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车企2023年榜:“涨声”一片,哪吒成“最惨”

ze1年前健康214

2024年,各新造车企业公布了2023年12月以及2023年全年的销量数据。在“内卷化”下,新造车企业的竞争格局再次被重塑。经济观察报统计的14家企业中,年销量增长较多,下降较少。从增速来看,销量基数较高的车企增速放缓,销量基数较低的车企增速较快。

从绝对销量数字来看,2023年,新造车企业销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三梯队”:广汽爱安、理想、蔚来、零跑、小鹏位列销量前五,销量均超过14万辆。深蓝、腾势、哪吒、氪、AITO销量在9-13万辆之间。蓝兔、智极、奥伊塔、极狐在5万辆以内(含)。

增速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实现36.5%的同比增速。如果以此为标准,14家车企中有6家表现好于行业平均增速;四家车企业绩不及行业平均增速;另有4家车企由于2022年不是其完整的销售年,缺乏同期数据对比。

具体来看,2022年基数较高的汽车企业,如蔚来、、零跑等,2023年仍保持一定增长,而广汽爱安、李仍实现高速增长。此外,腾势汽车、蓝兔汽车和氪汽车也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率。2023年表现良好的新造车企业还包括深蓝汽车和AITO文杰。之前不温不火的品牌奥伊塔、智极、极狐,在年底出现了“爬尾行情”。在所有车企中,哪吒汽车的表现是最让人惊喜的。2022年一举成为新车企销量冠军,2023年却成为“唯一下滑”的车企。

另外,在几个没有发布年销量的品牌中,smart和高和2023年销量走势一般,呈现高开低走的局面;樊菲汽车、创维汽车和和创汽车的销量仍处于市场的“边缘地带”。

1。阿亚恩,理想销量高,腾势增速最快。

2023年,广汽集团旗下爱安汽车年销量突破48万辆,李达到37.6万辆,远超其他汽车新品牌。从增速来看,爱安汽车和李的年销量增速分别为77%和182%,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全年销售目标完成率来看,虽然爱安汽车未能实现年初制定的50万辆目标,但96%的完成率在全行业中名列前茅。李超额完成30万辆的销售目标,完成率125.3%。

在新的汽车品牌中,爱安汽车的定位与李不同。2023年,AionS和AionY仍然是爱安汽车的两大销售主力,分别在10 ~ 20万元的新能源车市场和SUV市场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李凭借L7、L8、L9三款SUV车型,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市场向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对于2024年,李首席执行官李想宣布,他将挑战80万年销售额和10万个月销售额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李首款纯电动汽车MEGA将上市。此前,李自带动力自行增程,能否延续在纯电市场增程的成功备受市场关注。

腾势汽车是14个品牌中销量增速最高的汽车企业。2023年,腾势汽车年销量12.78万辆,增长率1204%。但需要注意的是,腾势汽车2022年的销售基数不到1万辆,基数小是其高增长率的主要原因。

腾势汽车由戴姆勒奔驰和比亚迪于2010年合资成立,双方股权相等。根据双方协议,比亚迪将为腾势品牌提供三项电动技术,戴姆勒负责整车生产制造。从2014年首款车型上市到2022年,腾势汽车一直处于销量低谷,市场上几乎没有声音。

2021年底,比亚迪持有的腾势汽车股权从50%升至90%,开始全面主导腾势汽车的发展,迎来了“新生”。2022年8月,腾势汽车股权变更后的首款产品腾势D9上市,短短几个月迅速成为豪华MPV市场的爆款车型,并推动2023年成为腾势汽车的爆款之年。

然而,腾势汽车在2023年推出的两款新车型N7和N8,却没能延续腾势D9的爆款特性。在腾势汽车的年销量中,腾势D9的销量达到11.92万辆,占比超过93%。

二、深蓝和蓝图发力,AITO要求世界“年底迎头赶上”

长安汽车深蓝品牌是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又一匹“黑马”。2023年,深蓝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下半年月销量持续在1万辆以上,最高1.8万辆,推动品牌在首个全销售年度交付13.16万辆。

2022年4月,长安汽车发布深蓝品牌。其首款车型深蓝SL03于2022年7月上市,第二款车型深蓝S7于2023年6月上市。相比长安汽车旗下的高端智能纯电动品牌奥伊塔汽车,深蓝汽车的定位更低,目前在售的两款车型价格主要集中在15-20万区间。此外,深蓝SL03和深蓝S7在上市之初就推出了纯电动和增程动力版本。从产品定价和动力类型来说,深蓝车比零跑车更胜一筹。

东风集团创立的蓝兔汽车也在2023年下半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降价增配”策略的推动下,蓝兔汽车8-12月销量开局,达到1万辆,全年销量达到5.06万辆,同比增长160%。

值得指出的是,蓝兔汽车在2023年改变了技术路线。其新的蓝兔自由和2024蓝兔梦想家将原来的增程动力变成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蓝兔追光也推出了PHEV版本。

