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第一大省,开始“砸”铁饭碗了

ze1年前健康463

【/h/]铁饭碗越来越不“铁”了。

【/h/]我

【/h/]继多个人口小县主动“瘦身”后,中国户籍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有所动作。

【/h/]日前,河南省启动事业单位改革,省级事业单位精简不低于50%,事业编制精简不低于30%,财政拨款比例精简不低于10%。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低于16人的事业单位。

【/h/]这意味着河南的省级机构数量将减少一半以上,相关机构的编制也将减少,一些“小而弱”的机构将不复存在。

【/h/]这一轮改革无论是涉及面之广还是力度之大,都远超此前各地的试点。

【/h/]作为我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下辖17个地级市、153个县区、2458个镇/街道,总量居全国第一。

【/h/]行政区划多,各类人员规模自然比较大。与人口小县相比,河南的机构改革无疑更具代表性和信号性。

【/h/]众所周知,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国企编制往往被视为“铁饭碗”,成为“体制”的注脚。

【/h/]作为最稳定的工作,一旦你加入了这个行列,你就不会被轻易解雇。在经济波动的背景下,制度的避险效应愈发凸显。

【/h/]所以近年来,千军万马都在争夺考编。

【/h/]去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300万,各地省考报名人数超过500万。至于为考试而编制的“陆军番号”,更是数不胜数。

【/h/]不仅如此,各地还出现了大规模的编外人员。

【/h/]所谓“编外人员”是指没有政府机构和单位编制的人员,并广泛存在于城管、辅警、医疗、教育等系统,俗称“聘用工”或“合同工”。

【/h/]即使工作人员内外有两个世界,待遇大相径庭,但作为离铁饭碗最近的岗位,无数人还是趋之若鹜。

【/h/]无论编制内还是编制外,最终都要靠财政供养,都属于广义上的财政供养人员。

【/h/]如今,当“财政过紧日子”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时,各地终于开始着手处理“铁饭碗”问题。

【/h/]二

【/h/]铁饭碗被“砸”了多少?

【/h/]他们都是铁饭碗,但“分量”和“含金量”完全不同,所以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

【/h/]如果把权力看成一个“同心圆”结构,编外人员在最外缘,事业编制在中间,公务员在最里层。

【/h/]“编外人员”首当其冲,范围最广,力度最大,有些地区甚至更加整齐划一。

【/h/]目前,黑龙江、湖南、湖北、云南、安徽、内蒙古等多地已经开始出清编外人员。

【/h/]其中,哈尔滨力度最大,要求相关编外人员每年减少20%,市级机关5年内减少。

【/h/]编外人员又被称为“影子员工”,是作为编外人员的补充而存在的,但“准铁饭碗”毕竟不是真正的铁饭碗,在每一轮精简中势必首当其冲。

【/h/]随之而来的是事业编制。尽管裁员的压力越来越大,但“裁员”并不容易。

【/h/]河南这一轮机构改革就是这样。

【/h/]据报道,在省级层面,除学校和医院外,地方机构精简了60.7%,事业编制减少了46.9%,部门领导职数减少了9.3%,部门领导职数减少了25.5%,远超最初的改革目标。

【/h/]不过,这些精简后的机构并没有全部消失,有的下沉到基层部门,有的用于科技、教育、民生等关键领域。

【/h/]数据显示,河南省已有5638个县(市、区)从省直改革中收回事业编制,省科学院、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获批3300多个。

【/h/]至于最里面的行政编制,除了人口小县,在各地影响不大,部分地区甚至有“扩招”现象。

【/h/]早在2020年,山西就启动了人口小县的机构改革,从事业单位改为党政部门,不仅减少了编制,还减少了领导职数。

【/h/]作为典型的山西省浮山县,党政机构从35个减少到22个,科级领导从154个减少到128个,涉及改革的县直属机构从179个减少到40个,减少了78%,涉及改革的机构从1944个减少到970个,减少了约一半。

