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当2024年港股AI第一股?

ze1年前健康629

【/h/]最近,港交所收到的招股书成了一串。

【/h/]一周之内,四家公司火速登陆港交所,而且都在做智能驾驶。显然,这不是巧合。

【/h/]如果将时间线前移,过去半年在港交所排队的智能驾驶公司及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10家。其中,苏州智能驾驶独角兽智行汽车科技和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已分别于2023年12月和今年1月率先敲钟。此外,智能驾驶独角兽Momenta也被曝光。考虑到首次公开发行最早将于今年在香港或美国上市,融资金额可能高达10亿美元。

【/h/]无一例外,这些公司都在招股书中将自己的AI属性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h/]似乎在一级市场被AI融资、二级市场被AI炒作之后,今年AI的火爆成为了智能驾驶企业上市的东风。无论历史还是现实,2024年力争成为港股AI第一股将是这些企业的最佳选择。

1。为什么是现在?

【/h/]近期智能驾驶公司集体赴港IPO,可能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

【/h/]首先,对资金的极度渴求肯定是最直接的原因。

【/h/]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都是消费大户。作为融合了两者的智能司机,烧钱程度不容小觑。通过翻阅招股书,小饭桌发现几家交过表的公司无一例外都处于亏损状态。

【/h/]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如果它们想生存下去,就必须继续筹集资金。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随着融资两端的收紧,一级市场变得更加务实和谨慎。对于智能驾驶等高估值、高亏损的项目来说,从一级市场获得资金不再容易,尤其是在C轮之后。

【/h/]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披露的融资规模达到932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仅为144亿元,2021年直接缩水至15%。

【/h/]一级市场融资受阻,IPO成为智能驾驶企业开启未来融资的最佳窗口。

【/h/]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来看,智能驾驶的主要客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h/]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对于外卷价格,将获得内卷成本,最终压力自然会传导至供应商,增长潜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h/]因此,在业绩增长最好的时候上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h/]当然,除了真实环境的推动,这股AI大模型热潮也为智能驾驶公司赴港上市提供了加速器。

【/h/]翻阅拟上市智能驾驶公司的招股书不难发现,不少公司将AI作为主要“卖点”之一,并强调其AI属性。

【/h/]这个操作也很好理解。毕竟,资本市场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如此激动人心的新故事了。为什么不趁着国内AI市场还未褪去,在二级市场“卖”个好价钱呢?

【/h/]拿下2024年港股AI第一股,正成为智能驾驶公司乃至更多排队IPO的AI公司的目标。

【/h/]其次,谁先上市谁就受益。

【/h/]为什么大家都想争夺2024年港股AI第一股?因为无论参考历史还是现实因素,都决定了谁先上市谁就受益。

【/h/]首先参考AI公司在港股的上市流程。

【/h/]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顶着“AI科技第一股”的光环登陆港交所,收获了最多的红利。上市当天,商汤市值达到1280亿港元,上市不到一个月市值达到近3000亿港元。

【/h/]但后来随着半年解禁,大量商汤投资者高位套现,商汤股价暴跌。最新数据显示,商汤市值仅为237亿港元,不到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h/]商汤市值与市值的巨大反差,导致后来想上市的同类型AI企业难度陡然增加。

【/h/]例如,商汤和其他三个“AI四小龙”是从云、迪法恩斯和易图。云从科技已在科创板成功上市,但一直亏损,股价长期低迷。无视和遵循该计划几次未能上市。这两家公司曾多次上报上市申请,招股书也多次递交,但仍未能成功IPO。

【/h/]同样的原则适用于现在。如果2024年港股AI第一股表现不佳,后续公司很难再次上市。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做第一个分享自己的人呢?

【/h/]就算抛开历史因素,只看当下。随着AI 1.0公司的光环褪去,上市也是智能驾驶公司需要给背后股东的一个交代。

【/h/]光是统计智能驾驶企业的融资轮次,我们就能感受到背后来自资方的压力。

【/h/]据天眼查数据显示,黑芝麻智能已完成9轮融资,如奇奇出行5轮融资、地平线14轮融资、穆宗科技10轮融资。这些融资轮背后的投资者包括SAIC、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中银投资、SDIC投资、兴业银行、小米、腾讯等。国有资产和著名的工业VCS一应俱全。

【/h/]在一级市场普遍强调退出的背景下,投资者比以往更需要企业上市。在投资者花费大量资金陪伴了8、9年之后,智能驾驶公司确实应该给投资机构带来相应的回报。

【/h/]从市场份额来看,智能驾驶企业也已满足上市条件。

【/h/]根据招股书。早在2022年,黑芝麻智能就成为全球第三大车载级智能汽车计算系统芯片(SoC)及基于SoC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地平线是中国本土OEM第二大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1.3%,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h/]当一二级市场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尝试涉足火热的AI概念时,确实与AI相关的智能驾驶企业自然希望抓住这个大口号,推动自己的上市进程。毕竟按照“风口论”提出者雷军的理论:“企业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抓住风口,顺势而为。”

【/h/]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风口就在眼前,家庭没有理由不加快速度。

相关文章

曾打败YouTube的“美国虎牙”,如何在游戏视频领域落败?

【/h/]在中国,短视频领域最赚钱的主播是带货直播,几亿的交易额令人咋舌。【/h/]在欧美,赚钱能力最高的玩家是游戏-YouTube的吸金能力排名,排名靠前的玩家常年被游戏转播商占据。或者说,可以说欧...

没有人能逃过“有效方法悖论”

【/h/]首先,敲雪球的预期自我实现【/h/](免责声明:本文所指的“雪球”只是某类结构性投资的通称,与雪球网站无关)【/h/]一位在证券公司做销售的朋友最近因为雪球产品被客户骂了,有人威胁要起诉他们...

耐心资本,究竟是什么?

【/h/]4月30日,高层会议文件首次提出“发展风险投资,强化耐心资本”的表述。如何理解这一表述,尤其是相对风险投资而言,“耐心资本”的概念并不常见。为此,赛格大道在5月份对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高先...

小米的股东们,从雷军的PPT中读出了什么样的估值

【/h/]在小米SU7发布后的24小时内,就创下了88898辆的成绩,距离首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仅一步之遥。【/h/]雷军三年的准备和两个小时的演讲没有白费。他已经差不多通过了客户通行证,接下来就看股...

一场铝市逼空大战,一触即发

【/h/]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发生了一场引人注目的铝库存争夺战。主角是全球知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巨头托克和包括Squarepoint Capital、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华尔街投行和对冲基金。【/...

LV开年涨价,掌门人登顶福布斯全球首富,爱马仕、香奈儿或跟进

【/h/]春节刚过,LV的价格又涨了。近日有消息称,路易威登(以下简称“LV”)从2月19日起上调中国市场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约为6%。对此,LV官方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部分LV产品确实进行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