2023年, AITO系列汽车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9月新M7上市前,AITO系列汽车销量持续低迷,1-8月月均销量约5000辆,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但随着新M7的上市,销量从10月开始迅速回升,12月达到2.45万辆,全年累计交付9.44万辆,与去年3-12月累计销量相比增长26%。

在讨论新款M7为什么受欢迎的时候,业内总结原因为三点:降价、更强的高级智能驾驶能力和恰到好处的时间节点(华为推出Mate60系列手机)。

第三,小鹏、零跑、蔚来势头正盛,哪吒明显被甩在后面。

爱安汽车、深蓝汽车、蓝兔汽车、氪汽车等“二代”车企在2023年实现了快速增长。2023年交付汽车11.87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氪001成为1-11月30多万辆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氪空间于2023年12月27日宣布氪007正式上市,2024年1月1日正式开始交付。

相比之下,起步更早的蔚来汽车、零跑汽车、Xpeng汽车整体处于2023年的蓄势期,所以销量增速并不高,但绝对销量仍处于行业前列。2023年,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和Xpeng汽车分别交付16万辆、14.42万辆和14.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29%和17%。

2023年,蔚来的主要动作是推动所有产品的代际切换,全年陆续交付全新车型EC7、全新ES6、ET5T、全新ES8、全新EC6。此外,蔚来汽车还发布了首款旗舰手机NIOPhone,并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在换电领域达成合作。

零跑车2023年进入增程赛道,3月发布C11增程,9月发布C11超增程,C01超增程。依托增程技术长续航、免充电等优势,主销车型从10万元以内成功升级到15万到20万。

此外,Stellantis集团作为零跑汽车收购股份成为2023年国内汽车行业的大事之一。2023年11月,Stellantis集团投资约15亿欧元,收购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并获得后者董事会两个席位,完成交割。同时,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零跑国际,拥有向全球所有其他市场出口和销售零跑汽车的独家权利,以及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独家权利。

Xpeng Motors在2023年的销售业绩与AITO颇为相似。由于2022年下半年小鹏G9车型定价策略错误等原因,2023年上半年Xpeng汽车发展不利。到6月底,小鹏G6上市后,逐渐打破了这一局面,促进了在Xpeng Motors的销量攀升。从10月到12月,Xpeng Motors连续三个月交付超过2万辆汽车,从而实现了年度销量增长。

大众集团于2023年7月成为小鹏的股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Xpeng汽车的发展。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奥迪股份公司向肖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Xpeng汽车约4.99%的股权;双方计划共同开发两款面向中国中级车市场的大众品牌电动汽车,并计划于2026年上市。

14家汽车公司中,哪吒汽车成为“最差”公司。2023年哪吒交付12.75万辆,同比下降16%。哪吒汽车作为2022年的“销量冠军”,其2023年的新车累计交付量不仅落后于威小李、零跑汽车等老牌竞争对手,还被深蓝汽车、腾势汽车超越。

近日,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在社交平台公开点评,提出了哪吒汽车2023年销量不佳的几大原因:新老产品衔接不好,节奏混乱;新产品的挂牌价太高。虽然去年下半年调整到位,但机会已经失去。亏损的产品线大幅减产;传播方式陈旧;营销总部集中,管理薄弱。

对于2024年,业内普遍的共识是“内卷化”会更加强烈。2023年,新造车企业在新的一年将面临挑战和变数。

相关文章

谁都想当2024年港股AI第一股?

【/h/]最近,港交所收到的招股书成了一串。【/h/]一周之内,四家公司火速登陆港交所,而且都在做智能驾驶。显然,这不是巧合。【/h/]如果将时间线前移,过去半年在港交所排队的智能驾驶公司及相关企业数...

面对无所不有的互联网世界,人们为何一无所有?

前几天网上刷屏了一篇关于某大学老师送外卖经历的文章。虽然文章内容争议颇大,作者调查肤浅,数据经不起推敲,逻辑不清晰,但确实引起了人们对国外销售平台的审视。 互联网平台的考试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全...

云南白药爆发窝案

【/h/]知名药企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38。SZ,以下简称云南白药)爆发。前董事长王明辉、前首席运营官兼高级副总裁尹品尧和其他五家公司的高管都曾是高管。2023年初至2024年初,他们因...

陕西能源捡“大便宜”:3735万买10亿吨级煤矿?

拿下一个10亿吨储量煤矿采矿权需要多少钱? 参考几个月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的一批煤炭项目转让公告,总资源储量约20亿吨煤矿探矿权转让金额为210亿元;17亿吨煤矿探矿权转让金额为300亿元;1....

兴业银行离奇涨停,幕后操盘手现身了

兴业银行(601166)涨停的“神秘买家”。SH)终于浮出水面。 2024年1月6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对福建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港口集团)及其四家子公司采取证券账户限制...

猪价深陷谷底,18家猪企亏超200亿

【/h/]猪周期亏损第三年是猪企最困难的一年。【/h/]【/h/]截至1月31日,22家涉及生猪养殖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1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录得亏损,合计亏损248.66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