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计赔付近50万件 沪惠保守“沪”在身边
又一个春节即将到来,这是“呼汇宝”迎来的第三个春节。2021年4月27日,作为上海的一张新“城市名片”,上海定制商业医疗保险“上海包惠”之“留沪之芽”上线。作为主承保单位,中国太保寿险在共保公司中率先发力,聚焦上海新老市民健康需求,坚持普惠金融定位,不断丰富普惠保险服务内涵。在过去的三年里,它的参与人数超过2000万,创下了多项纪录。
作为非既往疾病连续投保三年的H先生,因持续胸痛于2023年8月前往青岛就诊,后被诊断为变形性多壁心肌梗死入院手术。医疗费用共计150.8万元,“护惠保”为H先生支付了64.2万元,为深陷困境的H先生家庭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
2019年,Z被诊断为儿童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自费180万元进行了5轮免疫治疗后,病情复发,他不得不再次面对150万元的治疗费用。他需要的药品在“护惠保”的范围内,“护惠保”付给他100万元。
每一个赔偿故事的背后都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暖,这是人民与“上海包惠”共同书写的爱的注脚。
雪中送炭
对于上海这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来说,如何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眼光,团结汇聚行业专业力量,全心全意研究市民需求,让产品保障符合百姓需求,打造满足不同医保消费层次、覆盖更广客群的普惠保险产品,是不小的挑战。
2021年“护惠保”上线以来,累计覆盖超过2000万人次,参保率稳定在30%以上。到第三年,连续三年参保人数超过400万人,两年参保人数超过750万人。
近三年“护惠保”人口结构总体稳定,个人账户缴费比例近80%,参保人员平均年龄约48岁。超过80%的被保险人给家人投保。2023年,为进一步体现项目的公益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护慧保”与城市奉献者同行,为环卫工人、消防员等特定群体提供关爱保护,为他们撑起健康保护伞。
截至2023年12月,护惠保累计赔付金额超过14.5亿元,惠及数十万家庭,日均赔付超133万元,其中单笔最高赔付58.7万元,单笔最高赔付金额(三年)243万元,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在获得补偿的人中,0-30岁的人占6.3%,31-60岁的人占31.7%,61岁以上的人占62.0%。最小的不到一岁,最大的104岁,为各个年龄段的人保驾护航。从守护一个小家庭到为一座城市凝聚守望相助的能量,护慧保用三年时间汇聚了每一位参保人的力量,实实在在地帮助贫困弱势家庭减轻了患病就医负担,增强了每个家庭的安全感。
春风融化了雨水的细节
三年来,“沪惠保”不断完善优化专属服务模式,开通专属服务热线,组建专属咨询投诉服务团队,以期让理赔服务更温暖,为上海广大市民提供规范高效的咨询服务。
科技赋能可以提高理赔的便利性。通过与大数据中心、医保中心、中银保信等各方联动,通过医保数据的社会化应用,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全程无纸化理赔。理赔电子诊疗数据应用率75%,93%的案件通过一次性提交材料完成理赔。“时间”也有温度。“呼惠保”平均结案时间2.3个工作日,最快10分钟内即可结案。流程便捷,补偿高效,居行业领先水平。
2023年,“呼惠保”开通主动理赔功能。参保人授权并同意住院出院后,后台会主动计算并告知参保人住院是否达到免赔额及相应赔偿金额,无需参保人申请理赔或提供额外材料,极大简化了理赔环节。截至目前,2023年主动理赔服务量突破1.3万件。
全力以赴刚正不阿,勇于创新。
近三年来,“护惠保”在高参与、高赔付方面持续领跑行业,在产品设计、系统开发、理赔服务、宣传运营等方面展现了专业能力和积极创新。
产品设计坚持惠民初心,结合上海当前医保形势、医疗水平和市民保障需求,创新性地聚焦自费责任,有效应用医保大数据,科学制定产品定价,持续三年稳步增加保障责任,不断创新,支持23年医疗新技术(质量导向医疗、Car-T治疗和境外特药)的推广应用,实现惠民保业务续保无理赔客户的差异化优惠。
形成政府、保险公司、互联网多元融合、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推广模式。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上海成熟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区域优势,“上海包惠”将支付宝和微保两个互联网保险平台同时引入公共领域,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形成业内首个由保险公司主导的特药遴选机制,因地制宜、多维度评价、科学筛选、丰富供给,为未来践行商业保险目录奠定基础,有力支持上海生物制药产业发展。
项目投入运营以来,入选《中国健康》杂志“2022年推进医改服务人民健康十大新举措”,入选“SASAC年度普惠金融案例汇编”等普惠案例。他还获得了2021-2022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奖二等奖和上海市金融工作者特别立功竞赛——金融百姓心服务团队(普惠金融类)一等奖。
作为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块拼图,“上海包惠”三年来与上海医保政策和医保运行办法紧密衔接,守护了三年,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织密织牢国家健康保障网是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
2024年,“呼惠保”将继续推动服务创新、保障创新、模式创新与理论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与上海基本医保紧密衔接。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以优质供给服务人民。我们将以“时时牵挂”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做大做强“上海包惠”品牌,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