;改革团队,通过提高员工工资给团队注入活力;通过更新设备、装修和动线,改造了店铺,引入了来自Fat East的供应链。
在王国平看来,尚超的业绩亏损不仅仅是产品问题造成的,还需要对供应链之外的其他环节进行改革,才能继续提升销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老板需要转变经营理念。
在BBK的动员会上,于东来也提到,(帮店)至少半年不会亏损,下半年可能会盈利,至少要三年才能成熟。然而,对于连续几年亏损的尚超企业来说,三年内无疑存在诸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