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赢”和“凭什么赢”
【/h/]我
【/h/]今天的故事从足球开始。我想任何一个踢足球的人都会期望在后场有一个像克罗斯这样的队友。当你被迫抓取时,他出现在一个你可以简单地传给他的位置。然后他接球后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动作。一脚长传可以让他对面3-4人的前场逼抢成为笑话。
【/h/]和这样的队友一起踢球将是一种极大的放松,因为没有人敢面对这样一个后腰和无尽的高压。当时在皇马的巅峰时期,莫德里奇会利用自己的运球吸引防守,然后在对手逼抢后的最后时刻将球交给身后的克罗斯。克罗齐会用长传找到远端的贝尔。贝尔与边锋一对一后,球会找到在禁区内抢点的c罗。
【/h/]那么皇马为什么能连续三次夺得欧冠冠军呢?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莫德里奇的盘带,克罗斯的长传,贝尔的一对一,c罗的抢断。
【/h/]如果你问皇马为什么能赢,你可以说快速移动然后在当地吸引防守后创造一对一战术很好。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皇马有这样一群人可以执行这种战术。
【/h/]所以你说怎么破高位强行抢。答案很简单。你只需要一个能传球40米长、成功率90%的后腰。但这不是重点。关键问题是你这腰哪来的?
【/h/]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和为什么要赢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像常识一样简单,但在生活中,我可以向你保证,仍然有很多人想不清楚。
【/h/]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问题。中国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所以经常有两个错误:
【/h/]这两个问题经常同时出现。前者是指我经常觉得知道某件事的原理或所谓的“本质”就可以做到。这就像告诉你,克罗斯的本质是他可以有90%的长传准确率,但你是怎么做到的?
【/h/]后者意味着硬币的另一面。我觉得我做不到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天赋,然后我无法改变它。事实上,许多禀赋是可以培养的。
【/h/]核心思想是,当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你必须问自己为什么我是对的。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能做好。
【/h/]二
【/h/]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h/]第一次发生在去年。去年年初我自己也看错了。我以为美国会萧条。当时,当美国不景气时,我有两种选择。一个是购买黄金,另一个是美国债务。毫不夸张地说,我当时真的毫不犹豫地购买了黄金,不是因为我看到了更多的黄金,也不是因为我认为黄金有任何优势。其实很简单。我没有自大到认为我可以在上海交易美债这种世界上最难交易的资产。还有黄金,至少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交易所。
【/h/]当时,我对同事们说,我们在上海交易美债,就像一个哈萨克斯坦人在阿拉木图交易中国国债一样离谱。我没开玩笑。美国机构的美债交易团队和许多中国机构的美债交易团队之间的差距肯定大于中国政府债券交易团队和哈萨克中国交易团队(如果有的话)。
【/h/]并不是美债在中国交易不好,而是中国的一些机构做得很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一无所有,他会在认为美国将会萧条的情况下交易美债。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这就像只穿内衣想去一个著名的景点。我不是说不可能,但第一个不太可能,第二个真的很搞笑。
【/h/]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过去40年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海外的东西还没有醒悟。例如,你看到一个团队,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另一个穿着衬衫(甚至背心)说他们交易鸡蛋。有时你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交易美债的团队更高,但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穿着背心交易鸡蛋的团队往往赚得更多。事实上,美债和鸡蛋期货都是一个交易品种。真的有这么多不同吗?
