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永利:年内人民币汇率或难重回“7”以下
【/h/]美联储在2022年开始大幅加息以应对通货膨胀,这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美联储最近的“叫卖”和预期的加息导致许多国家的货币遭遇逆风。
【/h/]其中,亚洲多国货币大幅贬值引发广泛关注:日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160日元关口,创下1990年以来新低;韩元和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不容乐观,贬值率接近或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
【/h/]事实上,16年前,美联储同样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之一,进而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然而,尽管是美国引发了金融危机,但美元对其他货币尤其是亚洲货币的汇率却大幅上升。
【/h/]“我们的货币,你的麻烦。”几十年来,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的傲慢言论不断得到验证。
【/h/]它也是一种货币。是什么决定了美元的广泛影响力?在亚洲货币集体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如何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时代更迭之际,借助蓬勃发展的数字货币技术,人民币国际化是否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h/]在这方面,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世界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首任中国大陆理事王永利在其新书《货币裂变:信用货币颠覆认知》中从全球视角分析了货币金融的本质。
【/h/]△《货币的大裂变:颠覆认知的信用货币》作者:王永利,出版社:中文译文出版社。
【/h/]王永利认为,在当前全球货币金融环境下,人民币数字化和国际化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很难回到“7”。目前,中国应该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发展,并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
【/h/]王永利还警告说,美国高额公共债务的重新扩张和粘性通胀指数已经使美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市场应警惕美国可能爆发的信贷危机,而持有巨额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应做好更多准备。
【/h/]中国仍需降息。
【/h/]时代财经:目前许多亚洲货币面临压力,但欧元、英镑和加元等欧美货币相对稳定。为什么会有对比?
【/h/]王永利:一国货币的汇率是将其购买力与其他国家的购买力进行比较的结果。其变化受经济基本面走势、利率走势、国际形势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很复杂。
【/h/]2022年3月美元快速加息后,美国基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尽管一些主要经济体跟随美国加息,但加息后的基准利率水平与美国没有明显差异。
【/h/]从经济发展势头来看,虽然美国通胀较为强劲,但就业数据仍能保持相对稳定,GDP也有一定幅度增长。结合其原有的经济体量,这为美元汇率的走强提供了一定的底层基础。
【/h/]目前集体承压的亚洲国家基准利率与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相差甚远。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间热战不断,冷战、经济遏制和军事对抗日益加剧。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欧美国家在亚太地区制造了地区紧张局势,这也导致许多亚洲国家的资本外逃和避险需求激增。
【/h/]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欧元、英镑和加元此前跌幅较大,但由于其过去良好的经济基础,与亚洲国家相比,货币汇率的跌幅相对有限。
【/h/]时代财经:当前,中国国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虽然M2(广义货币)很高,但CPI和其他数据很低。在众多亚洲货币的打压下,人民币未来走势如何?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如何发挥作用?
【/h/]王永利:我个人认为,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MV=PT,M是货币供应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物价水平,T是社会交易量)不再适用。社会货币总量更多地取决于社会中可交易财富的价值。
【/h/]中国货币M2总量的扩大并不意味着真正进入流通领域并用于交换交易的货币量必然会扩大,一些货币可能会退出流通领域并进入沉淀或休眠状态,因此CPI或通胀率仍可能保持低位。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的预期正在减弱,其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
【/h/]当前,中美货币政策方向存在较大分歧。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年内降息存在阻力。然而,中国仍需要降息。由于中美基准利率的差距,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很难回到“7”以下。
【/h/]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社会就业,中国应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发展,宏观政策需要进行逆周期调整,并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其中,仍然有许多工具和方法来降低利率和RRR,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甚至帮助财政扩大债券发行和公共支出。
【/h/]历史惯性催生“黄金购买热”
【/h/]时代财经:出于对经济和金融风险等因素的担忧,目前全球出现了购买黄金的热潮,有声音认为我们应该回归金本位制度,增强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然而,有些人认为黄金是“不下蛋的鸡”,根本无法抵御风险。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h/]王永利:首先,黄金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的货币。无论是在以黄金为基础的“金本位制”下,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直接作为货币或纸币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全球金本位制。因此,人们仍然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即黄金可能充当货币,或类似的货币。
【/h/]但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其核心功能是交换媒介。
【/h/]就价值尺度而言,包括黄金在内的任何天然实物货币最终都将拥有有限的地球储量,作为货币的供应甚至更加有限。然而,从理论上讲,全球可交易财富的价值可以无限增加。用有限的储备作为货币来对应无限增长的全球可交易财富的价值,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
【/h/]其次,作为国际中心货币,一方面美国政党纷争不断,国债规模接近35万亿美元,利息支出与美国GDP之比已达2.45%。另一方面,美国的就业数据仍然良好,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其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短期内仍未被超越。因此,不同的市场主体会根据自己的信息和持仓情况做出不同的判断。
【/h/]需要指出的是,当市场不信任现有的主权信用货币时,由于历史惯性,市场参与者会选择购买黄金作为价值储备来对冲相应的风险。这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目前来看,这种历史惯性还没有被打破。
【/h/]此外,虽然黄金不计息,会给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机会成本,但对于个人而言,任何资产配置都无法100%保证抵御风险。就央行而言,仍有加大外汇处置力度、通过大规模黄金交易控制货币总量等考虑。
【/h/]但需要反复强调的是,黄金作为目前的一种特殊商品,有很多优点,但世界货币体系不可能回到“金本位”。
【/h/]时代财经:目前,除了实物黄金价格飙升之外,被称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最近也经历了大幅波动。你如何看待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未来?
