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淘锂”众生相:贸易商囤货半价割肉
【/h/]碳酸锂循环,每个人都想掌握它,但它就像一颗不可控的沙子。
【/h/]3月中旬,在前往伊春矿山的路上,有零星的大卡车经过成片的油菜花田和村庄,但几乎没有满载的卡车;两年前,这条路上满是装满“石头”的卡车。
【/h/]这种名叫“锂”的白色石头曾经掀起了一股“造富”热潮。村里的许多人投身于锂电池行业,成为锂矿矿工、选矿厂厂长和锂矿交易员...幸运儿一夜暴富的故事在宜春的大街小巷流传,矿山周围的碳酸锂加工厂遍地开花。
【/h/]然而,“致富神话”在伊春已不复存在,那里的环保问题得到了整改,碳酸锂价格暴跌了一年多。2023年5月,碳酸锂价格短暂回升,“抢锂热”似乎被重新点燃;然而,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不断见底,许多人“锂”想破灭而离开。
【/h/]周期波动,有人准确地从顶部逃离,有人迷失在迷雾中。
【/h/]首先,从风口跌落的“白色矿工”消失了。
【/h/]2022年锂价搭上“直升机”,当年年底碳酸锂现货价格一度突破60万元/吨。伊春许多村民组队到山里“找锂”,希望一夜暴富。
【/h/]在挖矿致富的道路上,锄头、铁锹、编织带等简单工具,挖掘机、农用车等重型机械,都可以被“白矿工”使用。如果他们彻夜不眠,他们可以挖掘出他们只能拥有半个月的“财富”。
【/h/]宜丰县是宜春市下辖县,境内锂矿资源丰富。曾从事碳酸锂贸易的蔡勇(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锂价疯涨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回来挖石头,去山里住一晚就能赚一两千元。”我每天都要往返宜丰矿好几次才能拿到货。我经常回来重新开始。一个月光油要6000元,去矿上的卡车都堵在路上了。”
【/h/]碳酸锂成了“抢手货”,镇上的加工厂和浮选厂也在疯狂招人。在500元/日本还是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蔡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那时候大家都去‘偷’石头。即使邀请一个人来“偷”石头,一晚上也要1000元,所以他们白天都睡觉和打麻将。
【/h/]这一阵碳酸锂让宜春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厂和碳酸锂加工厂迎来了光明时刻,也让江特电气(002176。SZ),该公司持有多个采矿权,扭亏为盈。“高安还有几家生产电池材料的新能源工厂准备关闭并开始破产清算。谁知道这阵风一吹,这些工厂前年就赚了二十多亿元。”蔡勇叹了口气。
【/h/]但这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2022年底,永兴材料(002756。SZ)卷入水污染风波,宜春锂矿环保整改开始。
【/h/]2023年2月,“宜春发布”发文称将在全市范围内严厉打击非法采矿、擅自采矿和无证采矿行为,严厉打击涉锂离子新能源产业有组织犯罪。三个月后,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印发《2023年宜春市自然资源重特大事故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提到严格监管,重点查处无证勘查开采、停产整顿期间擅自开采、越界开采等行为。
【/h/]据蔡勇介绍,当时,宜春对非法采矿的整治非常严格。“只要你开着面包车进出小区,就会有人拦下车,检查里面是否有石头”;偷石头的村民也会被举报,“该判的判,该罚的罚。”
【/h/]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江西省行政执法服务网发现,2023年1月至5月,通过现场检查和投诉举报,宜春奉新县、宜丰县存在非法开采甚至对外销售含锂瓷土的行为,最终多名自然人和部分企业被当地自然资源局给予行政处罚。
【/h/]江西省行政执法服务网显示,根据群众举报,曾某未办理采矿权登记手续,于2023年2月15日在山上非法开采含锂瓷石进行销售。最终,曾某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40%的罚款共计1303.4元;某矿山企业的高岭土矿超出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矿区范围开采。非法采矿总量为19.3万吨,最终被罚款1323.82万元。
【/h/]2023年初,碳酸锂价格开始下行。随着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跌和监管的严格,宜春的“炒锂热”有所降温。
【/h/]今年3月中旬,宜春的“淘锂潮”降到了冰点,聚集了许多小型矿山企业的宜春方鑫镇花桥工业园开始摇摆空空,只剩下门卫。时代周报记者在宜丰县矿山附近看到,过往车辆非常少,货车只是偶尔经过。没有蔡勇描述的热闹场面,现场特别冷清。
【/h/]二是押注锂价回升,囤货遭遇血亏。
【/h/]严格的监管是无照非法采挖和开采的“白矿工”消失的原因,但对于贸易商、浮选厂老板和其他从业者来说,难以捉摸的碳酸锂价格成了他们的“镰刀”。
【/h/]2023年春节前,碳酸锂交易商陈亮(化名)觉得价格已经跌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依靠2022年碳酸锂暴涨赚来的2000多万元,囤积了曾经的“硬通货”——2.0级和2.5级的锂云母然而,碳酸锂的价格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反弹,而是在当年春节后继续暴跌,陈亮2000多万元的货物大幅贬值。
【/h/]当时碳酸锂现货价格在2023年春节前跌至48万元/吨左右,但到了当年4月底暴跌至18万元/吨左右,跌幅超过60%。“(陈亮)打电话时也从最初的活力变得沮丧。”蔡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碳酸锂价格暴跌时,根本没人接盘,直到碳酸锂价格回升,陈亮才成功割肉。
【/h/]2023年5月,碳酸锂价格开始回升,并于月底升至30万元/吨上方。当时,一些人想带着“锂”来到宜春,希望通过倾倒锂渣和建设工厂生产线,喝一杯碳酸锂价格回暖的“热汤”。
【/h/]正是在这个时候,温商林明(化名)来到宜春“淘金”,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浮选厂。2023年7月开始正式生产。结果,锂的价格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开始下跌,林明的浮选厂自那以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h/]2023年蔡勇谈及的湖南郴州的矿山也因跌破成本线而选择不予处理。蔡勇算了一笔账,把矿石拉到了工厂。运费和加工费分别约为160元/吨和150元/吨。然而,一吨锂长石只卖了100多元。“即使矿石是免费的,生产一吨(货物)也要200多元。怎么做到的?”