【/h/]当然,即使“铁饭碗”减少,也不会像企业裁员那样猛烈。该系统最擅长的是循序渐进。

【/h/]精简编制一般有一个过渡期,被裁减的人员要么提前退休,要么下沉到基层,要么以“退三进一”的方式慢慢消化,即每退休三个人就可以增加一个新人。

【/h/]当然,这只是一个人口小县的试点项目。

【/h/]这些县相对特殊,人口不到10万,面临人口自然负增长和劳动力外流的双重压力,财政支持负担相对较重,因此改革走在前列。

【/h/]但对于更多的城市来说,在清理编外和公共机构之前,向内削减并不容易。

【/h/]相反,由于退休潮的出现和就业政策的存在,从国考到省考的招录人数有所增加,但却出现了罕见的“公务员扩招”现象。

【/h/]所以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热度越来越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h/]三

【/h/]你为什么突然开始“砸”铁饭碗了?

【/h/]长期以来,两位数的GDP增长、不断飙升的卖地收入、沿海地区持续的转移支付,让很多地方的“钱袋子”极其充实,供养编外人员不成问题。

【/h/]由于人口市场仍在上升,一些市县即使面临年轻人外流,仍能在当地自然人口的贡献下保持总人口的正增长,财政供养人员也能相应扩大。

【/h/]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每个城市都追求扩张性思维。

【/h/]城市框架不断扩大,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展,行政区划和机构数量也相应扩大。编制的扩大可能是有限的,但编外人员正在悄悄扩大。

【/h/]然而,任何扩张都有尽头,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钱”。

【/h/]整体经济正在改善,但一些领域正在经历增长困难,房地产正面临20多年来最大的转折点。再加上地方债务问题的存在,自然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

【/h/]与此同时,人口市场见顶,约2/3的省份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在一些地方,除了省会城市外,所有城市的人口都在减少,而县的人口则减少得更快、更急剧。

【/h/]不能忽视的是,沿海地区作为转移支付的主要贡献者,也受到地缘政治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影响,转移支付空之间的差距可能没有那么大。(见《10万亿转移支付,谁拿走了》)

【/h/]换句话说,即使财政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也没有必要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保持如此庞大的财政支持人员格局。

【/h/]因此,在人口减少、财政增长有限的情况下空,精简军队、简政放权是必然选择,财政“过紧日子”也是必然的。

【/h/]不久前,有关方面提出要“习惯过紧日子”,这意味着这不是短期选择,而是未来的常态。

【/h/]体制内待遇下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铁饭碗”自然很难再像过去那样牢不可破。

【/h/]因此,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个人面对不确定性的唯一选择。

相关文章

新潮能源338亿资产控制权迷局

作为一家曾卷入“双头董事会”、“假茅台事件”等纠纷的上市公司,新潮能源(600777。多次转手的SH)再次掀起波澜。记者获悉,2023年三季报持股9879.5万股的新股东深圳市弘宇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以...

H&M们在中国批量关店

H & ampm等快时尚品牌在密集关店后迎来了盈利拐点。3月27日,H & ampm集团发布2024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截至今年2月29日,H & ampm集团净收入同比减少2%至536.99亿瑞典克朗...

一家老牌VC突然宣布:停止投资

2023年的这个冬天又有风投爆出新招。 2023年12月初,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OpenView Venture Capital突然发布声明,宣布停止投资新项目,并裁员大部分。 OpenView不是无...

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一般遵循以下脉络: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充分利用经济中的要素,达到一定水平后依靠技术进步,最后看是否有合适的制度来推动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只要能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

中东土豪砸钱,拟入股国内公募巨头

【/h/]中东主权基金“下手”国内公募基金,而这次的目标是头部玩家——华夏基金。【/h/]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QIA)将收购华夏基金10%的股份。市场消息称,卡塔尔投资局...

国家统计局:12月份PMI为49.0%,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财联社12月31日报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下降。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