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在矛盾中等待风险
在6月12日,甚至更久的FOMC,从6月7日的失业率开始,我们看到了意外的就业,低于预期的通胀,鹰派的位图,相对中立但矛盾的新闻发布会。在听诊会上,鲍威尔反复强调,降息的条件是美联储看到足够的证据来判断通胀正在向2%移动,或者失业率意外高企,就业市场出现突发问题。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美联储将试图得过且过,直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打破当前的财政和货币平衡。但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思考。
1。从3月到6月,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前有个对冲基金大亨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他建议大家不要回答任何超过20个字的问题,因为找不到正确的问题,就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因此,我认为对这个或随后的FOMC来说,最重要的是上面的话。有哪些数据变化让美联储从3月份的鸽派变成了目前的鹰派?
3月份,美联储投票委员会的大多数人认为今年会有三次降息,但现在有四个人认为今年不会降息。
这种变化是基本面造成的吗?看起来不像,因为对比3月份的CPI和刚刚出来的5月份的CPI,你会发现通胀其实是在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发展,而我认为美联储在这次FOMC中改变通胀预期是不符合逻辑的,以至于问了第一个问题,他的回答其实很笼统。我真想跳进电视里问他。
3-6月,美联储上调了今年的通胀预期,甚至上调了明年的通胀预期。
所以当时有记者问他,你认为下半年通胀会继续上升吗?为什么他提高了今年的通货膨胀预测?鲍威尔的回答是,他认为基数效用会导致下半年通胀走高。这个答案其实很离谱,因为你今年三月也知道去年六月到十二月的cardinal utility。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市场上一个很搞笑的报道,大意是GDP出来的时候说第四季度GDP不达预期,但是全年GDP超预期。如果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只能说明你在第三季度末的预期是错的。
其实这个CPI也差不多。如果3-6月份通胀较高,或者油价较高,或者你看到后期通胀有风险的一些证据,你可以提高全年的通胀预期,但不能说3-6月份通胀的趋势更向下,而说我提高下半年的通胀预期是因为基数效用。
是因为失业率吗?不完全是。一是失业率高。第二,就业市场确实有点宽松,至少没有更紧张,这是美联储自己说的。
对我来说,我觉得3月份和现在最大的区别就是利率的水平和走势。
3月,由于第一季度国债发行依然充裕,利率依然较高,美联储采取了更为鸽派的态度。今天,当利率降低时,美联储采取了更强硬的态度。
所以其实还是一样的结论。美联储会保持利率下行时鹰派,利率上行时鸽派的态度,直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就业市场发生了变化,第二种是通胀确认能回到2%。
第二点确实很难,因为美联储甚至上调了2025年的PCE预期,从2.2升至2.3。真不知道美联储怎么会知道通胀能稳定到2%。我个人认为这种通胀预期的增加是很没有意义的,用基数效用来解释就更奇怪了。但有一个好处是,如果下半年就业市场出现一些变化,美联储可以说通胀仍在可控范围内降息。
相反,我并没有太关注6月12日长期利率预期的上调,因为我真的不确定当前的长期预期是否准确。特别是大选可能给美国经济和财政政策带来完全不同的波动。此时此刻,我认为完全是因为美联储要补空来讨论长期利率水平。换句话说,我认为美联储的位图是在6月12日数据出来之前做的。当他们面对利率下行的时候,只能是鹰派。
在当天的会议上,美联储无异议同意了利率决议,这也是一个奇迹。在美国历史上两党分歧最大,经济数据波动最大,加息周期史上最快的时候,美联储的团结比历史上更强,只能说明要么大家的思路一致,要么就是刻意团结。前者说明候选人有问题,没有异议。后者表明,美联储已经想通了应该以什么心态参与这场艰难的游戏。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我们需要从这里开始,看看这次FOMC对其他市场、经济和资产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市场,尤其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市场,美国的财政刺激是最大的,而且是疫情之后最大的。所以,当很多市场经济已经走弱,需要开始降息的时候,美国的经济还是不错的。
