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第一股”遥望科技怎么了?

ze1年前健康741

【/h/]龙年春节刚过,第一家直播电商王源科技就收到了监管函。日前,公司公告称于2023年2月2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由于该函涉及诸多事件,公司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回复,公司将推迟向深交所提交关注函。

【/h/]这不是王耀科技第一次收到监管函。由于虚增收入和利润、非法信托和股东减持,这只昔日的“网络名人概念大牛股”两年来一直受到监管机构的质疑。

【/h/]近年来,王耀科技获得了一种存在感。从转型直播带货,与杰瑞、赵雅芝签约,到拥抱AICG,在梅西银行直播间首秀夺冠,再到编排短剧。只要有热点,就有远程技术。然而,王耀科技的主营业务其实很简单。它是一家广告鞋服+电子商务公司。华丽的外衣无法掩盖公司持续亏损、股价腰斩的事实。

【/h/]在直播电商如火如荼的当下,东方精选、三阳等MCN公司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但被市场寄予厚望的王源科技是如何陷入这一局面的?王源科技能否在“蹭热点”减持的同时获得市场信心?

【/h/]首先,王源技术的起源是什么?

【/h/]王耀科技成立于2002年7月25日。它最初是佛山一家销售女鞋的公司,前身为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后于2006年10月31日并入利源鞋业,并于2009年在a股市场上市。该公司的所有权包括星期六(ST & ampSAT)、FBL、萨菲亚等品牌曾主导国内女鞋市场。

【/h/]面对电商的冲击,星期六从2017年开始进入亏损模式,随后转向互联网领域寻求突破。2018年,周六,它斥资17.71亿元收购了MCN王源网络。2019年3月,周六,它完成了资产重组,转型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并更名为王耀科技。

【/h/]重组后,直播电商迅速成为王耀科技的利润核心。根据2018年的财务报告数据,互联网广告业务仅占公司收入的11.02%,到2022年将飙升至91.64%。

【/h/]王耀科技擅长利用明星效应提升品牌知名度,是业内较早将明星引入直播领域的MCN机构。2022年,王耀科技宣布已签约25位新艺人,签约艺人总数达51人,包括张柏芝、杰瑞、黄祖霖等众多明星。去年,他签下了何润东和赵雅芝等明星。

【/h/]凭借明星效应和直播布局,看技术和薇娅的谦虚文化,与罗永浩背后的直播公司交朋友,并与占据Tik Tok网络名人半壁江山的无忧传媒齐名,被称为“中国MCN四大天王”。

【/h/]尽管电商直播热度不减,远处的科技成果却在“亏本销售”。

【/h/]王耀科技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为-8亿元至-12亿元,2022年净利润为-2.65亿元。在2021年和2022年直播电商最活跃的时候,MCN签约艺人和短视频平台赚了很多钱,但王耀科技净亏损7亿元和2.65亿元。

【/h/]随着直播开始降温,王耀科技开始再次转型,包括元宇宙、AIGC概念和短剧等流行概念。总之,哪里风大,哪里就有远望科技的身影。

【/h/]2023年,ChatGPT掀起全球AI热潮,王源科技紧跟科技热点,频频提及人工智能方向的进展。在元宇宙的火热时期,王耀科技研究了Web3,创造了一个虚拟数字人,并开发了一个数字直播平台“王耀云”。

【/h/]去年年底短剧爆红时,王源科技宣布将进军短剧业务。去年11月,该公司在互联网平台回复称,“小程序短剧正在试运营,自制短剧正在拍摄中。”

【/h/]然而,这是球王梅西第一次看科技热点的直播。

【/h/]去年6月14日,梅西做客淘宝直播间,同场主播李宣卓身穿黑色t恤,“王源”二字引人关注。尽管李宣卓一再强调梅西的直播与商业活动无关,但直播中梅西头上广告的变化还是引发了争议。许多网友表示,王源技术的流量没有下限。

【/h/]第二,在追逐热点的同时,你可以减持多少个“小目标”?

【/h/]在追逐热点的同时,王耀科技的股东和创始人不断减持股份。

【/h/]自2019年收购杭州王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股权以来,云南兆龙由张泽民和里昂集团私人有限公司控股。他的妻子梁怀玉开始减持股份。到2022年,云南兆龙已成为王耀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张泽民及其妻子梁怀玉是王耀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h/]2022年12月27日,王耀科技董事长谢如东减持1820万股,套现约2.67亿元。去年6月6日,王耀科技发布公告称,大股东云南兆龙于2022年11月完成预披露减持,减持比例为1.93%,套现约2.8亿元。这些减持被解读为减轻股东债务压力、降低股票质押融资风险等投资需求。

【/h/]与此同时,云南兆龙也启动了新一轮减持计划,预计总股本将减少约1.5%。根据最新股价,预计套现金额约为2.45亿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底,王耀科技第二大股东、董事长谢如东也完成了2%的减持,套现金额约2.67亿元。

