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维持万科主体及债券信用等级为AAA,关注三方面问题
【/h/]6月11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通过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或万科A,000002)信用状况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决定维持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信用等级为AAA和“210004”、“21”。SZ)及其相关债券。
【/h/]据联合资信,2023年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万科面临不利的经营环境,签约销售规模持续下降,账面货币资金规模因融资环境变化而减少,再融资压力较大。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仍保持净流入趋势,所有债务的资本化比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融资结构以长期债务为主。随着行业融资环境的收紧,万科已从“总对总”的信贷融资模式转变为项目抵押的融资模式。万科逐步加强大宗交易和股权交易工作,运用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融资工具推动融资方式转型。预计万科的整体偿债能力指数将保持较好水平。
【/h/]同时,联合信贷关注万科的以下三个方面:
【/h/]首先,房地产行业继续调整。随着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温和万科投资放缓,万科开发业务销售规模逐年下滑,项目淘汰压力加大。同时,万科合作开发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下行期需要注意合作方的风险。
【/h/]其次,万科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万科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应关注其股权结构的稳定性。
【/h/]三是融资环境发生变化,万科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2023年,万科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34.02%。截至2023年末,公司并表货币资金为998.1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7.25%;万科总部货币资金为183.9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8.70%。过去,万科主要采用“总对总”的融资方式,其债务集中在万科总部。截至2023年末,万科总部总债务为2056.36亿元,现金短债比为0.41倍。同时,万科的商业服务业务投资回收期长,对资金压力较大。随着融资环境的波动和万科面临的融资方式的变化,流动性管理的压力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关注万科的大宗交易、股权交易以及通过经营性物业贷款方式进行融资的进展。
【/h/]3月,万科陷入险企寻求延期的传闻,同时遭遇“股债双杀”局面。
【/h/]4月26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将龙头房企万科的信用评级下调至“Ba3”,属于投机级别。万科对穆迪的决定表示坚决反对,希望穆迪能够准确评估和反映公司情况,维护市场稳定。
【/h/]近期,万科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5月13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已向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申请贷款合计73.39亿元。5月20日,万科又从中国银行获得12亿元贷款。
【/h/]6月5日,万科发布自愿性公告称,资金将存入代理行指定账户,以全额支付到期美元中期票据本息:其子公司发行的美元中期票据将于2024年6月7日到期,规模为6亿美元,待偿还本息总额约6.12亿美元已汇入子公司境外银行账户。
【/h/]华富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万科信用基本面修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国有房地产的融资环境:万科不是纯粹的民营企业,其近期融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国有房地产债券持有人和贷款银行的信心,不会因为万科的舆论而对房地产“一刀切”,导致其他国有房地产现金流断裂。
【/h/]5月16日,万科在深交所发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14.35亿元,票面利率3.6%优先,期限不超过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