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之舞

ze12个月前健康590

1。在这座山上

新手的时候喜欢问老股民:牛市/熊市是什么样子的?最常见的回答是: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对这个答案有些怀疑。我觉得你不知道牛市/熊市“那时”或者“那时”是什么样子——你往往“后来”才知道。

牛熊市是事后评价,不是过程评价。

当你身处牛/熊市的画卷中,即使画卷已经慢慢展开,你也很难意识到自己身处牛/熊市,只会觉得“事情好像有点不一样”,直到画卷展开一大半、三分之二甚至完全,你才会恍然大悟。正所谓“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

这是我这几年的观察:人很难感知周期。人善于事后评价周期,不善于在事件中感受周期,更不善于事前预测周期。

最近三年,a股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人们无法感知熊市的展开。

当我们回顾2021-2023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显著的熊市,越接近尾声(2023年末-2024年初),熊市越强。

三年来,我们见证了这个团体的情绪由热转冷,由兴奋转悲叹。一批批投资者爆仓离场,连名人都跌下神坛,再次印证了巴菲特的名言: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但是请注意,这次熊市的趋势看起来如此清晰,都是因为我们采用了后视镜视角,都是因为我们在2024年,但是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人——他们很难获得如此清晰的洞察力,他们也很难确定这是一次熊市。

你不妨收集一下过去三年著名的股市预测和年度展望。你会发现,每年都有人喊“牛来了”“十年牛市”,有理有据,振振有词。即使指数在逐渐下跌,看涨的人也会络绎不绝。

2021年1月,我在咖啡厅听到四个大学生热烈讨论公募基金。一个说“现在随便买就能一周赚500元”,一个说“买茅台,到年底就要3000元”——股市和“X毛”们的热情可见一斑。

2022年6月,某券商分析师公开喊话“我应该是全网第一个喊4000点的人,相信信仰的力量”,一时引发市场热议。

更重要的证据是,一些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在过去几年里用脚投票,杠杆抄底,结果遭遇滑铁卢,其产品抹去了多年积累的净值,给客户造成损失,摧毁了多年积累的行业声誉。

这说明,即使是最专业、最聪明、最足智多谋的投资者,在“预测未来”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失败;同时,在“判断循环”这个看似不太难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错误的,严重滞后的。

在这三年的熊市中,只有最聪明的人在最后才恍然大悟。

周期轮动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明星基金经理会像流星一样忽起忽落:他们总是在做同一件事,他们总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周期把他们推上神坛,却是周期把他们推下悬崖。

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只是刚好市场周期、行业周期、个人周期重叠共振,所以他在某些时刻被推高,看起来特别高大出众,在某些时刻突然变得平庸笨拙。

于是,随着业绩的骤升骤跌,大众之前的口碑毁于一旦;其实YYDS属于这个人,弱鸡菜狗也是。

在我看来,大部分被周期选中的“幸运儿”都没有意识到周期的力量,不自觉地放大了自我形象,导致了最后的撤退。评价他们的人,没有意识到周期的力量,把顺风当成个人特征,把逆风归咎于自己,导致评价不当,既过分赞扬,又过分贬低。

作为一个基金投资者,如果没有意识到基金经理的业绩是有周期的,往往很容易在某人的业绩巅峰时参与进来,等待他的自然是后续业绩的均值回报。

很多时候,不是人突然变了,只是时间空,只是周期性的轮换。

第二,周期之舞

股市中的牛熊轮动只是周期性力量的一个小侧面。

周期可能是支配世界运行的最神秘的力量之一。虽然“看得见”、“听得见”,但从人生的起起落落,到产业的起起落落,到经济的扩张与收缩,甚至到局部地区的兴衰,循环动力的痕迹无处不在,“物不可留”。

理解循环是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核心;理解周期是理解股市为什么这么难的关键。

霍华德·马克思用“钟摆”来比较周期,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确定性”见解:

1。钟摆必然会左右摇摆;

2。钟摆停留在中点的时间很短;

3。钟摆不是太左就是太右;

4。当钟摆摆动到极致,一定会反转;

