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第一城,易主了
继“工业第一城”之后,外贸第一城也易主了。
今年前4个月,深圳进出口总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1.8%;同期,上海进出口总值1.39万亿元,同比增长0.1%。
这意味着深圳在连续31年蝉联出口第一大城市后,终于获得了外贸(进口+出口)第一名。
2024年1-4月十大出口城市来源:第一财经
外贸第一城的变化释放了什么信号?
我
上海和深圳是两个最好的工业城市,也是外贸强市。
早在10多年前,深圳曾一度超越上海,夺得外贸第一大市的位置,但后来被上海超越,延续至今。
时至今日,上海仍然是唯一的外贸大省,有4万亿,而深圳、北京都在3万亿以上,苏州超过2万亿,其他城市不到2万亿。
过去几年,由于地缘格局、国际博弈、意外因素的影响,上海外贸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而深圳却能不断向上海靠拢。
作为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两个城市,上海和深圳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地均以制造业、金融业和信息产业为基础,拥有庞大的经济腹地和世界级港口群,以外贸为主要特色。
虽然外贸依存度不低,但上海更擅长进口,而深圳更看重出口。
上海的优势在于国际化。它不仅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也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的桥梁。
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连接国内国际大周期的重要节点,同时也赋予了长三角一体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自贸区等重大战略。
可以说,上海的对外贸易兼具进出口优势,出口额长期位居全国第二,而进口额则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深圳的优势在于市场化,庞大的民营企业是基本盘。
背靠珠三角,毗邻香港,制造业庞大,民营企业众多,出口优势更加突出。
深圳出口额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一个城市的出口规模堪比越南全国。
出口面向全球市场,进口反映国内市场的发展潜力,面临的是不同的经济周期。
这一次深圳中场领先一步,谁能拿下全年外贸第一城还悬而未决。
二
深圳外贸为什么赶超上海?
今年以来,全国外贸形势远超预期,这是全球制造业温和复苏、美国补库存周期开启、一带一路国家外贸高增长的结果。
但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出口情况不同,在新一轮外贸竞争中的走势也不同。
一方面,深圳以民营企业为主,而上海是外资企业聚集地,后者更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变化和经贸博弈的影响。
深圳60%以上的进出口来自民营企业的贡献,与深圳市场主体和企业均居全国首位的格局不谋而合。
上海进出口一半以上来自外资企业,国企占比10%以上,民企约占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众多电商平台落户深圳,为出口带来第二增长极。
传统外贸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跨境电商正在成为新动能。
作为跨境电商第一城,深圳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100亿元,同比增长95%,约占全国比重的1/5。
过去几年,中国电商平台集体出海,以SHEIN、穆特、全球速卖通、抖音店为代表的跨境“四小龙”迅速风靡全球。
“中国跨境电商看华南,华南跨境电商看深圳”。
珠三角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广州和深圳是国际商务中心,享有“产业集群+跨境电商”的双重优势。
亚马逊在中国的卖家有三分之一来自深圳,SHEIN和穆特都在深圳设立了区域中心或运营总部,引领跨境电商发展。
在跨境电商的带动下,“老三样”和“新三样”齐头并进,带动出口全面回暖。
电动载人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是“新三样”,服装、家电、家具是名副其实的“旧三样”。
传统产业出口回升,新兴产业出口飙升,共同助力深圳外贸登顶。
三
中国外贸实力最强的10个城市都来自东部沿海地区。
这些城市包括上海、深圳、北京、苏州、东莞、宁波、广州、厦门、青岛、杭州。
东部地区之所以在榜单上独占鳌头,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谁离海洋近,谁拥有大型港口,谁就离国际市场更近,对外贸易自然就更强。
同时,外贸大市往往也是工业强市。全球贸易还是货物贸易的天下。没有强大的、有竞争力的制造能力,就不可能在全球市场分得一杯羹。
从十大外贸城市历年变化来看,上海、深圳、北京、苏州、东莞位居前五,其他城市波动明显。
最大的变化是天津跌出了前十城市,被杭州取代。背后是传统贸易和跨境电商的沉浮。
重庆和成都曾经是十大外贸城市,可惜没能守住。
两个城市都把电子产品作为第一出口支柱。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消费电子产品的出口很容易受到全球产业转移的影响。
更引人关注的是,北京既不是工业大市,也不是大港口。为什么外贸能排前三?
这主要是进口的贡献。北京对外贸易80%以上靠进口,进口最多的三种商品是原油、未锻造黄金和天然气,仅原油就占40%以上。
这些进口大部分来自央企,而不是北京,但在统计上是包含在北京的总盘子里的。
还关注到东莞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前20之外。为什么外贸能排前五?
要知道,早些年,东莞有句话叫“东莞堵车,世界缺货”。现在,在出口依存度上,东莞依然击败上海、深圳、苏联,位居全国第一。
东莞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早年主要出口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现在主要出口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机电产品。
过去的一切都是序章,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承诺未来。
如今,随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不断演进,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区域发展给对外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贸依存度越高,不确定性越大。
在一个大的外贸市场,谁能顶住压力,逆流而上,重塑竞争优势,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