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首富”,虚名之下的困局
说到莆田的行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运动鞋,其次是民营医院和整形医院。
然而,财富榜上来自莆田的顶级企业家,很久都不是来自这两个行业。
2023年10月底胡润百富榜发布。其中,a股涂料上市公司三棵树的董事长洪杰以280亿元财富成为莆田首富,也是中国涂料行业首富。
相应的,三叔的表现也在2023年上演了“绝地反击”。10月13日,三叔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1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84.44%,其中扣非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103.99%。
在繁荣和增长的状态下,洪杰的总财富却大幅缩水。
相对于三叔之前的市值峰值,洪杰的财富大幅缩水,股票市值不断下跌,仅今年一年就下跌了30%左右——在此之前,三叔是a股市场罕见的超级牛股,不到三年就能涨十几倍。
57岁时,洪杰最大的个人成就是成为一家700亿级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和掌舵人。现在,他正在逐渐远离这个巅峰。更重要的是,想要回到那个制高点是极其困难的。
房地产红利不再,新一轮增长始终没有解决质量问题。再加上员工持股激进操作带来的压力,这个“莆田首富”压力很大。接下来将面对三棵树和洪杰,这是上台阶还是兴衰的关键节点。
第一,房地产红利,跳舞。
洪杰的成功离不开20年内种下的三棵树。
2002年,洪杰进军涂料领域,推出三树品牌。经过14年的努力,三棵树于2016年6月3日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
上市后,连续17个交易日的涨停让三叔迅速进入百亿俱乐部行列。登陆资本市场让洪杰的个人财富突飞猛进,成为真正的富豪。
三叔的成功也离不开他在商业上的长袖善舞。
在三叔的产品还没有正式上市的时候,洪杰就投入巨资在央视黄金时段做广告,然后在普天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招商会。这让三棵树一炮而红,收获了无数订单。
2005年9月,洪杰花大力气把三棵树打造成神六在涂料行业的唯一品牌合作伙伴。于是,第一个用飞船成功进行Tai 空实验的涂料品牌,成为了三叔的又一个标签。2008年,洪杰紧随其后,三棵树成为“神舟七号涂料品牌”。
这种操作在三叔的开发中很常见:
【/h/】洪杰在营销上不断做动作,努力在涂料上占领消费者心智,让三树一直走在国内涂料品牌前列。除了立邦漆,人们想到最多的大概就是三叔了。
2005年,三树荣获涂料行业“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三树”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当然,洪杰和三叔的成功也离不开时代。
看目前三叔发布的业绩报告。从2014年开始,三棵树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呈现“撑杆跳”式爆发。
当你思考2014年以来的经济形势时,这个“极”无疑是房地产。
三棵树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工程墙面涂料销售收入8.92亿元。到2020年,该产品部门的收入已经达到36.12亿元,增长到4倍。
相比之下,公司家装墙面漆板块的销售收入从2016年的5.65亿增长到2020年的10.69亿元,并没有翻倍。
装饰施工板块销售收入较为明显。2017年,这一收入纳入年报时仅为6500万元,但3年后的2020年,已经飙升至10.19亿元。三棵树在年报中不止一次提到,装修施工销售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部分房地产公司要求提供销售施工一体化服务,销售收入随着业务的拓展而增加。
只能说中国地产当年的奖金规模太大了,真香。
第二,提高质量是个问题。
房地产繁荣和衰落之后,困境和危机很快蔓延到相关行业。吃了那些年所有房地产红利的人,现在开始吃房地产行业的欠账和应收账款。洪杰也不例外。
2021年,一个晴天霹雳终于落在了三棵树的头上。报告期内,三棵树实现营业收入114.29亿元,同比增长39.3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17亿元和-5.62亿元,同比下降183.08%和232.99%。
三棵树在解释2021年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时表示,主要是由于8.14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其中,对财务困难的房地产客户单独计提减值准备,包括恒大、融创、金科和阳光城。
也就是说,那些已经破产或者濒临破产的房地产公司,是无法还钱的。
受此影响,三棵树从2021年开始一直处于焦虑和挣扎的状态。2021-2022年期间,三棵树有3个报告期处于亏损状态,4个报告期净利润同比为负。即使在2023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仍显示亏损-4286万。
随之而来的是2021年下半年三树股价下跌60%左右。
但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三叔逐渐扭亏,账目上的数据也逐渐变好。终于在2023年迎来了文章开篇提到的“大逆转”。