而这种行为的背后,是我们年初提到的一个核心问题。
对于进行着激烈的产业竞争和地域竞争、债务负担沉重的中美两国来说,谁也承受不起一场萧条。从地缘政治和经济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所以,从经济理论的角度,你可以认为中美之间的风险比欧日更大,因为债务更高,地缘政治(冲突)更激烈,但从实践的角度,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反过来的。
所以美联储会继续给出看跌期权,中国也会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充分发挥。
二、美股:fed put+回购+Aichapex
美股的市场宽度很窄。只有少数公司在崛起。有人会理解为基本面,但我其实觉得这是一个自己回购和AI Capex的故事。
无论从公司的数据还是交易台的数据来看,今年都是企业回购自己股票的大年,这其实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在金融强、货币紧的市场,大公司的比较优势远大于小公司。所以大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回购。
当然,这个回购窗口应该在明天(6月14日)就关闭了,所以如果未来一个月美国股市下跌,我觉得并不奇怪。
AI和它的资本支出是一个基本的故事。我觉得在企业回购还这么活跃的情况下,这个故事不太可能很快被证伪。第二季度的财报还是需要关注这个问题。
三、黄金:美联储等待的风险可能就是黄金的机会。
【/h/]我们之前讨论过,降息前黄金的交易范式一般是机构投资者在降息前买入,散户尤其是美国散户在降息后买入更多。所以在降息前的一个季度,黄金一般会升破前期高点。对于这个FOMC,如果美联储鸽派,它将升至前期高点上方,而美联储鹰派,它将撤退。
此外,利率上行时美联储更倾向于鸽派,所以过去两年黄金的交易范式是在利率上行、市场感觉末日来临之际,在波动性可能加大的前夕买入。2022年10月是这样,2023年第四季度是这样,今年3月其实也是这样。所以黄金目前的思路也是如此。
至于美债的交易区间,我觉得还得看这两天美国人怎么看。昨天(6月12日)很多人说未来十年期的交易区间可能是4.3~4.5,所以黄金的买点应该是高利率,低波动或者低价回撤。
所以我认为黄金应该是以下两样东西的集合:
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必要维持15万手的净多头头寸,所以这两周应该会有很多人割掉。这个数据是滞后的,价格拐点可能要等到这群人卖了。
而美国的散户还没有开始买黄金,所以总结一下:
黄金可能和我们这两年看到的没什么区别。在反复降息的预期中,底部逐渐增大,然后在高利率出现一些买点让美联储鸽派,低波动遇到可能的波动放大(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一个机构仓位由低到高启动,完成价格回撤企稳。
【/h/]四、铜:四组博弈+电网Capex+下游清仓速度。
【/h/]之前我们讨论过,铜的交易群体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下游、交易员、宏观基金和CTA。今年1-5月,铜的波澜壮阔的行情就是这四组人分别在6.6万、7万、7.5万、7.5万以上分批买入,最后加仓。
所以此时此刻,我认为CTA已经松绑,宏观资金可能正在修正预期,所以博弈主体可能回归产业逻辑而非宏观逻辑。
产业逻辑更关注实际的短期需求,而不是长期的供需矛盾,所以电网的资本支出和这些电力公司的二季报也值得一看。
电动车和空 tone也值得一看,不过今年还不算太差。
这些基本面的供求关系最终都会在期货市场上体现出来。
今年3-4月份,我以为沪铜55万手的仓位已经很庞大了,7.5万手的价格也很吓人,但没想到最后的仓位能达到60多万手。但不影响结论。
这和2021年的补货差不多,大家都预期不错。但是2021年以后,铜的需求真的一般,赶上了美联储加息和中国房地产。
此时此刻,我们的开始很像2021年,但可能是美联储不加息甚至降息,中国房地产从2021年开始下滑企稳。
所以,类似于2021年,还是要看持仓,看去仓速度,看交易者愿意收货的价格,看曲线形态。但是如果讨论长期的供需问题,我觉得情况比2021年要好。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黄金和铜是不同的逻辑,会深受美联储的政策和大选结果的影响,但短期内其走势是一个向下寻找稳定的趋势。至于长期的结论,我觉得还是之前那个。未来12~24个月,黄金和铜中有一个走出大行情的概率很大,但到底是谁,还要看美联储、大选和其他一些黑天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