【/h/]2023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资金不足的加工厂选择停产观望,流动资金充足的加工厂选择转行。
【/h/]根据蔡勇的说法,一些工厂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开始转型做磷酸盐浮选。“毕竟我们要给招聘的员工发工资。”
【/h/]宜春高安是全国知名的陶瓷生产基地。早年,由于陶瓷行业的“内卷化”和碳酸锂市场的飙升,许多当地陶瓷煅烧厂在2022年重建了生产线。到2022年底,江西产区30余家陶瓷企业计划切入锂电池产业,涉及碳酸锂精制、锂渣坯“二次提锂”等项目;仅在高安、宜丰、萍乡就有超20家陶瓷企业的近50条陶瓷生产线改造为锂渣生产线。
【/h/]然而,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改用锂电池的陶瓷生产线又转回生产瓷砖。
【/h/]2022年10月,江西佳乐美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乐美陶瓷”)投资5000万元,将原有的4条陶瓷窑炉生产线改造升级为年产80万吨锂渣生产线。今年1月,江西省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显示,佳乐美陶瓷计划投资8000万元对上述生产线再次进行改造,回归陶瓷釉面地砖生产线,计划于2025年12月竣工。
【/h/]对于停产或转产的企业来说,牌桌上还剩下“筹码”,但一些企业和贸易商在碳酸锂价格暴跌时被淘汰出局,他们选择出售生产线,忍痛“割肉”。
【/h/]2023年5月,碳酸锂贸易商黄伟(化名)认为20万元/吨的价格已经触底,囤积了价值200万元的碳酸锂现货。按照黄伟的想法,随着当年7月碳酸锂期货上市,买的人多了,碳酸锂肯定会涨价。然而事与愿违,黄伟未能把握住当年5月碳酸锂的上涨行情,随后碳酸锂价格一度跌至10万元/吨。最终,由于资金周转困难,黄伟选择了半价出售。
【/h/]无独有偶,2024年1月,宜春市袁州区某建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矿生产线(机器设备)在阿里资产进行第二次拍卖,最终市场价200万元的设备以171.3万元成交。
【/h/]第三,锂价迎来“小阳春”,“挖锂人”正伺机再次入场。
【/h/]在2023年下半年锂价一路暴跌后,宜春矿也陷入了冬眠。
【/h/]今年3月中旬,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宜春时,只有4座矿山开工建设。宜春一位锂电池资深员工刘浩(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去年11月左右,当地矿场基本上全年都是爆满状态,之后矿场就相当于停工了。“后来,碳酸锂的市场表现一般。再加上大年三十,第一季度是常规淡季,最好停止开会。”
【/h/]今年2月底,锂的价格出现反弹迹象,截至4月2日稳定在11万元/吨附近。至于碳酸锂价格反弹的原因,李珍研究的创始人莫克认为,这是由于下游订单的预期改善和行业的周期性反弹,这也与传闻中的宜春开工率因环境问题而下降有关。不过,时代周报记者从多方获悉,伊春矿山企业已于3月底逐步开工建设。
【/h/]碳酸锂的这波“小阳春”能持续吗?目前业内普遍共识是2024年碳酸锂供大于求,但供给端增量预期仍存争议。
【/h/]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高级研究员方李喆指出,2024年碳酸锂价格走势取决于行业内部博弈是明朗还是升温;五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能源金属首席分析师张凯斯预计,短期内很难看到矿业企业破产和清算。
【/h/]“如果碳酸锂的价格持续低迷,许多工厂将会倒闭。”蔡勇说。虽然蔡勇现在不从事碳酸锂的贸易了,但每天仍有很多人给他发信息。“有些是买家,有些有货的老板问我要不要货。2022年(锂辉石)是7万元/吨,现在卖到2000多元一吨,还要求老百姓买。”
【/h/]“但说实话,你不知道锂何时会上涨。”在蔡勇看来,虽然碳酸锂的价格在25万元/吨可以更好地盈利,但只要达到20万元/吨,许多工厂就会开工。“我也在等待价格变化来等待机会。这个事情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