2023年,公司半年营收57.36亿元,同比增长21.86%;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223.95%。随着三季报不断的乘胜追击,一切似乎又回到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但是透过一个个优秀的成长数据,我们会发现很多让人不放心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应收账款。自2016年上市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不小。
2017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从19.48亿元增长至113.38亿元;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分别为5.77亿元、9.84亿元、19.25亿元、34.66亿元、42.87亿元和43.38亿元,分别占当期销售收入的22.04%、27.45%、32.23%、42.26%、37%和38%。
到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已经变成49.05亿元。
近50亿的应收账款,像一座大山,随时可能让三叔和洪杰喘不过气来。要知道,截至第三季度,其流动资产总额仅为88.02亿元。而且,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收款期高达175天。此后虽有所减少,但三季度仍在130天以上,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一方面钱收不回来,另一方面债务压力越来越大:2014年三叔资产负债率仅为42.92%;2022年,已经飙升至82.0%;到2023年,虽然会略有缓解,但还是79.98%。
今年三季报显示,三叔账户虽然有18.25亿货币资金,但短期借款达16亿,还有7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这些应收账款中有多少最终会变成坏账,有多少负债会变成未来会爆炸的地雷,成为投资者计算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会使洪杰的身价一步步缩水。
第三,自有员工,投资被套牢。
在此之前,欧宗荣和欧宗宏是莆田首富。他们创立的郑融集团和融信集团曾经是房地产领域的佼佼者。然而,随着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的衰落,洪杰和三叔开始带头。
可以明确的说,洪杰的大部分价值不是由业绩驱动的。与国内外同类企业相比,三棵树的估值明显过高,推动洪杰身价上涨的是外界的“信心”。
举个明显的例子,同行业的东方雨虹号称“防水毛”。第三季度,其营业收入是三树的两倍多,净利润是三树的四倍多,但市盈率只有三树的三分之一。
不仅战胜了东方雨虹,三树的市盈率也高出国际同行很多倍:国际涂料巨头宣威的市盈率为28.26,PPG工业的市盈率为22.3,是三树的一半。
对于三叔来说,实际盈利水平总是与市值相差甚远。然而,在不合理现象出现后,洪杰不仅很少给过高的市盈率降温,甚至以全力以赴的收益率鼓励员工花钱买自己的股票。
2018年10月以来,三棵树持续推进五期员工持股计划。洪杰的员工持股计划涵盖了资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如果员工自掏腰包损失本金,洪杰将按照10%的投资回报率对其进行补偿。
其中,第四期成交额10.98亿元,第五期成交额19.22亿元。
因为洪杰在三树的持股比例很高——67%以上,所以三树流通的筹码并不多。员工数次投入的巨额资金,轻松推动了公司股价。
只是股价涨的快,跌的也快。自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以来,三棵树的股价已下跌逾一半。目前其股价不到60元,而员工持股价格普遍高于80元,第五期持股成本甚至超过100元。
三叔员工热情,最后被套了一大堆,没有太多好转的迹象。我们只能期待洪杰像以前承诺的那样覆盖利润,这显然意味着洪杰和三树员工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压力。
不管老板多么想投资,多么想和员工一起发财,这个市场最终还是要有一套运行的规则的。上市公司不会靠自己的脚飞上天。资本家掌握着上市公司股票的定价权,他们的定价最终会基于外界对这家公司未来的预期。
第四,写在最后
除了行业的困境和创业者的能力,外界也会关注莆田的独特性。在中国商界,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h/】莆田企业众多,资本发达,知名度高。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规模大、体量大的企业并不多——上市公司只有3家,在福建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所以,“莆田首富”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响亮,但其实含金量不够。至少三叔和安踏,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宁德首富曾玉群,福州首富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首富”从来都是虚名。相比之下,对于洪杰来说,收回应收账款,降低负债率,弥补员工炒股损失,可能是更实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