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垫底到领先,郑州的机会来了?
今年三季度,河南经济数据一公布,很多人都在为郑州担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河南GDP 47785.44亿元,3.8%的增速在全国十大省份中最低。
没想到,郑州迎来了转机。前三季度GDP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435.9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居万亿城市第二位。由此,郑州位居全省第一,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增长动力从何而来?近日,当地媒体陆续发布“红名单”。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全省第一,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第一,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二。
工业竞争力弱曾被认为是郑州最大的经济软肋。这个成绩,对郑州来说,就像是“长舒了一口气”,同时新的考验摆在我们面前:
河南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近年来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2021年将跌出五大工业大省。郑州能否成为河南工业振兴的强大支点?尤其是郑州都市圈晋升“国家队”后,郑州是如何带领“内圈”城市突围的?
我
这两年,郑州交出的经济“成绩单”并不是很理想。
在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关键节点,郑州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当地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郑州地区生产总值1043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7亿元,同比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4212.2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6070亿元,增长4.9%。
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
前三季度,郑州不仅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第一,还获得了河南省增长冠军,在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三(9%)。
这也成为郑州近两年为数不多的“亮点”时刻。具体来说,哪些重点行业贡献最大?
在上述产业的强劲增长下,郑州成为继长沙之后全国第16个前三季度GDP超万亿的城市。在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于新安看来,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郑州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和趋势。
二
更进一步,郑州工业的“回血”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拉动的。
据统计,前三季度郑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比上半年加快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4%,第二产业增长26.0%,第三产业下降1.7%。
同期,郑州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6%,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中部6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2018-2022年郑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图片来源:郑州市统计局官网。
郑州工业投资的激增并不是一个突然的变化。
数据显示,2021-2022年,郑州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负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速才转正至0.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1%,拉动投资增速6.2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2.2%,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其固定投资增速能够企稳并“回归正轨”,是由工业投资的强劲带动的。要加大投入,离不开高能大项目的支撑。
郑州今年争取项目有多努力?
在吸引新项目的同时,郑州也在努力加快重点项目的开工和投产。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今年4月,郑州比亚迪项目正式投产。这被当地视为“河南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自2021年9月签约以来,该项目37天内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创造了河南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速度。
与此同时,包括SAIC郑州新能源电力生产基地动力电池项目、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项目(蓝骏)等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也为郑州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带来了新的动力。
三
郑州作为工业时代的崛起之城,不仅孕育了“一厂为国赚十八厂”的棉纺工业,也见证了宇通、日产等品牌带动的汽车工业辉煌时代。
然而,在新旧产业更替之下,这些产业中,有的已经“离开”成为历史,有的还在等待下一个机会。即使是现在,郑州工业依然保留着历史遗迹的影子。
比如北师大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总结,目前郑州的产业面临着传统产业和国内市场的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专而不精、大而不强、全能而不专的问题。
长期来看,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郑州要做的是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主导产业升级,从而带来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后劲。
一方面是自身的转型升级,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也承担着带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任务。
近年来,河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2021年将跌出工业五大省。今年1-4月,河南工业增加值下降0.3%,成为全国四个负增长省份之一。
即使前三季度河南工业增加值增长4.0%,与全国持平,但仍然排名靠后。工业增长乏力也成为河南经济失速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河南GDP增速(3.8%)从31个省份倒数第四,经济总量领先四川的优势进一步缩小。
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全国第10个都市圈规划。
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领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5000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河南省委顾问团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郑州都市圈建设仍面临郑州首位度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郑州经济首位度达到21.9%,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机遇与压力并存,“中原第一城”能否突破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