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高度重视,部分公司回购进度条仍为零
【/h/]1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等多项新规,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重要性,提出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增强稳定市场的效果。同时再次明确,上市公司以要约或者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并注销的,回购注销金额将计入分红派息率计算。
【/h/]《意见》鼓励回购恰逢其时。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回购正蔚然成风。2024年以来,已有超8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超过2023年全年。许多公司在股价较低时迅速推动回购,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其中,绝大多数公司基本上毫不犹豫地启动回购计划(在董事会决议或股东大会通过后)。
【/h/]不过,也有少数上市公司动作缓慢。在股东提案或董事会提案发起后,回购进度条长期停在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动了,而另一些人仍然站着不动三个月。据财联社记者统计,至少有7家上市公司存在这种情况。
【/h/]一、7家公司回购“没动静”,有什么秘诀?
【/h/]3月14日-15日,财联社记者分别致电上述7家公司,了解回购“无动静”的原因,相关负责人回应态度不一。
【/h/]其中,天能股份(688819。SH)和家辉时报(603101。SH)情况特殊,其回购甚至尚未进入董事会审议阶段,目前处于股东提案阶段。对此,前者回应称“管理层很忙”,预计本月中下旬将召开董事会审议回购事宜;后者电话一直未接通。自相关回购公告发布以来已过去三个多月,家辉时代的股价从6.83元/股跌至4.30元/股。然而,声称要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管理层一直按兵不动。
【/h/]此外,蜜蜂助手(301382。SZ)在回购计划推出后一个半月未见任何动静,在接到记者的询问后选择直接挂断。濮阳惠城(300481。SZ)的回购进展近三个月来一直为零,该公司强调回购仍然有效,无需额外解释。正海生物(300653。SZ)也在过去三个月没有回购活动,该公司表示“决策层可能有其他考虑,会向外界反馈。”
【/h/]相比之下,以下两家公司承认回购进展缓慢更多是受客观因素影响。
【/h/]宏源绿色能源(603185。SH)回应称,此前的定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回购进度;另一方面,东方电缆(603606。SH)强调,回购准备工作已就绪,进展缓慢主要受业绩窗口期影响。
【/h/]根据公告,上述7家公司的回购期限为董事会方案发布后12个月内,回购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除两家公司仍处于股东提案阶段(回购价格上限尚未确定)外,其他五家公司的最新股价均明显低于其回购计划的上限。
【/h/]其次,警惕上市公司回购空
【/h/]纵观近几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也不乏计划大跌的案例空。
【/h/]拿分众传媒(002027。SZ)为例。公司在发布回购计划后曾“半年多未买一股”,最终突然以客观环境变化为由宣布终止回购计划。
【/h/]反观东方集团(600811。SH)空也引来了监管警告和公开谴责。公司公告解释称,由于经营状况恶化,资金短缺,原回购资金未到位,导致原计划4亿至6亿元的股份回购减少至空商谈,最终勉强落实100万元。此举被认定为“公司未按回购股份报告书中的约定实施回购”,被黑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相关责任方也被交易所公开谴责。
【/h/]近阶段,监管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鼓励力度明显提升。
【/h/]2023年12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放宽了回购条件,如将触发条件之一“公司股票在连续20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累计下跌30%”调整为“累计下跌20%”,降低了触发门槛。此外,还进一步明确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业务规则对回购违规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
【/h/]3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中,第十四条为:增强股份回购效果和监管约束力。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增强稳定市场的效果。要求主要指数公司明确股价短期大幅下跌情况下的回购、增持等应对安排。要求未增持或回购的破净公司在定期报告中说明提高公司投资价值的相关措施。