【/h/]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并不是说中国的机构只能交易国内品种。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金刚钻,就不要从事瓷器工作。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参与者和不同的困难。从研究层面来看,美债价格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鸡蛋,所以我认为在研究层面更多地看美债是可以的,但交易层面真的是两码事。
【/h/]前几天我谈到了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展业。这个美国债务的故事是我的延伸。我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金融机构规模的扩张是与全球化一起发生的,所以很多金融机构向海外扩张,但实际上是规模的扩张,而内部实力没有跟上。现在肯定有一些调整,但这不是一件坏事。这波之后,我认为中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将能够走出去,但不一定是美股和美债。一方面,这两种资产在未来10年可能表现不佳;另一方面,即使它们表现良好,中国机构也不敢买太多。
【/h/]我认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将沿着一带一路进行。它应该位于纽约、伦敦、东京和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因为这里的信息和智能仍然更好,但会展业的核心应该在阿拉木图、雅加达甚至德黑兰。
【/h/]三
【/h/]前段时间很多朋友问我关于铜和黄金的问题,我准备了很多问题的答案。有一个问题我最希望每个人都问我,但我的朋友没有一个人问我。我想也许每个人都更尊重我。一方面,我很高兴,但另一方面,我又有点失落。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
【/h/]当时我真的希望每个人都问我“为什么你认为你对铜的看法是正确的”或“为什么你认为你对黄金的看法是正确的”。
【/h/]这是我提前写下的唯一一个问题,但没有一个朋友问过我。所以我今天写下来了。我其实很喜欢被问那种尖锐的问题,因为不懂我就说不懂,而且我有学习方向。如果我理解,我可以假装是x。
【/h/]我认为中国的团队和投资者在交易黄金和铜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h/]铜:
【/h/]所以我当时想的是,在下游、交易商、宏观基金和CTA这四个群体中,中国投资者有很好的理解,人们也可以询问上游的增量。这种情况很好。当然,后面的逼仓发生在美国,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正如我之前所说,我并不后悔没有为逼仓赚到任何钱。之后,我会尽力研究这次是谁干的。
【/h/]黄金:
【/h/]我认为交易就是一场游戏,无非就是手里的几张牌。如果我的牌比你多,我会更激进,如果我的牌少,我会更保守。我认为中国投资者在铜和黄金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铜。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这绝对足以与世界任何地方的大宗商品交易者角力。
四
【/h/]第二个例子,或者说建议,是扩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扩展自己的知识。知识有时并不可靠。例如,黄金和实际利率之间的负相关性是知识。
【/h/]以我自己为例。在研究初级矿业公司时,我过去喜欢在办公桌前工作。我喜欢在纸上研究这些公司有什么优势,它们的资源是什么样的。后来发现这个东西还是要实地考察的。不要说要去矿上检查。你至少应该去他们的办公室坐一坐,看看这些大佬是否可靠。
【/h/]所以这个变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叫做战略的重要性。我曾经认为策略并不重要。总之,我坐在办公室里阅读宏观经济学、矿业和大宗商品方面的书籍。有什么区别?这样不行。我就换一本书。
【/h/]现在我知道看书用处不大。关键是要在这个行业建立人脉,熟悉每个人。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你读了书却不认识人,那是没有用的。正如杰米·戴蒙前几天所说,与人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所以这需要时间。这意味着战略的选择是有代价的,而人们有那么多时间。如果你在这个行业深耕,你在另一个行业就没有时间了。
【/h/]但还是对的。你想象两种对比:
【/h/]第一个每天在家看书,然后你问他知道哪些资产,每个资产都能给你很多意见;
【/h/]第二个是每天出门。你问他许多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的资产。如果你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要么告诉你,要么打电话给朋友告诉你。
【/h/]我自己更喜欢第二种人。说实话,我现在最怕的就是那种什么都知道的人。我只能说出我的想法。我宁愿遇见一个人。我问他,他说他不明白。我尊重他。我认为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不懂的东西,才能说出自己知道的东西。我最害怕的是遇到一个知道我所有问题的人。
【/h/]知识是能力的一部分,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有时可以解决问题,但并不都是知识。
【/h/]v
【/h/]在克罗斯退役后,皇马主教练安切洛蒂表示他将改变战术,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他知道以前的战术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人。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想想我们能做什么。如果我们能想到它,我们应该勇敢地去做。想不出来就培养自己的能力再做。
【/h/]最后,我认为如果中国的金融机构想在未来拥有一家世界级的机构,它们必须在中国和一些一带一路国家,而不是在美股。要进行重大投资,我们最终必须与国家站在一起。你学不会巴菲特的那句“美国是最好的市场”,所以你学不会巴菲特的那句“没有人可以通过做空自己的国家而变得富有”。选择性偏见不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实际上很可能在大宗商品领域与美国人角力。
【/h/]本土市场、“一带一路”倡议和大宗商品是我认为中国金融机构未来应该发力的三个领域。只有在这三个市场中,我们才能回答“为什么中国金融机构在这里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