【/h/]王永利:从货币的历史演变阶段来看,世界货币从贝壳、羽毛等“天然实物货币”发展到金银等“监管金属货币”,再到金银等实物金属货币支持的金本位货币,最后完全脱离实物货币而成为信用货币。货币在演化过程中不断去除其不必要的物理载体和外在形式,突破货币供给、运行效率和成本风险的自我约束。
【/h/]与当前的信用货币相比,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可以充分发挥货币作为“价值衡量手段”和“交换媒介”的核心功能,这是未来货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币等去中心化数字加密“货币”不会成为真正的货币。
【/h/]比特币的供应方式是总量锁定、分阶段、每四年减半。理论上,到2140年,所有2100万枚比特币都将被分发。因此,与黄金一样,使用有限的储备作为货币注定无法应对全球可交易财富价值的无限增长。
【/h/]其他脱离国家主权、宣扬“非国有化”、去中心化和超主权的加密货币也很难成功。事实上,如果没有国家主权和法律对最高级别的货币和财富的充分保护和监督,完全依靠加密算法和分布式技术提供信用保护将不可避免地形成各种分叉币和山寨币。
【/h/]因此,比特币等去中心化加密货币更多是基于一些人的投资信念。
【/h/]数字人民币仍存争议。
【/h/]时代财经:比特币的流行推动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等技术的发展。今年3月,曾被欧美用作金融制裁武器的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表示,将在未来1-2年内推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互联网平台。作为Swift在中国大陆的首任董事,您认为此举将对中国的货币金融产生什么影响?
【/h/]王永利:此举更多是SWIFT为保持领先地位而提前布局,不应被过度解读。
【/h/]SWIFT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支付通信渠道和最重要的跨境贸易金融基础设施,但它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目前,世界各国央行纷纷“转身”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货币。SWIFT也必须跟上时代并迅速转型,否则可能会被其他新的数字货币国际支付通信平台所取代。
【/h/]就技术而言,中国已经掌握了类似SWIFT的相关技术,完全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可行的国际支付通信渠道。然而,关键是如何获得外国金融机构的信任,并使其在各地区受到欢迎。此外,交易成本和效率也是重要的竞争项目。
【/h/]此外,鉴于中国目前庞大的经济体量和频繁的对外货币金融交流,如果SWIFT剥离中国业务,将自掘坟墓。事实上,SWIFT所谓的踢出俄罗斯只是踢出俄罗斯境内的部分金融机构,并不排除整个俄罗斯。但在SWIFT对中国相对中立的当下,中国仍需重视最新技术和相应人才的储备。
【/h/]时代财经:你提到各国央行纷纷“转身”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货币,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已久。能否介绍一下中国数字人民币的最新进展?数字人民币对我国货币国际化有什么影响?
【/h/]王永利:虽然数字人民币已经推出四年了,但仍处于试点阶段。一个国家货币体系的变化关系到整个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稍有变动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应该出现错误。相关层面的谨慎也应得到理解。
【/h/]不过,从此前试点情况来看,学界对数字人民币的内在逻辑和定位仍存在讨论。
【/h/]目前,人民币的数字设定为M0(流通中的现金),但个人认为这个数字还有待商榷。目前,随着记账和移动支付的广泛使用,流通中的现金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不断下降,2019年春节后已不足4%。现金支付在总支付额中的比例更低。
【/h/]因此,如果投入巨大资源创造的数字人民币只能用于替代现金(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替代)并在小范围内使用,其规模和功能将非常有限,更难以满足国际支付流通的需要,其实际价值和生命力可能会出现问题。
【/h/]至于数字人民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在我看来,数字人民币很难快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事实上,任何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都取决于该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目前,中国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不同。人民币国际化迫在眉睫,需要稳步审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