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人转型:从卖理财开始

ze1年前健康283

1。金融工作场所插图的投资银行文章

【/h/]出差一天后,徐贵晚上8点回到酒店,打开电脑继续整理一位城投客户的信息。

【/h/]作为一家中型证券公司省级分公司投资银行部的总经理,徐贵不仅要负责债券承销、并购等传统投行业务,还面临着一项新的挑战:公司要求他带领部门员工销售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这让他感到焦虑。

【/h/]理财产品的销售一般由公司的机构客户部负责,但现在被分配给了投资银行家。当公司首次发布这项工作的指标时,投资银行部的大多数员工都极为反对,但最终他们勉强接受了这一安排。

【/h/]自2023年8月底以来,证监会提出分阶段收紧IPO(首次公开发行)节奏,同时加大对IPO的审核和监管力度。2024年上半年,新“国九条”等政策陆续发布。监管正在加强上市审核,压实中介机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责任。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对证券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给从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h/]IPO业务的大幅下滑带来了投行业务的大幅下滑,这给处于金融行业金字塔顶端的投行精英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全面注册制后投行团队的扩充成为券商“降本增效”的主要发力点。一方面,证券公司投行部门裁员降薪的消息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各家券商投行部门纷纷主动做出战略调整,以适应行业“新常态”。

【/h/]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投资银行家,徐贵没想到的是,券商的转型实际上是从投资银行家销售理财产品开始的。

1。投资银行家销售财富管理。

【/h/]徐贵最近很担心。

【/h/]自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公司几乎要求“所有员工”销售其理财产品,包括投行业务人员。这是他从事投行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情况。

【/h/]目前销售理财产品指标纳入2024年工作考核指标。如果他们达不到标准,最终将影响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

【/h/]因此,尽管徐贵从事债券发行、并购等投行业务,但它也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

【/h/]徐贵城投平台公司人脉比较多。现在这类公司的资金也很紧张,更难有闲置资金进行理财。

【/h/]与投资银行家接触较多的上市公司可用于财富管理的资金较少。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沪深两市共有475家上市公司使用自有或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减少超五成,创下近五年同期新低。这475家上市公司共认购了2271只理财产品,同比下降55.28%。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理财产品认购规模为1656.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75%。

【/h/]徐贵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并不顺利。上市公司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要考虑安全性,然后再考虑收益率的高低。因此,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券商发行的理财产品没有明显优势。

【/h/]令徐贵担忧的不仅仅是销售理财产品。自今年上半年以来,徐贵的预支奖金已经停止。提前发奖金意味着2024年的年终奖将在当月工资中提前发放。此外,公司将各种考核指标提高了很多,如果失败,员工的工资将大幅下降。

【/h/]华东某券商也推出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过去,公司的后台部门如总经理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和党群办公室都是独立运作的,但今年实施了“三办合一”或“两办合一”的整合策略,以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h/]监管的加强对公司投资银行部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项目预审阶段,这家经纪公司变得更加谨慎和严格,这导致许多项目在审核过程中暂停。此外,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IPO业务的减少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产生了影响。虽然公司大部分中后台员工的固定工资没有大的变化,但2023年的年终奖却大幅减少。

2。不再有项目。

【/h/]今年城投、发债、IPO等业务开展难度加大,徐贵的福利待遇也有所降低。

【/h/]谈及上半年的业务变化,徐贵用“艰难”二字概括。2023年底,公司内部部分项目未获批准,导致他现在手头没有多少存量客户。

【/h/]在IPO业务方面,徐贵觉得2024年监管趋严,很多IPO项目被“卡脖子”,项目周期太长,政策影响等不确定因素太多。

【/h/]2024年第一季度,IPO数量和募资总额延续了2023年最后两个季度的下降趋势。IPO数量降至30家,募资总额降至235.6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74.77亿元相比下降59%。证券公司的证券承销收入也相应减少。

【/h/]发债业务方面,在城投债收紧后,城投目前专注于“借新还旧”,因此弱资质城投发行新债的难度越来越大。

【/h/]目前,徐贵的工作重点是帮助一些地方政府重组新城市投资平台的资产,并在满足条件后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从搭建新平台到评级、发债,整个周期相对较长。与IPO项目相比,城投债的发行周期相对较短,这至少可以确保徐贵在2024年顺利完成绩效考核。“什么生意赚钱就做什么。”

【/h/]今年,徐贵会展业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不再挑剔新项目,只要项目有可能落地,他都会积极沟通。

