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预期防风险 财政政策加力增效并举

ze1年前默认334

2024年,国债和地方债蓄势待发。近日,10余地公布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其中山东、陕西、重庆等地都计划于1月开始发行新的专项债券;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国债发行时间表,2024年第一期国债发行定于1月10日。

“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大力度、提质增效”,这是党为2024年财政政策定下的总基调,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专家认为,2024年,既要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又要花同样的钱取得更大的成效,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同,增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专家预计,新增专项债务规模将维持高位,减税降费政策将更加优化,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我们将继续从债务重组、延期降息、平台转型等方面推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适当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国债早发行早使用是财政政策的直观展示。为巩固和加强经济复苏,2024年将适度强化财政政策。对此,党已明确基调,社会有强烈期待。然而,“适度加力”将如何体现?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日前表示,加强财力统筹,综合运用专项债务、国债等多种政策工具,适当扩大财政支出规模。除财政收入外,2024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政府预算中调入部分资金,保证财政支出总规模增长,更好地发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

在政府投资方面,他表示,在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原则下,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支持地方政府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努力提高投资效率。

专家预计,2024年,我们将保持适当的财政支出强度,继续释放积极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通过合理确定赤字率水平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2024年财政支出将保持必要的强度,财政支出总规模将有所增加,以保证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处于适度水平,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托底作用。

中国程心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妍建议,2024年赤字分配应进一步向* *倾斜,同时将新增专项债务额度维持在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适度的努力和提质增效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努力优化支出结构,更有效地花同样的钱。"要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闫妍说。

“中国的财政政策还是空。关键是用好政策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政保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实施财政政策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用好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和* *预算内投资,支持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于“提质增效”,蓝佛安表示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执行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加强政策协同。

税费优惠政策将继续优化调整。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相关部门延续、优化和完善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帮助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稳定预期。

2024年,税费优惠政策将继续优化调整。蓝佛安介绍,将统筹宏观调控、财政可持续和优化税制的需要,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月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2023年对现有减税降费政策进行优化,稳定了市场预期。2024年将落实和优化现有减税降费政策,更加注重结构性减税。

“2024年的税费优惠政策将努力提高准确性和针对性。”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预计,在供给侧,将继续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创新、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实施结构性减税,从而稳定企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在需求端,将加快税制改革,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增加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更好地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备受关注。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阁表示,在完善地方税体系方面,要培育地方税源,扩大地方财力,合理配置地方税权,理顺税费关系,逐步建立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推进消费税改革,稳步推进落后的消费税征收。在完善直接税制度方面,要重点完善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研究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增强财务可持续性

稳增长过程中,增强财务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一定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3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扎实推进。最近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严格执行既定的债务转换措施,加大化解现有隐性债务的力度,坚决防止新的隐性债务,完善债务转换的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力认为,未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应建立更加长期、系统的机制,适应地方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化解现有债务。可以通过发行专项再贷款债券、新一轮债券置换、直接转移支付、直接债务减记等方式支持地方政府转债。

“2024年专项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王庆预计,监管层将引导商业银行对现有平台的经营性债务进行大规模重组,核心是延长期限和降息,以彻底削弱地方债务风险对金融稳定和经济运行的潜在影响。

罗志恒认为,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债转重点是推动城投平台转型,通过体制机制的联动改革遏制隐性债务的土壤。

相关文章

新“国九条”出台后多家券商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监管“长牙带刺”促券商归位尽责

【/h/]自《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发布以来,监管部门进一步收紧了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截至目前,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东吴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长江养老:长期主义显成效,攻守兼备做好年金管理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年金是典型的长期资金,其投资期限长、安全性和收益稳定性要求高,对于年金投资管理人而言,如何投的长、稳得住、跑得赢是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太保旗下长江养老坚持“绝对收...

13家上市银行“瞄准”中期分红 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至少有13家银行响应新“国九条”要求透露了中期分红意向。分红频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增强投资信心。【/h/]业内受访人士表示,分红频率的提高大概率不会影响年度分红比例...

上市险企一季度收益率表现分化

随着A股上市险企一季报披露完毕,行业业绩“全景图”逐渐显现。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微增1.4%,同时随着利率上行与权益市场波动,险企投资收益率表现分化。一季报显示,A股市场...

平安产险江西分公司:“惠民保”理赔点亮乡村保障之路

  近日,平安产险会昌支公司深入乡村开展“惠民保”宣传活动,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切实的保障和关怀。   “惠民保”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保障举措,旨在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保障...

一起跑 向美好 来中行手机银行共赴北京半程马拉松的春日之约

一起跑 向美好 来中行手机银行共赴北京半程马拉松的春日之约

  燕舞春潮,相约起跑。近日,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与赛事组委会签约,正式成为本届北京半程马拉松官方冠名商,为赛事提供全方位助力。从群众赛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