5。任何方向的过度摆动本身就是在积聚反向能量。

知道周期具有这些特征当然是有益的;但更有益的是,我们还需要知道——“我不知道什么”:

1。我们不知道钟摆摆动的幅度;

2。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钟摆停下来又摆回来;

3。我们不知道钟摆反转的时间;

4。我们不知道反转后反方向摆动的幅度。

关于“循环”这个话题,我们现在有一些“知道”和“不知道”。把它们混合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煮”出一些行动建议了。

第一,人在经历了一个方向的剧烈运动后,很容易线性外推,误以为这是一个永恒的趋势——永恒的牛市,永恒的熊市。此时,我们应该记住周期的永恒特征,勇敢地回答:不会。

既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没有永远的春天,也没有永远的冬天。树不会长到天上去,我们也很少见证100%的价值毁灭——除非是价值为零的东西。

第二,不要猜测反转的时机。

因为周期的力量如此之大,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试图预测周期,尤其是关键的转折点。

但我深深怀疑这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其实在周期这件事上,记住周期一直存在,记住周期会反转,记住运动积累反转能量,就可以提供很多动作参考——我们不需要知道确切的节点。

如果一定要猜测反转的时机,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获却很少,不靠谱。

近年来,社会、经济、股市出现了很多令人费解的问题。你可以用非常复杂的理论来解释它们,也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模型来解释它们:一切都只是一种循环现象。

为什么这些年挣钱这么难?因为经济进入了下行周期。为什么房价越来越低,房地产商举步维艰?因为房地产周期开始逆转。为什么股价一直走?因为股市已经进入熊市周期。

重要的答案不是为什么。重要的答案是所有的运动都会:逆转。

老子说“对立即道之运动”。

世界上没有永远上涨的资产,也没有永远繁荣的经济,这就像阴阳转化、晴雨交替、春夏轮换一样自然。

即使在个体遇到挫折和逆境的时候,我们也要记住,循环在默默的发挥作用,好的会过去,坏的自然会过去。

关键不是周期本身,而是你在周期中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只取其所应得,顺境不骄不躁,逆境不骄不躁,默默践行“日行二十里”,那么他就不容易被轮回所愚弄。我们可以期待下一个周期他的整体表现会更高更好。

如果一个人对顺境过于骄傲,对逆境过于悲观,拿走了太多自己不该拿的东西,那么他就没有了自己命运的舵,只是随着周期性的波浪自然起伏——我们可以预期,下一个周期他依然会原地踏步,甚至更糟。

就公司而言,我们默认公司会有好运和厄运。关键不是运气本身的好坏,而是公司在运气面前的表现。

如果一个公司只是一个运气很好的“冒名顶替者”——比如某个健康事件中的某些公司突然获得巨额利润,然后在一两年后迅速倒下——这样的公司不值得我们高度评价。

我们期待的高分公司,是在走大运的时候保持理性,专心练武;逆境中保持冷静,不要自怨自艾,静静思考,默默发力。

这样的公司可以称之为“有韧性”。

第三,忽悠的循环

某抗日剧中有一句台词,说“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甚至还有不为人知的截图,让人忍俊不禁。

这个笑话的逻辑冲突是,没有人能提前知道抗战会持续多久,也许三五年,也许十年二十年,谁知道呢?毕竟当时连会不会赢都被质疑。

但我们不妨假设真的有人穿越回来给你发了一条“抗战只剩八年”的消息——试问,这条消息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我想,只要你坚定地相信“八年抗战”的讯息,你就会获得比一般人强得多的心理韧性,更有勇气、毅力和安详去面对现实的痛苦。因为你知道,虽然过程很残酷,但所有的混乱都会结束,世界会回归正常。

虽然你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实现,但是当你坚信“一切都会结束”的时候,你就会有希望。毕竟对于战争中的一个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心理痛苦可能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结束。

是周期的傻子:人们会忘记周期的存在。

人大部分时间都忘了周期。一是因为局势过于激烈,二是因为持续时间太长,人们往往由此线性推断,认为眼前的一切会永远持续下去。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人对美好事物的高度渴望和对糟糕事物的高度恐惧,会使人对周期失去确定性。

但正如老子所说“暴风雨不会永远持续,阵雨也不会持续一整天。”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记住风暴不会永远持续。遇到极端情况时,记住极端不是历史的默认状态。历史默认的状态是分离、结合、混沌控制、否定之否定、反转之反转。

好的会过去,坏的也会过去。还有多少牛和熊?