【/h/]在此之前,徐贵每年都会承接一些现有客户的融资业务,有融资需求的新客户也很多。因此,他对项目很挑剔,喜欢做当地大型企业客户。单笔融资规模大,客户相对优质,项目更容易落地。

【/h/]今年上半年,徐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严峻的市场环境迫使他调整策略和心态,放弃挑剔的态度,采取更加灵活包容的策略。

【/h/]这种变化意味着他需要对所有潜在的项目机会持开放态度,而不局限于特定的类型或规模,以确保他能够抓住每一个可能带来收入的项目。与此同时,徐贵需要在项目评估和风险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以保持业务质量和可持续性。

【/h/]2024年以来,券商发债、IPO等业务竞争更加激烈,优质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券商靠拢。优质公司也将在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中选择更适合的融资方式。

【/h/]例如,目前西部某大型国有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和发债。每个月底,公司都会制定下一个月的融资计划,银行和券商都会参与竞标。最终,公司将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利率做出选择,“价格最低者胜出”。

【/h/]徐贵发现,优质的IPO项目或债券发行项目(如大型中央国有企业)更接近头部券商,这对中小券商来说更具竞争力。

【/h/]4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及整改问责情况的报告》,提出“适时合理调整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国有金融资本比例”“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h/]这意味着券商的“头部效应”可能加剧,证券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

【/h/]徐贵压力很大。在他看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业务的突破和发展。

【/h/]第三,探索新机遇

【/h/]在监管部门提出的“培育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的方向指引下,证券公司投行部门加快了业务转型。

【/h/]头部券商开始在一些关键领域加大投入,包括升级以投顾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模式,提升以并购为重点的投行综合服务能力,优化以衍生品、固定收益和大宗经纪商为代表的机构业务服务,以跨境服务为基础推动国际化发展等。

【/h/]在IPO业务萎缩的背景下,西部地区一家券商正在探索具有潜在增长机会的业务,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其业务重心转向并购业务。

【/h/]今年上半年,徐贵也开始布局一些并购重组项目。例如,如果一些企业想要IPO,徐贵将与一些具有“壳”价值的上市公司进行沟通,并帮助IPO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上市的目的。

【/h/]此外,徐贵增加了债券业务的时间分配,优先确保完成今年的绩效考核。

【/h/]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全市场IPO承销规模分别为3565亿元和236亿元,同比下降39%和64%,IPO项目落地数量分别为313个和30个,同比下降27%和56%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24%和4%,对券商投行业务形成支撑。

【/h/]在徐贵看来,优质项目资源正在向头部券商靠拢。小券商持有的融资主体项目相对较差,不同券商仍在提供同质化服务,因此竞争越来越激烈。徐贵几乎可以肯定,2024年证券从业者的生活肯定不会轻松。他觉得券商一定要思考如何转型发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样未来才可能不被淘汰。

【/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徐贵为化名)

相关文章

韩国金融监管再度揭露外资“裸空”行为

【/h/】去年11月,韩国金融监督厅发布股市禁令时明确表示,市场上存在国际投行“猖獗”的非法裸/【/k0/】行为,并以此作为出台政策的理由。 【/h/】随着韩国监管机构披露“裸/【/k0/】行为”的...

信泰人寿遭重锤,7家原股东违规被罚

一份处罚清单让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泰人寿”)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第六批违法违规股东名单。被曝光的18名股东中,有7名是信泰人寿的原股东。此外,国家金融...

出租车司机,每月收入多少?

【/h/]我打车和新能源出租车师傅聊天,跟我说我稳定拉一份工作一天挣600块钱,就算我计划吃个饭休息100块钱,我稳定一天挣500块钱,就算我一个月开30天车,然后我去掉我那3500块钱的分成,我的月...

黑石,操刀600亿大并购

【/h/]一场超级合并即将诞生。【/h/]投资界获悉,黑石集团率先与印度食品巨头Haldiram & aposs正在谈判并计划收购其零食业务的多数股权,估值高达85亿美元(约600亿元人民币)。【/h...

第一代农民工“退休”难:工作三十余年从未缴过社保

【/h/]2月12日,除夕的第三天,在传统习俗中也被称为“小年王朝”。人们有“不扫地、不讨火、不打水”的习惯,以此来优先休息,以缓解前几天过年守岁的疲劳。【/h/]在这样一个本该“酣睡”的日子里,62...

安信证券内部PPT发错群,背后派点争议再起

11月27日,某券商发点分析PPT在证券、基金行业部分交流群的传播,引发了投资研究、券商发点等话题的热议。 27日,安信证券一工作人员误将一份名为《上投摩根基金2023Q3派单分析》的客户分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