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所不有的互联网世界,人们为何一无所有?

ze1年前健康877

前几天网上刷屏了一篇关于某大学老师送外卖经历的文章。虽然文章内容争议颇大,作者调查肤浅,数据经不起推敲,逻辑不清晰,但确实引起了人们对国外销售平台的审视。

互联网平台的考试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全球范围内的老话题。科技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阴暗面。美国作家亚历克·麦吉利(Alec mcgilley)在《完成账单:全能与虚无》一书中写道:“高科技时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规律将被概括为:赢家通吃,富人越来越富。”

对于那些在算法体系下东奔西跑,永远生活在温饱线上的人来说,“赢者通吃,富者更富”的确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现实,也是一个切断人生可能性的魔咒。

亚历克·麦吉利(Alec mcgilley)是美国知名作家,曾在多家媒体工作。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追踪全球互联网巨头亚马逊,探索技术与资本的勾结。在他看来,了解亚马逊可以清楚地了解美国的很多社会问题:亚马逊的崛起伴随着美国社会的撕裂。技术越加速,社会就越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人似乎生活在一个包罗万象的时代,却受困于一无所有的生活;人们可以享受外卖、网购的便利,却失去了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和公众参与的权利;实体经济持续下滑,传统社区陷入贫困,中小零售商苟延残喘...

在互联网公司的历史上,亚马逊是绕不过去的。短短20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美国第二大私人雇主。其负责仓储运输的“单履行中心”遍布全球,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崛起之路和运营模式已经成为行业教科书。

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从未停止过对亚马逊的审视。在科技寡头的阴影下,资本正在从地域和阶级两个维度撕裂美国。

当然,麦吉利的价值在于,他没有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而是对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不同企业、不同工种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避免了结论的单一方向,甚至避免了得出结论后再找论据的做法。在他看来,仅仅将问题归咎于单个企业,无助于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他承认亚马逊作为一个企业的荣耀,也指出了它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他不认为亚马逊乃至互联网公司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问题。

1。资本介入后,互联网掌握着比地方政府更大的话语权。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自由就被视为互联网精神的核心。然而,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一直面临的“资本与技术的合流”也发生在互联网时代。资本介入,互联网生态就变了。

从地域上看,过去人们对网络自由的强调,往往离不开“自由选择生活和工作地点”的原则。他们以为互联网对空的飞跃,让人们有了更广阔的空空间,可以抛弃小隔间和办公园区。对个人如此,对企业也是如此。

但事实恰恰相反。麦吉利在《足迹》中写道:

这种集聚效应固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地方政府可以炫耀的资本,但同时也加剧了阶层分化,同时,即使对于较高阶层来说,生活成本也有了很大提高。

以西雅图为例,Footprint证实了这个结果:2008年后,西雅图十年间新增22万个工作岗位,超过20家世界500强企业决定在此设立工程或R&D部门,包括脸书、谷歌和苹果。2018年,西雅图大都市区的人均收入已增至近7.5万美元,比几十年前处于同一水平的密尔沃基、克利夫兰和匹兹堡高出约25%。

另一方面,西雅图的财富增长分布非常不均衡。当时的西雅图是著名的中产阶级天堂,极贫者少,极富者也少。但到了2016年,西雅图的收入不平等已经极其严重,因为难以养家糊口,少子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有孩子的家庭不到五分之一。即便如此,城市人口仍在持续增长,这在美国大城市中是最快的,新增人口大部分属于受过高等教育、薪资较高的年轻群体。

亚马逊是西雅图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仅市区亚马逊就容纳了4.5万个工作岗位,郊区有8000人。它占据了西雅图1/5的写字楼空,是规模仅次于它的40家大型企业的面积总和。

【/h/】但是,如此庞大的企业,从员工收入上来说,远远比不上传统制造业的头部企业。根据“足迹”,在通用汽车工厂工作的工人平均时薪曾经是27美元,还有丰厚的福利。但10年后,亚马逊支付给同地员工的时薪是12美元或13美元,福利就更薄了。

2018年,西雅图家庭住宅售价中值达到75.4万美元,足以承担中值购房成本的薪资水平为13.4万美元,而亚马逊的人均年薪为15万美元。对于亚马逊员工来说,在西雅图养家糊口也有点困难。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止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向亚马逊提供高达4300万美元的激励措施,在这里开仓。在全美范围内,亚马逊以建设仓库和数据中心为交换条件,赢得了各州市的各种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仅在2019年,它就赢得了总价值27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作为本书的主要线索,“亚马逊购物中心”其实只是一个商业术语。书上说:

但是对于在这栋楼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从业主那里得到太多的承诺。他们既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也要面对在这个房价越来越高的城市只能挣扎求存的事实。同时,是否拥有这样的企业也是当地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美国城市近几十年的起伏,正是老牌工业城市衰落,新兴科技城市崛起的格局。

也就是说,像亚马逊这样的头部科技企业,通过互联网甚至由此衍生的新产业,消除了这个时代的地理距离,却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同一地区的贫富分化。

作为一家公司,亚马逊已经深深影响了美国的社会生态。写在“鞋子清单”上:

亚马逊所依赖的经济生态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管理企业合并的联邦法规有所松动,反垄断法的执行力度减弱,财富向少数企业流动成为趋势。借助这一趋势,互联网公司开始深刻主导经济和生活。

亚马逊的力量让地方政府趋之若鹜。书中称,只是为了吸引亚马逊第二总部落地,各地政府纷纷推出“花式表演”。

2017年,亚马逊考虑选择一个城市建设第二总部,很多城市想尽办法自己花。一些城市的市长对亚马逊的1000种产品给予了五星级的在线评价,一些城市为了迎合亚马逊对狗的热情,提出免除亚马逊员工的当地宠物领养费。一些城市提出在地铁系统中增加亚马逊专用车厢,甚至有城市提出可以直接改名为“亚马逊城”...