【/h/]2019年1月2日至2020年1月22日,这一时期恰逢网红直播兴起,脱鞋进军网络的王耀科技成为网红直播概念股,一度创下8天7个涨停板的纪录。该公司的股价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飙升了500%以上。在此期间,王耀科技频繁根据行业热点进行业务布局。与此同时,云南兆龙和上海麦嘉等公司控股的股东一直在大规模减持股份。

【/h/]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紧急情况,而是收购完成后已经开始的行为。

【/h/]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末,云南兆龙和莱奥恩集团私人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云南兆龙在王耀科技的持股比例为17.70%和14.08%,但在三年内,云南兆龙的持股比例已降至6.43%,累计现金超过10亿元。

【/h/]主力掌舵人和投资者接连减持,自然会让监管部门和市场充满疑虑。自2020年股价达到36.56元的高点后,王耀科技的股价便连续下跌,截至2024年2月20日收盘报6.35元/股,短短三年累计跌幅超80%。

【/h/]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Phoenix.com“暴风眼”,此次减持可能是由于对王耀科技自身的收入模式缺乏信心,这可能会促使更多股东减持王耀科技的股份。

【/h/]2022年底及随后几个月,张泽民、谢如东先后减持,导致王耀科技股价持续下跌。尽管该公司展示了其科技创新的决心,但其R&D投资相对较低,而其销售和管理费用相对较高,这意味着该公司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直播市场中面临挑战。

【/h/]在张书乐看来,王源科技在虚拟数字人、人工智能等黑科技领域过度蹭热点,打造所谓的新盈利模式,会给外界带来一种节奏混乱、随意操作的感觉,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

【/h/]事实上,王源科技的营收核心仍是直播带货,且仍由网络名人带动,并未形成更多衍生场景和闭环产业链。

三。频繁收到监管警告信

【/h/]王源科技的运营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h/]去年12月11日晚间,公司披露了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和深交所出具的监管函。

【/h/]经查,2019年至2022年期间,王耀科技存在虚增收入和利润等多项违规行为,导致定期报告中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同时多次未及时披露信息。广东证监局对王耀科技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洪涛等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h/]王源科技财务会计违规涉及三个方面:公司2021-2022年期间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情况不符;2019年至2020年部分收入确认不当;虚增的收入、利润和应收账款。

【/h/]信息披露违规方面,2022年3月至7月,王耀科技子公司在未履行审批程序的情况下提供财务支持,且未及时公开披露。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担保金额未完全披露。

【/h/]有行业分析师对凤凰网“暴风眼”表示。王源科技的这些财务操作显然是主观的,会影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虽然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但公司净利润呈下降趋势。

【/h/]龙年春节前,王源科技披露2023年预亏8亿元至12亿元,亏损金额较2022年同期翻倍至2-3倍,迅速引起深交所关注。2月2日,深交所发函要求其详细说明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具体金额,是否存在计提集中在四季度的情况。

【/h/]王耀科技表示,由于收到的关注函内容复杂,年审会计师需要进行专业评估并发表意见,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完成内部审计程序,因此公司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回复期限将延长至2月23日。

【/h/]频频被监管部门警告,钱旺旺科技仍未停止追逐热点。然而,随着直播电商的降温,带货明星越来越少,王源科技的股价也跌至2019年重组时的低点。在其他业务没有改善的情况下,这可能会给王源科技的商业模式带来拷问。

相关文章

负利率账户里激增数万亿日元,日本银行都在想什么?

【/h/]本文来自:财联社,作者:潇湘,原标题:《前所未见!负利率账户激增数万亿日元。日本银行在赌一件事。标题来自:视觉中国【/h/]日本央行何时退出负利率政策?很多业内人士现在给出的答案是“3月或4...

房地产“重大举措”集中推出,事关买房首付、贷款利率等

【/h/]本文来自:财联社,题图来自:视觉中国。【/h/]今日午间,楼市迎来多项重磅利好,央行等部门接连发布三则通知,调整公积金贷款利率、商业贷款利率下限、购房首付比例。【/h/]央行:5月18日起下...

一夜爆雷5亿,谁制造了“茶叶比特币”?

惊雷一夜之间,夺走芳村茶商上亿资产的“常氏茶叶”仍在发酵。 在本地交易平台“找茶”上,有人开玩笑地喊500元买常氏茶叶。仅在两周前,常氏茶叶还是芳村炙手可热的新贵,一个茶饼的价格在3 ~ 5万元。...

光伏企业“下南洋”受阻

【/h/]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与此同时,它还受到欧盟和美国等主流市场的贸易限制。然而,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光伏产业展现出强大韧性,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

最高92%负债率,跨国大药企为什么都是负债狂魔?

. 9283亿美元。 这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前15大药企的负债总额。平均负债率63%,最高92%。单纯看负债率,似乎大型跨国药企也在房地产企业化的过程中。 大药企一直在为自己的未来增加筹码,把庞大的...

亏损边缘的铜冶炼企业被赶着扩产

【/h/]简介【/h/]1 | |到目前为止,在多轮竞争中幸存下来的铜冶炼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面对近期铜价和加工费的上涨,这些企业也开始按捺不住了。原因在于地方GDP的“紧缩诅咒”和地方SASAC的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