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024年“国家账本”:28.5万亿元如何花?
【/h/]28.5万亿元怎么花?
【/h/]随着《关于2023年* *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 *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的公布,备受关注的“国家账本”也浮出水面,新一年的财政重点和方向也得以明确。
【/h/]汇总* *和地方预算,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万亿元,增长4%。在赤字率上,按照3%的安排,全国财政赤字为4.06万亿元,比去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此外,还将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这笔资金不计入赤字。
【/h/]庞大的支出预算将投向何处?
【/h/]毫无疑问,往年占比超过70%的民生领域仍占“大头”。根据预算,今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超过4万亿元,卫生、农林水和城乡社区支出均超过2万亿元。近年来,一直强调的科技创新也得到了有力保障。科学技术支出预算约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3%。
【/h/]△民生仍是财政支出重点来源:时代周报
【/h/]“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组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寿红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今年的* *预算投资和地方专项债比去年都有所增加,民生保障是其主要投资方向之一。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超过4万亿元。
【/h/]虽然每年财政支出的重点都在民生领域,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h/]根据预算支出安排,2024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将达到41,384亿元,同比增长3.76%,成为继教育支出后又一个财政支出超过4万亿元的项目。
【/h/]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的背后,有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原因。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22年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2023年突破1100万,达到1158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70万人。
【/h/]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就业优先导向。根据该报告,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超过1200万人。与2023年约1200万人的就业目标相比,似乎只是一个副词。不过,黄寿红在吹风会上强调,去年用了“1200万人左右”,今年用了“1200万人以上”,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做好就业工作的力度、决心和明确的政策取向。
【/h/]事实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考虑到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防范化解风险的需要,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2024年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十大任务中,“多措并举稳就业增收入”也排在首位。
【/h/]“这显示了对民生的极大关注,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24年经济运行风险挑战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必要把解决好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就业优先的政策取向。
【/h/]除了就业,社保是今年社保和就业支出突破4万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h/]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织密社会保障网”的目标下,其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在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h/]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1.7亿老年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今年,最低标准提高了20元,增幅为19.4%,这是近年来的较大增幅。
【/h/]第二,资金实力明显强于去年。
【/h/]除了关注“钱怎么花”,作为宏观政策的重要指标,赤字率的涨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h/]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前,外界对2024年赤字率的预测普遍在3%以上。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均预测赤字率将设定在3.5%左右。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认为赤字率最好保持在3.8%左右。
【/h/]事实上,中国财政赤字率以前基本保持在3%以下,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近年来赤字率波动较大。2020年赤字率首次突破3%,达到3.7%;2021年保持在3.2%,2022年回落至2.8%。
【/h/]2023年初,我国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不过,去年第四季度,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发行了1万亿元专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国债。受此影响,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将从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财政赤字率也将从3%提高到3.8%左右。
【/h/]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财政任务时明确提到,要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与去年3.8%的赤字率相比,今年的财政赤字率已经下降。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财政政策有所减弱?
【/h/]“这是一个误解,”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恒指出,2024年赤字率计划安排在3%,与去年初的赤字率持平,但赤字为4.06万亿元,高于去年的1800亿元;专项债券计划安排3.9万亿元,高于去年的1000亿元。
【/h/]更重要的是,未来几年将持续发行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用于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将率先发行1万亿元。“赤字、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合计8.96万亿元,超过去年赤字和专项债合计7.68万亿元,超过去年赤字、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合计8.68万亿元。”
【/h/]“还需要考虑的是,去年四季度发行的用于减灾防灾建设的1万亿元特别国债将主要用于今年,今年实际财政支出将明显增强,可动用的债务资金将多出约2万亿元。”罗志恒补充道。
【/h/]那么,实际财政支出的进一步增加是否会影响财政健康?
【/h/]对此,中国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高认为,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低,实现目标具有挑战性,财政实力的增加是合理的。“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财政可以适当地更加积极,没有必要强制遵守基于收入的固定支出。现代金融理念是,金融应该是反周期的形式。一般来说,经济越差,花的钱就越多,经济越好,花的钱就越少。”
【/h/]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同意当前的财政支出没有问题。
【/h/]在他看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空是足够的。“2023年我国政府债务余额约67万亿元,约占2023年GDP的53%,处于国际较低水平。其中,政府总体负债率约为21%,处于国际较低水平。总体而言,中国的财政政策空仍然是充足的。同时,在中国金融负债对应的资产中,许多基础设施项目都有现金流收入。”
【/h/]三是转移支付再破10万亿元。
【/h/]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黄寿红的通报,今年* *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安排了“10万亿元多一点”。这将是自去年以来转移支付总额第二次突破10万亿元。
【/h/]事实上,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预计为14.4万亿元,增长2%。其中,* *本级支出仅约4.1万亿元,* *对地方转移支付10.2万亿元,同口径增长4.1%。转移支付已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
【/h/]根据历史数据,近年来转移支付一直在增加。
【/h/]2013年,* *转移支付不到5万亿元,到2023年已超过10万亿元,十年间转移支付总额翻了一番。在一些地区,基层财政运行也更多依赖转移支付。
【/h/]为什么转移支付规模巨大且逐年增加,能否持续?
【/h/]“这种大规模的转移支付是必要的。”许高认为,转移支付规模之所以逐年扩大,是由于GDP的扩大和财政收入的总体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
【/h/]“* *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平衡地区间发展差异的重要手段。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拿了税收的‘大头’,所以* *原本需要将部分税收返还给地方政府,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针对性地返还,尤其是对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他说。
【/h/]在许高看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省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因此需要依靠* *财政转移支付来确保地区之间的相对平衡。
【/h/]预算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根据预算报告,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牢牢守住基层“三保”底线,转移支付需要保持一定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还要求* *财政要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并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省级政府要推动财力下沉,牢牢守住基层“三保”底线。
【/h/]“近年来,一些地区确实遇到了财政困难。”周认为,由于环境变化,一些地区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减税降费政策下,一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受到压力。而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可以得到一时的支持。而且随着经济活力的恢复,房地产有望逐步稳定下来,而地方收入自然也会增加。
【/h/]不过,周也提醒,应规范地方举债行为,提高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效率”。
【/h/]预算报告还明确要求,要把财政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政策效果;统筹把握财政收支政策,做好跨年度预算平衡;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继续做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促进财政健康稳定可持续运行,持续推动经济有效提质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