当然,对于资本力量雄厚的亚马逊来说,这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打动它。那些没落的工业城市不会入围,普通的内陆城市也不会入围。它的首选是人才高度集中的沿海城市,或者靠近首都的城市——最终的选择是纽约的长岛城市社区和华盛顿附近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水晶城。当然,前者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放弃了。

亚马逊不在乎城市的善良,因为它比城市更有力量。资本的这种力量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和新的经济模式,却影响了社会生态。

实体经济的下滑,中小零售商的困境显而易见。“每创造一个工作岗位,亚马逊就会裁掉两个独立零售商”,但这只是第一步。由于商业生态的改变,过去几十年商业惯性形成的社群空也枯萎了,人们不再关心百米之内的生活。资本巨兽逼迫城市出让各种权利“招商引资”,反过来侵犯了人民的权利,带来了公共空和公共话语权的双重丧失。亚马逊所获得的各种免税和减税,使城市财政大幅缩减,进而影响公共建设和社会福利体系。

城市间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更是麻烦,因为科技经济有其特殊性,正如麦吉利所说:

2008年以后的几年里,大城市的就业增速几乎是小城市的两倍,收入增速比小城市快50%。过去美国集体城市的繁荣已经不在了。几乎所有的富裕城市都在沿海地区,超过70%的风险资本流向加州、纽约和马萨诸塞州。《足迹》这样分析城市贫富分化的恶劣影响:

这种恶性循环,很难不去关注。

二、履行中心:见证劳动力超负荷

对于城市来说,争夺亚马逊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增长。对于普通人来说,享受亚马逊购物是生活中的一种便利。对于亚马逊的白领员工来说,亚马逊给他们带来了体面的工作和收入,尽管越来越高的房价往往超过了收入的增长。但是对于底层从业者来说,很多事情并不好做。

【/h/】目前,亚马逊在全美有超过110个履约中心,在全美约一半人口的25英里范围内有仓库,几乎覆盖了每个州,这使得亚马逊能够自行交付约一半的订单。

但同时,是员工的辛苦。履约中心的夜班人员一周只工作四天,但晚上7点到早上7点必须连续工作12个小时,中间只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戴上腕带记录行动轨迹,离开工作区域后会很快发出震动预警。每小时搬运几百件货物时,条码面必须贴上去。有的货物可能重达22公斤,每班要走19公里。

而且,这份工作正在被机器人取代。目前,亚马逊已经在全球部署了20万台机器人来挑选和搬运货物。

亚马逊还租用了60架飞机,并与货运商空签订了合同,以便更频繁地使用。结果,飞行员不得不一天工作18个小时。2019年2月,亚马逊承包的一架飞机在休斯顿附近坠毁,机上3人全部遇难。

亚马逊还拥有2万辆柴油卡车和7500辆拖车的车队,还准备为司机订购10万辆电动卡车。但就劳动合同而言,司机实际上是为承包商工作的,虽然他们专门为亚马逊送货。这种外包机制使得司机不享受亚马逊的任何员工福利,一旦发生事故,亚马逊也可以逃避责任。

“一个班次,一个司机需要完成多达150个送货任务,他们每周要处理1000个包裹。UPS利用高科技设施训练司机,并通过虚拟现实障碍课程引导司机避开危险;相比之下,亚马逊的很多司机除了在手机上看教学视频,并没有获得额外的培训资源。”

单中心事故也非常多,重伤报告率是美国仓储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与白领相比,履行中心底层员工的压力确实要大得多。在庞大的履行中心,它是一个由算法严密控制的运行机制。亚马逊给顾客提供的免运费、低价等“福利”,实际上是转嫁给了履约中心的工人。

亚马逊并不是孤例,互联网巨头背后也难免有类似的阴暗面。麦克吉利并没有否认科技企业的价值。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生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新的国家竞争力,但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它让一部分美国人富裕起来,而另一部分人却岌岌可危”。

【/h/】足迹中的叙述和观点,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但它至少告诉我们,商业的成功,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和表面的荣耀,更是对社会公平和个人权益的保障,当然还有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关文章

像硅谷那样去思考|| 大视野

【/h/]上周,我写了《下一个硅谷,还在硅谷?我想很多朋友会对如何像硅谷一样成为创新的源泉、加速器和热带雨林非常感兴趣。【/h/]自1971年媒体首次提出“硅谷”一词以来,50多年来,世界上有无数地方...

非洲电商,做起来了吗?(二)

2022年,非洲的电商用户不到4亿,相对于14亿的总人口还是很少。然而,预测显示,到2027年,非洲的电子商务消费者数量将达到6亿。因此,非洲的中小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接触到消费者。 目前,电...

积石山,是一座怎样的县城?

在广袤的中国西部,有一个县的名字最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简称积石山县)。昨晚,这里成了地震的震中。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19日13时...

专访郑志刚:窥见60余家养老机构的难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长期从事老龄产业研究的学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副会长郑志刚对8个省份的60多家养老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他在网上联系养老院的院长或投资人,采访了全国...

新华三裁员,中高层最高降薪20%

近日,ICT(信息通信技术)制造商新华三集团被曝裁员。 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有认证为“新华三集团员工”的网友爆料称,已收到裁员通知,准备提前回家过年。这个话题引起热议,其他网络平台也有网友自爆被...

瑞士央行之后,下一个降息的G10央行会是哪家?

【/h/]本文来自:财联社,作者:潇湘,原标题:《读创文:继瑞士央行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哪家G10央行?》》,标题来自:视觉中国(瑞士国家银行董事会主席托马斯·乔丹)【/h/]瑞士央行周四意外宣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