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四季度权益投资信心回升 有保险资管公司称“近期有加仓计划”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投资信心指数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保险机构股权投资信心指数迎来回升。
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保险机构认为,目前,权益市场中期利好信号已经显现,估值修复可期。从股债性价比来看,权益市场已经进入长期配置价值区间。一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甚至承认“近期有加仓计划”。
权益投资信心指数回升
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投资信心指数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首创,是反映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投资信心的领先指标。调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保险机构股权投资信心指数从2023年第三季度的56.67上升至第四季度的57.72,两个季度的信心指数均超过中位数(50)。
回应调查,多位受访保险机构认为,当前权益市场投资价值较高。其中,生命资产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经济基本面、市场表现和估值、流动性环境和政策等多维度来看,当前权益市场的投资价值较高。
昆仑健康保险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股票和债券的性价比来看,权益市场已经进入长期配置价值区间。”
中国太保集团首席投资官兼总经理助理苏刚在中国太保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用“有机可乘”这个词来评价当前的权益市场。他表示,虽然目前的股票市场面临巨大的波动,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长期投资者有更多的机会。
从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的角度,生命资产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权益类资产具有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首先,权益类资产有较高的收益预期。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干扰,但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权益类资产的长期趋势是上升的;而且权益类资产的长期回报通常可以超越其他类型的资产。其次,权益类资产可以分散风险。通过投资不同类型的行业和公司,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可以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增强稳健性。一般来说,权益类资产具有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作为保险机构,在综合考虑收益和稳定性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应该是研究和配置的重点。
看好能源、医药、计算能力等板块
关于具体的板块配置策略,不少保险机构选择低估值、高分红等稳健品种策略,在综合考虑收益和稳健的背景下,规划合理配置资产。
例如,苏刚在中国太保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实际配置上,公司一方面在增加国债的配置比例,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增加波动可控、高股息率的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新华人寿投资部相关负责人在新华人寿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权益方面,公司配置较去年底有所增加,其中a股和港股配置略有增加。在具体的股权配置方向上,包括国家战略发展行业在内的高分红策略是股权配置的主要方向。今年公司在高分红策略下也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投资回报和投资业绩。
生命资产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市场环境、估值水平等因素,近期有增仓计划。主要有看好的方向:一是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保险、煤炭、石油等板块。二是产业政策支持的人工智能,主要包括计算能力、光模块、有实质性突破的工业模型、智能驾驶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第三,调整时间长,估值相对合理的创新生物药。
中国平安管理层在三季度业绩简报中也提到,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又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带来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有望延续,TMT(科技、媒体和通信)、汽车、医药、能源等板块都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