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券商罚单创新高
【/h/]自轻舞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以来,“强监管、严监管”在券商行业得到了充分体现。
【/h/]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监管部门开出的以券商为处罚主体的罚单数量达到80张,涉及26家券商。去年同期为20起。
【/h/]据《财经》记者统计,今年券商罚单呈现明显变化。首先,处罚变得密集,罚单数量大幅增加。其次,处罚主体包括CICC、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三是处罚力度加大。今年以来,已有4家券商被立案调查。
【/h/]此外,监管处罚更加细化。从数据来看,大部分业务处罚涉及投行、资管、券商等方面。在内控合规和信息披露方面有不同的罚款数量。
【/h/]在严格的监管下,中小券商的生存可能会更加艰难。在对中小券商的罚款中,许多处罚与合规和内控有关。“券商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非常明显。越是出人头地,市场机会越少。市场机会变少了,一些中小券商可能会为了拿下项目而放松管控。”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h/]不过,在严监管的形势下,券商行业正在发生新的变化。5月10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以更加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加先进的发展理念、更加严格的合格风险控制、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切实承担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角色。
【/h/]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
【/h/]在一系列监管政策下,头部券商和中小券商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头部券商做大做强,打造一流投行,中小券商则可能寻求差异化发展。
【/h/]首先,门票数量创下新高。
【/h/]很少有哪一年券商像2024年这样密集收到罚单。
【/h/]1月2日,北京证监局发布一纸公告,拉开了2024年券商处罚的序幕。银河证券因在私募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代销准入不审慎、托管人履职不到位、分支机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h/]1月8日和1月12日,证监会接连开出9张罚单,对国泰君安、CICC、东兴证券、中德证券、万和证券及相关从业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或监管谈话等行政监管措施。
【/h/]之后,密集的惩罚继续进行。据Wind数据显示,证券公司是处罚主体。截至5月21日,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数量已达80张,远超前期。其中,1月份的门票数量为16张,2月和3月的门票总数为15张。但在4月份,罚单数量增加到25张;自5月以来,罚单数量已达到24张。
【/h/]仅5月14日一天,沪深交易所、江苏证监局和江西证监局就同步宣布对6家券商进行处罚,分别是兴业证券、国开证券、光大证券、华西证券、东吴证券和国海证券。
【/h/]一向以“谨慎稳健”著称的头部券商都收到了罚单。头部券商中,CICC、海通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等。都有票,很多经纪人不止一次收到票。
【/h/]Wind数据显示,海通证券作为公司主体,今年以来已收到9张罚单。事实上,过去两年,海通证券已在头部券商中被罚。与此同时,其业绩也呈现下滑趋势。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海通证券营收排名第七,净利润排名第十二,而去年同期,这两项指标分别为第五和第四。此外,CICC有5张罚单,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各有2张罚单。
【/h/]在处罚方面,今年似乎更加严厉。2024年不到半年时间,已有4家券商被立案调查。
【/h/]4月12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两家头部券商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通知书》。因上述两家券商涉嫌在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CNNC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中小券商东吴证券和渤海证券也被立案调查。
【/h/]从罚单的种类来看,大部分都是发警告信,也有公开批评、公开谴责、责令改正的。
【/h/]处罚涉及投行、经纪、自营等多项业务,更加严格和精细化。其中,投行业务一直是监管重点,罚款涉及的主要原因包括未尽职调查、未按规定报送和披露、合规管理机制不完善、有效性不足、诚信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也有不同的罚单数量。金融服务、股权质押、场外衍生品、自营投资等细分领域的多项业务均收到罚单。
【/h/]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以来,证监会明显加大了对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第一季度,100多名证券从业人员因非法交易证券被罚款。
【/h/]今年年初,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征求进一步明确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价指标相关维度意见的通知》,调整了9项重点关注和2项加分指标,明确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证券、员工个人社交媒体使用、廉洁从业等行为将影响文化实践评价结果,并将与券商分类评价直接挂钩。
【/h/]其次,中小券商面临生存困境。
【/h/]总的来说,头部券商收到的罚单更多。不过,从处罚的程度来看,中小券商可能更严重。今年上半年,东吴证券和渤海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h/]4月16日,东吴证券发布公告称,因涉嫌未能勤勉尽责,4月8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对东吴证券立案调查。
【/h/]东吴证券的罚单不止这些。5月14日,东吴证券因金通灵2021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未勤勉尽责、工作底稿不完善被深交所公开批评。
【/h/]2024年一季报显示,东吴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2.25亿元,同比减少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减少21.81%。
【/h/]随后,5月14日,另一家中小券商渤海证券发布公告称,4月24日,因涉嫌财务咨询业务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渤海证券立案。
【/h/]值得注意的是,渤海证券正在推进IPO,此次调查可能会对其上市进程产生影响。渤海证券是一家在天津注册的综合性证券公司。2008年7月,正式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6年就启动IPO上市辅导工作,2022年5月20日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
【/h/]与其他券商不同的是,渤海证券最大的营业收入来自自营业务。有券商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中小券商的自营业务大多比较激进,因此其业务会出现较大波动。以自营业务为最大收入来源,渤海证券的业绩或不稳定。2023年渤海证券评价结果为B级..
