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接管国美金融业务,能否完成久拖7年的支付牌照收购?
【/h/]2024年,黄光裕已经回归国美三年,他不再勇往直前。
【/h/]“恢复国美原有的市场地位需要18个月的时间。”2021年2月,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回归商业江湖后首次公开发声。他希望重振国美过去的声誉,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最终,豪言壮语未能成真。国美陷入动荡已久。2023年,其多次陷入欠薪和裁员的漩涡。
【/h/]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黄光裕已亲自接管国美金融业务,主要业务负责人直接向其汇报。此举备受关注。
【/h/]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国美体系的金融业务主要包括映美新科(原国美金融)和国美金融科技(00628。HK)。不过,这两家公司并非国美控股集团所有,而是由黄光裕和杜甫控制。2022年10月,梅颖新科的控股股东由国美控股集团变更为鹏润投资,后者实际上由黄光裕控制,而杜甫持有国美金融科技超过60%的股份。
【/h/]七年前,国美曾计划拿下支付牌照。2017年,国美金融科技看上了中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称银盈通),欲以7.2亿元收购天津冠创,后者持有这家第三方支付机构97%的股权。截至目前,该事项尚未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当初2.08亿元计入了那笔巨额收购的减值损失。
【/h/]银盈通的近况不尽如人意。银盈通最近收到了中国人民银行400多万元的罚款。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银盈通曾卷入多起司法案件,其中多起与“国美系”公司有关。
【/h/]首先,祸不单行。
【/h/]国美还未能正式拿下银盈通,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始。
【/h/]2016年10月,银盈通与国美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国美控股集团的零售、金融、物流等场景提供支付服务,并帮助其推出核心产品“美付宝”。
【/h/]国美经营下滑,出现债务危机、诉讼纠纷、供应商欠款、欠薪等诸多问题。银盈通也受到了影响。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近期多起“国美系”公司因商业合作纠纷被起诉的案件中,银盈通也成为被告。
【/h/]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近日发布对银盈通及其总经理张某鹏的行政处罚信息,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银盈通及其总经理张某鹏分别被罚款403.97万元和9.72万元。
【/h/]△尹英通的行政处罚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
【/h/]这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对尹英通作出行政处罚。2018年和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均向银盈通开出罚单,其中2020年罚款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h/]从银管罚〔2020〕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获悉,银盈通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义务,违反了《反洗钱法》,被罚款271万元。此外,银盈通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606.93万元,罚款911.83万元。
【/h/]△银盈通的执行信息来源:中国执行信息网。
【/h/]△银盈通实施信息来源:企查查。
【/h/]银盈通的执行信息也在增加。据中国执行信息网及企查查显示,银盈通最新执行信息为2024年1月5日立案,执行标的为18.59万元,执行法院为朝阳区法院。2023年以来,银盈通被法院执行7次,执行总金额163.09万元。
【/h/]官网显示,银盈通于2005年4月在北京注册成立,2013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同年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成为首批17家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试点机构之一。
【/h/]2023年1月,银盈通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许可证有效期延长至202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银盈通在北京、山西、云南和贵州省发行和接受预付卡,以及互联网支付服务。支付业务牌照的续签或是国美坚持拿下这张支付牌照的主要动力。
【/h/]△银盈通官网公告来源:银盈通官网
【/h/]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银盈通官网存在疏于更新的情况,被骗弹窗公告日期为2021年4月,公司历史仍在2018年。
2。收购什么时候结束的?
【/h/]自2016年以来,美团、小米和滴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收购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斥资数亿元购买支付牌照。国美很早以前也加入了购买支付牌照的行列,但仍是徒劳。
【/h/]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银盈通的股东结构自2017年以来未发生变化。银商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商通)和自然人股东陈忠持有全部股份,分别持股97%和3%。银商通是天津冠创的全资子公司。
【/h/]2017年6月7日,国美金融科技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信达保理将向杜甫控股持股90%的博盛汇丰提供7.2亿元无息贷款,用于收购天津冠创的全部股份。公告显示,天津冠创在2015年和2016年剔除税项及非经常性项目后分别亏损1.29亿元和3.3亿元;截至2016年底,天津冠创未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仅为约4970.26万元。
【/h/]天津冠创连续亏损数亿元,净资产不足5000万元。国美仍豪掷7.2亿元拿下天津冠创,主要原因是想要支付牌照费用。国美金融科技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信达保理已向博盛汇丰支付贷款总额的80%,即5.76亿元,剩余1.44亿元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或其下属机构批准并完成交易及变更登记后支付。
【/h/]根据此前年报信息,国美金融科技对收购天津冠创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并将其视为新业务的驱动力,并未对2019年和2020年5.76亿元的预付款计提折旧。
【/h/]然而,从2021年开始,国美金融科技开始对这笔大额预付款进行贬值,当年就贬值了1.57亿元。国美金融科技表示,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是关键的完成条件,尽管从商业角度来看完成收购只是时间问题,但申请程序的中止可能是减值的迹象。国美金融科技强调,鉴于收购事项的战略价值,公司管理层将继续就收购事项寻求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并尽力于2022年内完成收购。
【/h/]【/h/]2022年年报显示,国美金融科技不仅未能在2022年完成对天津冠创的收购,反而对上述预付款进一步减值,年度减值金额为5100万元。截至2022年末,已将5.76亿元预付款计入减值损失2.08亿元。
【/h/]国美金融科技解释称,考虑到审批程序暂停及整体宏观环境,公司正在考虑是否终止转让协议。如果收购无法在2023年底前完成,它将通过博盛汇丰通知卖方终止交易。截至2023年9月22日,国美金融科技发布的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收购仍未完成。
【/h/]国美金融科技的核心业务包括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个人财产典当贷款、不动产抵押贷款以及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贷款。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国美金融科技分别亏损1.28亿元、563.8万元和222.9万元。截至2023年6月底,国美金融科技仅有20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