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约1300亿日元:凯雷或收购日本肯德基
卡莱尔挥了挥手。
【/h/]投资界获悉,凯雷集团最近宣布,计划通过公开要约收购的方式收购日本肯德基,并将其私有化和退市。交易总价约为1300亿日元(约60亿元人民币)。
【/h/]日本肯德基的大股东三菱公司决定松口。1970年,肯德基在日本开设了第一家分店,至今已有54年。三菱公司参与日本肯德基的管理已超过50年,直到今年决定出售其所有股份。交易即将落地,日本肯德基将与之易主。
【/h/]凯雷此举或复制了当年收购麦当劳的成功经验——去年出售了麦当劳中国门店的全部股份,并在6年内实现了超过6倍的回报。
【/h/]凯雷欲收购1200家肯德基,出价60亿。
【/h/]这一幕酝酿已久。
【/h/]早在今年年初,市场就传出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商事)计划出售其在日本肯德基连锁餐厅的全部股份的消息。
【/h/]三菱商事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公司之一,业务涵盖能源、金属、机械、化工等领域。1970年,三菱公司和肯德基母公司以50:50的比例共同成立了肯德基日本公司,并在接下来的50年里深度参与了这家餐饮巨头在日本市场的运营和管理。1990年,肯德基日本公司在日本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周一市值收于9.1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
【/h/]现在,这家快餐连锁店在日本经营着大约1,200家门店。最新财报显示,截至3月底,日本肯德基销售额增长11%至1106亿日元(约5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增长62%至58亿日元(约2.7亿元人民币)。
【/h/]目前,三菱商事持有该公司35%的股份。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餐饮市场竞争的加剧,三菱公司决定调整姿态以应对市场挑战。资料显示,近年来,三菱商事对各领域资产进行剥离重组,优化资产结构。
【/h/]因此,肯德基日本公司被摆上了货架。
【/h/]很快,许多潜在买家纷至沓来,包括日本领先的餐饮公司Colowide和私募股权巨头凯雷。
【/h/]根据公告,凯雷集团计划以每股6500日元的价格收购肯德基在日本的全部流通股。要约收购将于5月21日开始,7月9日结束。
【/h/]最新进展是凯雷集团已与三菱商事达成协议。如果收购要约成功,它将从三菱公司购买其在肯德基日本公司的股份,然后从三菱以外的股东手中购买肯德基日本公司的其他股份,从而将肯德基日本公司私有化。此次收购,交易总额预计为1300亿日元(约60亿元人民币)。日本肯德基董事会也决定建议股东接受凯雷集团的收购要约。
【/h/]此时,在日本肯德基背后站了54年的三菱商事即将退出,超级PE凯雷将加入进来,创造今年亚洲私募股权领域的又一个超级收购案。
【/h/]刚刚卖掉麦当劳,大赚了一笔。
【/h/]在全球PE圈,凯雷是出了名的。
【/h/]凯雷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最大、最多元化的投资公司之一,管理资产规模达4250亿美元(约3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亚洲20多年来,凯雷先后成立了多只亚洲M&A基金和亚洲成长基金,其中凯雷亚洲基金V(第五期)在2018年完成了65.5亿美元的总募资,创下了当时亚洲私募股权融资的最高纪录。
【/h/]那么,凯雷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收购肯德基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这家超级PE的过往操作中窥见一些端倪。
【/h/]去年年底,凯雷集团宣布,麦当劳全球同意收购凯雷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麦当劳战略合作公司的少数股份。交易完成后,中信财团将继续持有52%的股份,麦当劳全球作为少数股东的持股比例将从20%增至48%。
【/h/]早在2017年初,凯雷和中信集团以20.8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麦当劳中国20年的特许经营权,今天的“金拱门”应运而生。据报道,凯雷以1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麦当劳中国业务的所有股份,并在六年内获得了6.7倍的回报-这是他们在中国最好的交易之一。
【/h/]霸气抄底餐饮,凯雷大赚一笔。说起来,凯雷一直对亚太地区的大消费行业很感兴趣。
【/h/]2022年第四季度,在餐饮寒冬之际,凯雷收购了连锁餐饮品牌“专鲜回转寿司”的母公司,一举拿下26%的股份,与公司掌舵人陈氏家族共同控制专鲜。正贤集团起源于中国台湾省,由Stanley Chen于1996年创立。它是中国台湾省最大的回转寿司品牌,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和内陆地区,共有400多家门店。
【/h/]同年,凯雷还收购了总部位于上海的化妆品包装公司HCP。这是一家主要生产口红、粉盒、睫毛膏等化妆品和护肤包装材料的企业。目前,HCP在中国有多家工厂,包括一家在苏州,两家在上海,两家在淮安。其服务的品牌包括宝洁、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资生堂等国际巨头,以及完美日记和花西子等中国新锐头部品牌。
【/h/]在低迷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PE们在大消费并购中找到了兴奋点。
【/h/]早些时候,晨间基金会发布文件指出,全球M&A金额在过去两年中下降了48%,但全球消费M&A金额在两年中仅下降了22%,其中2023年增长了10%,年交易额达到2100亿美元。回顾2023年,全球十大消费并购中有六个是食品、个人护理必需品,两个是高端奢侈品。
【/h/]我们不难理解眼前的世界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永远是刚需。大消费是一个永不落幕的行业,任何行业最终都会回归消费。
【/h/]2024年,大并购的序幕拉开
【/h/]现在是采取行动的好时机吗?
【/h/]嗅觉灵敏的老式私募已经开始行动了。凯雷在今年第一季度宣布了亚太地区的一项重要任命Janine Feng女士将成为新增加的凯雷投资集团亚太区(日本除外)副主席;杨玲女士被任命为凯雷投资集团中国区主管。
【/h/]追溯两位女性高管的职业生涯,她们在M&A圈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处理了许多著名的收购案。这一任命也与凯雷推动收购亚洲区控股权的战略部署不谋而合,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
【/h/]不久前,银湖资本正式宣布旗下第七只旗舰基金“银湖合伙人七号”(Silver Lake Partners VII)成立,规模达205亿美元(约1480亿元人民币),创下2024年迄今最大募资规模。无一例外,新基金的方向也瞄准了大型并购交易,其逻辑正如银湖资本联席CEO格雷格·蒙德雷(Greg Mondre)所言:“赌注越大,回报越高。”
【/h/]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超级PE对M&A交易的偏好。
【/h/]在波动的世界里,他们忙着抄底。当标的估值下探至低位时,项目变得便宜,家底雄厚的大鳄们开始寻找可以纳入囊中的优质资产。
【/h/]今年,我们看到黑石和KKR等华尔街私募股权巨头在争夺资产。黑石集团总裁苏世民判断,私人股本投资机构将更频繁地出售其资产,M&A层面的交易活动将会增加。在市场复苏和投资标的价格开始上涨之前,黑石集团将增加投资。
【/h/]在大洋彼岸,M&A的浪潮也在中国涌动。随着IPO政策的全面收紧,M&A被寄予厚望,并成为私募股权行业经常提及的话题。今年,这里也发生了许多轰动一时的并购事件。
【/h/]一个风向标是,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于今年3月正式加入晨曦基金,并与创始人刘小丹一起担任管理合伙人,专注于M&A投资的新未来。
【/h/]每一次市场调整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总会出现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这一次,M&A终于成为了一个关键主题,一个全新的时代可能正在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