周期的第二个傻瓜是:人们把周期和好与坏/对与错混为一谈。

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坐电梯:有人在电梯里看书,有人在电梯里跑步,有人在电梯里睡觉。但是电梯到了20楼,他们都以为是用来看书,运动,睡觉的,忘记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在电梯里。

循环往复,顺风让你觉得自己很棒,逆风让你觉得自己很差。但其实你既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世界不是精密机器,也不是草根团队。

风口一只猪会被吹上天。如果它真的认为自己会飞,那它真的是彻头彻尾的猪。虽然鲲鹏需要一个“风口”才能起飞,但是当它飞起来的时候,鲲鹏和飞猪明显不一样。

不想被周期忽悠。当你获得成功和利益时,要注意自己借了多少顺风,不要“把天道的成就据为己有”;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要清楚自己遇到了多少逆风,不要轻易低估自己。

第四,生命的力量

当我们感受到循环动力的恢弘时,很容易想象人就像浮萍一样,随波起伏。俗话说“万事皆命,人无所不能”,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力感。

这又是一个循环的傻瓜:人们轻视生命的力量。

如果只是个死东西,自然也就只是随波逐流了。而生命力旺盛的生物,不仅会随波逐流,还会在反复的沉浮中吸取养分,逐渐长大,甚至扩散到整个海域,繁衍到更远的地方。

虽然我们相信熵增定律,知道事物趋向于无序和混乱,但我们也注意到生命最大的特点是吸收能量,新陈代谢,生长繁殖,抵抗混乱,创造秩序。

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人做不到同样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事情。人是活的,企业也是活的。你有一个选择。

在经济扩张-收缩的周期中,有的企业兴衰而屹立不倒,有的企业每经历一次周期性的洗礼就变得更加强大;在股市的牛熊轮动中,有的人越来越穷,有的人亏损而原地踏步,有的人通过牛熊轮动越来越富。

就像每次股灾之后,新闻都会报道李嘉诚和巴菲特亏了多少钱。看起来他们是这次危机中最大的输家,但新闻没有解释的是:为什么N次股灾后,他们现在更富了?

韧性,不是免疫循环;坚韧是为了熬过周期,更有生命力。

“一切都是生命,人无所不能”,但有生命会抓住“半小时”的例外,从阳光中生长出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文章

家族企业如何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第一,“富不过三代”不是一句空话。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能否成为百年老店,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目前的生死存亡。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第二代孩子成功的概率只有30%,第...

中邮基金国晓雯“清仓式”卸任,曾缔造2只“翻倍基”

中邮基金(834344)知名基金经理郭晓文。NQ),卸任为“清仓”,管理基金产品。6月19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郭晓文因个人原因,已离任中邮未来新蓝筹灵活配置、中邮科技创新精选基金经理。截至目前,郭...

面对无所不有的互联网世界,人们为何一无所有?

前几天网上刷屏了一篇关于某大学老师送外卖经历的文章。虽然文章内容争议颇大,作者调查肤浅,数据经不起推敲,逻辑不清晰,但确实引起了人们对国外销售平台的审视。 互联网平台的考试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全...

连续7年分红终结,“游戏界茅台”不壕了

【/h/]最后,Game Mao暂停了现金分红。【/h/]近日,厦门千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兆”;603444.SH)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1.85亿元,...

历史性“关口”在前,武汉拿什么和兄弟城市“同题较量”?

【/h/]中部“第一城”武汉对自身定位有着更高的目标。【/h/]不久前召开的新时代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指出:“加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大通道格局。”【/h/]这是首次提出“中部大走廊格...

李维斯将裁员3000人应对业绩寒冬

1月29日,李维& aposs)正式欢迎新任首席执行官米歇尔·盖斯。而她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裁员。【/h/]1月25日,列维·斯特劳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s & amp;Co .“)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