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十强省份卡位战,最有机会的是这三地

ze1年前健康979

【/h/]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h/]目前已有31个省份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个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入2万元大关。其中,上海继续稳坐榜首。第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40元,其次是北京的22481元和浙江的21352元。

【/h/]在“万元户”方面,目前已有14个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湖北、湖南首次分别突破10512元和10288元。

【/h/]目前已有8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国家线”。

【/h/]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能够跑赢“国家线”的省份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h/]从名义增速来看,一季度有12个省份的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2%),而去年同期只有9个省份。

【/h/]具体收入方面,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国家线”,与去年同期持平。只有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和山东等8个省份长期保持不变。

【/h/]此外,代表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并未下降,但在近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的占比有所回升。

【/h/]十大“卡位战”

【/h/]在当前的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辽宁、重庆和内蒙古的十大“卡位战”最为焦灼。

【/h/]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8强的排名相对固定,而安徽、湖北、湖南长期排在第12、13、14位,变动相对较小。反观辽宁、重庆和内蒙古,这三个省份的排名几年来一直在第九名到第十一名徘徊,而且位次也发生了多次变化。

【/h/]从GDP总量来看,辽宁、重庆、内蒙古的经济排名不够靠前。

【/h/]2024年第一季度,重庆的经济体量仅排在全国第16位、辽宁第18位、内蒙古第20位。然而,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角度来看,这三者是最有希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后备力量”。

【/h/]“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得益于其城镇化率比重较大。”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时代财经。

【/h/]从城镇化率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2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6.2%。同期,重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67%,在中西部地区领先,超过东部沿海地区的福建和山东;辽宁为73.51%,高于全国7.3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末,内蒙古城镇化率达69.58%,领先全国3.38个百分点。

【/h/]“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工业基础和较高的城镇化率。作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西部金融中心,重庆近年来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的智慧农牧业和矿产资源禀赋对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这些都有利于三省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曾刚说。

【/h/]他还提醒,与GDP等数据相比,人均可支配收入更能直观反映地区的真实经济水平,但收入的提高离不开经济发展。“如果不能及时推动经济转型,抢占前沿科技经济高地,未来收入很难更进一步。”

【/h/]避免“平均化”低收入人群。

【/h/]除了十大“卡位战”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内部差距正在缩小。

【/h/]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排名第一的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703.8元,而垫底的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655元,相差约11.3倍。据《西藏商报》报道,2024年第一季度,西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国第一,达到5576元,与同期上海的差距缩小至4.4倍左右。

【/h/]但与此同时,代表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并未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明居民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当基尼系数在0.2至0.3之间时,则较为平均,当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时,则较为合理,当基尼系数在0.4至0.5之间时,则差距过大,当基尼系数大于0.5时,则差距较大。

【/h/]从趋势上看,中国基尼系数在经历了2008年至2015年的长期下降趋势后,近年来略有回升。2008年,中国基尼系数从0.491的高点开始逐年下降,2015年达到0.462,为十多年来的低点。然而,2015年后,基尼系数再次反弹。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基尼系数为0.467,较2021年末上升0.001。

【/h/]近年来基尼系数有所回升。

【/h/]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向云华表示,不同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较大,包括历史因素、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政策力度等因素。有一定的差距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 *转移支付来保证地区之间的公平发展。

【/h/]“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变化下,实现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长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低收入者被‘平均化’的情况。”中国政策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各地区之间很难做到绝对平等,但也应避免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化”。

【/h/]从实际角度来看,一小部分人感受到了“温差”。

【/h/]以2023年数据为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h/]不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3月底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居民收入感受指数为47.1%,较上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也低于50%的荣枯线。其中,69.1%的居民认为自己的收入基本没有变化,12.6%的居民认为自己的收入在增加,只有18.4%的居民认为自己的收入在减少。

【/h/]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2%,较2023年一季度的31.58%提高了0.62个百分点。

【/h/]此前同期,除2020年因疫情因素增加外,数据呈下降趋势。

【/h/]今年一季度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有所上升。

【/h/]“没必要过度紧张,但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曾刚表示,这一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状况,大宗消费低迷导致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例被动上升。

【/h/]不过,大宗消费意愿不高的情况可能会迎来改善。根据央行4月初的调查报告,17.5%的居民打算在未来三个月内买房,这一比例明显高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16%。

【/h/]此外,倾向于“多花钱”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倾向于“多存钱”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

【/h/]徐洪才指出,当前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而收入是消费的大前提。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消费有所恢复,但消费者消费意愿仍然不足,消费能力有限。当前首要任务是稳就业、保居民当期收入。至于未来,我们应该加快提高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并给予居民预期的保障。

相关文章

“通货膨胀”的中国式误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通货膨胀。这也是我们数据系列的一集。事实上,我一直想谈论通货膨胀,因为在中国语境中有太多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与一些语言问题有关。通货膨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夹杂...

阶段性成长股投资中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职位是如何添加的?许多价值投资者以这种方式投资股票:看到一些人推荐的公司的增长逻辑,我对其行业、产品、竞争对手和客户进行了详细研究,然后用财务报表进行了验证。我发现这家公司确实不错,但估值太高,股价处...

连续亏损、募资自救,新希望面临“生存之战”

这是新希望六和股份(000876。自从常陆从父亲手中接过董事长一职以来,SZ(以下简称“新希望”)就面临着一场“生存之战”。 我们来看一组财务数据:2021年,新希望净利润巨亏95.91亿元;20...

你交的社保,竟然不算社保基金?

2023年12月6日,财政部发布《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 不是,这里说的社保基金和你说的社保是两回事。 社保基金通常指社保基金,你说的社保就是社会保险基金...

上市公司们为什么不爱理财了?

上市公司理财产品认购金额下降超过30%。 Wind数据显示,2023年,a股上市公司理财产品(注:此处“理财产品”按Wind分类,既包括结构性存款等存款产品,也包括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信托等资产管...

文旅大战用力过猛,可能会透支经济

【/h/]去年,淄博烧烤事件后,掀起了一股“旅游热”。岁末年初,哈尔滨到处都是“小土豆”,烧油更是热闹非凡。许多文化和旅游部门尽力吸引游客。【/h/]这是文化旅游主管们聚在一起拍照的一个小场景。河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