【/h/]此外,华西证券在金童玲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执业活动中涉嫌违规,江苏证监局于2024年4月28日至10月27日暂停其保荐业务资格。
【/h/]对于暂停保荐业务的影响,华西证券表示,初步预计公司2023年与保荐业务资格相关的业务收入约为3500万元。此次事件对2024年及以后运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h/]实际上,华西证券此前因投行业务被罚。2023年9月,由于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主管质量控制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IPO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并参与质量控制审批,部分内部控制意见未回复、未执行或修改后无核心对外提交等。,证监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
【/h/]一季报显示,华西证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8亿元,同比减少4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减少68.60%。其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均出现下滑。
【/h/]此外,中小券商被处罚的领域还包括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被处罚的原因大多集中在商业审慎上。事实上,在强监管下,中小券商面临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h/]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券商领域日益明显的头部效应下,频频被罚的券商在开展业务时更加受限和被动。例如,投行业务面临困境,经纪业务受到地方限制,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不稳定,中小券商的生存压力很大。
【/h/]第三,强监管下的行业变革
【/h/]在一系列强监管政策下,证券行业可能面临新的变化。
【/h/]5月10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旨在通过加强监管,发挥上市证券公司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h/]证监会表示,本次修订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要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以更加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加先进的发展理念、更加严格的合格风险控制、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切实承担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角色。
【/h/]《条例》的发布实施,有助于督促和引导证券行业全面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全面落实新‘国九条’,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投资者水平。”证监会表示。
【/h/]事实上,自证监会新任主席上任以来,证券行业的监管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2月7日,轻舞正式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轻舞曾被业内称为“券商屠夫”,因为他领导处置了许多面临业务风险的券商。到目前为止,轻舞刚刚上任一百多天。然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证监会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
【/h/]3月,监管层发布“两强两严”(强基础、严监管、严管理)新理念。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份政策文件。同日,证监会发布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现场检查规定》,修订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
【/h/]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证监会配合出台1+N监管政策。
【/h/]在解读新国九条时,轻舞提到了“强监管”,表示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实施“有牙有刺”的监管。机构监管要推动回归本源、做优做强,进一步压实“看门人”责任,引导证券期货基金等各类行业机构端正经营理念,提升合规水平、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h/]4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4月26日,证监会就《证监会系统离职员工入股上市公司监管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多项业务规则。
【/h/]5月15日,证监会披露2023年执法情况,明确2024年执法工作重点。证监会用四个“眼睛”凸显监管形势的力度。一是聚焦“关键少数”,着力铲除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毒瘤”,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二是狠抓勤勉尽责不足,压实“看门人”责任,督促指导中介机构提高执业质量;三是紧盯“内外勾结”“内盗”“惯犯”,对违规减持、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保持高压执法态势,积极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交易环境;四是紧盯债券、私募、期货等领域,坚决向违法活动亮剑,在金融监管执法中不留死角、死角。
【/h/]同日,轻舞强调加快构建资本市场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进一步提高行政和刑事衔接效率。2024年证监会执法重点是:一是强化线索发现。加大科技应用监管力度。二是严查大案要案。三是提高执法效能。四是持续深化合作。五是注重惩防并举。
【/h/]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公开表态,“强监管、严监管”成为共识,证券公司未来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h/]新国九条和证监会相关文件均强调券商要把功能性放在首位,证券业向功能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并鼓励头部并购重组,这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h/]监管部门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其中明确了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潮流的优质头部机构;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机构。
【/h/]头部券商可以通过业务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而中小券商则需要找准定位,实现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
【/h/]事实上,一些中小券商也在通过并购做得更好。比如说。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合并完成后,市场竞争力将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